接下来苏澜又讲解了一些重点穴位,临走之前苏澜告诉她,今天讲的这些全部都要背下来,等他下次来的时候要考察。若是没有通过他的考察,那以后他就不来了。
她原以为苏澜长得这么好看,待人也温和,想必对她也会多加包容。没想到他竟然这么严格,果然不能凭借样貌判定一个人。
第二天苏澜派人送来了新的穴位图解,看这书的样子应该是被人翻过很多遍了,即便翻阅了很多遍却依旧保存完好,可见这本书的主人对它十分爱惜。
书里面的内容十分详细,当然也像苏澜所说,十分浅显易懂。而且在她翻看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空白部分还密密麻麻写了不少批注。看这上面的批注,戚南意心中不免怀疑,难不成这本书是苏澜之前用过的?上面的批注十分端正,倒是很符合苏澜。
接下来的日子,戚南意一直琢磨这本书,遇到不懂得地方就看一下旁边的批注。若还是不明白,便直接问苏澜。
原本苏澜以为,戚南意学医不过是一时新鲜,没想到她竟然坚持下来,不仅学习的特别快,还会举一反三。有些时候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经过她的一番说辞便豁然贯通。
自从戚南意开始学医之后,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时间长了感觉都要发霉了。可若是跑出去,免不了要被苏澜念叨一番。
“我说苏澜啊,你整日不是看病就是整理药材,你不无聊么?”
“不无聊。”
戚南意好奇的问道:“那你不看病,不整理药材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啊?”
苏澜沉吟片刻回答道:“看医书。”
听见这答案戚南意两眼一翻差点没晕过去,这家伙还真是把自己贡献给医学事业啊,做的事没一件和医学不沾边的。
“你看,这天气这么好。不如我们去郊外踏青啊?”戚南意早就想出去逛逛了,为了避免被碎碎念,她决定蛊惑苏澜一起去。
“踏青?”苏澜疑惑的看着戚南意,不知她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戚南意笑得灿烂明媚,“对啊对啊,你看总在屋子里呆着身子都僵了,你之前不是教过我,十静不如一动,出去走走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苏澜想要拒绝,可当他看到戚南意央求的眼神时,已经到嘴边拒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任命的叹了一口气,“好吧。”
戚南意迅速的命人安排下去,为了配合踏青的主题,特意换了一身鹅黄色的对襟半臂齐腰襦裙。裙摆绣了大片雪白色的海棠花,每走一步都摇曳生姿。
在苏澜面前,戚南意甚少穿这样娇俏的颜色,本就绝美的样貌在这一身衣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戚南意与苏澜同坐在马车内,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都没有说话,这样尴尬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目的地。
下了马车,戚南意伸了一个懒腰,这一路颠簸再加上诡异的气氛,着实让人难受得紧,再多待一刻都让人受不了,不过还好已经到了。
瞧着怡人的景色,心情也变得好起来。戚南意邀苏澜一起逛逛却被他拒绝了。没办法她只好一个人慢悠悠的走到林间。就在戚南意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片杏林,此时正开的茂盛。
戚南意动手折了几枝,打算拿回去插瓶,也不枉出来这一趟。戚南意回来的时候发现苏澜正坐在地上喝茶,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悄声走过去,强行将一支杏花塞到苏澜怀中,笑眯眯的说道:“这枝杏花送你了,就当你今天陪我出来的报酬了!”
苏澜被突然出现在怀中的杏花吓了一跳,抬起头正对上那张明媚的笑脸,耳根子一热,别扭的移开目光。
苏澜的变化自然没有逃过戚南意的眼睛,想不到这个苏澜还有这样的一面。戚南意坏心眼的调笑道:“我说苏大夫,你该不会从来没有收到过花吧?要不要我帮你宣传一下啊,保证到时候全京城的姑娘排着队要送你花。”
戚南意话音未落,苏澜已是满面通红,别过头去不再理会她。瞧见苏澜一副羞愤的样子,戚南意又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回去的时候,两人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戚南意总是找机会嘲笑苏澜几句,一开始苏澜还会脸红,梗着脖子争辩几句,后来干脆就不理会她。
分开的时候,苏澜鬼使神差般的拿走了戚南意送给他的杏花。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将杏花插到花瓶里。
苏澜端详着盛开的杏花,如此娇艳明媚。眼前闪过一个鹅黄色的身影,身姿绰约,窈窕纤姿。苏澜不禁暗骂自己一声,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疯狂的念头,许是这段时间太累了吧。苏澜灌了几口茶,赶快将这个奇怪的念头赶出脑袋。
出去放松过一次之后戚南意整个人心情好多了,虽说每日还是刺绣和熟悉穴位图,但状态和以前明显不一样。
学习完穴位之后,戚南意还主动要求苏澜教自己药理知识。面对戚南意的请求,苏澜并没有拒绝。有一段时间为了能够清楚的辨别药材,戚南意还特意跑去苏澜的药坊一样一样的辨别。
以前是苏澜经常往戚府跑,如今换成戚南意经常往他的药坊跑。虽然他时常说这样于理不合,但戚南意并没有当回事,反倒是跑得更勤了。苏澜拿她没办法,只好在药坊单独辟出间屋子让她学习。
时间一长,戚南意已经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人她肯定是治不得,一番思索之后她开始在大街上找一些患有疾病流浪的小猫小狗。把这些小动物带回来之后,按照书上教的法子对它们进行诊治。
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扎错地方,被发狂的小猫小狗追的满院子乱跑,甚至有几次差点被那些小动物咬伤。经过练习之后,她的手法愈发娴熟,带回来的几只小动物也被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