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孙秀又遇到了拦路的人。
只是这次并不是他所熟悉的宰相,而是连孙秀都没有想到的人。
“孙大人请留步!”杜康义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孙秀。
“不知道提督大人有何指教?”孙秀疑惑的看着他。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自己和这位五门提督似乎并没有什么交情才对。
孙秀有些想不通,这位提督大人,好端端的怎么会叫住自己?
杜康义有些尴尬的说道:“我知道,其实监管禁军的差事,皇上原本是打算交给你来处理的,我也没有想要抢功劳的想法。”
“只是朝中事儿,并不是我能说了算的,所以……”
一听这话,孙秀顿时明白了杜康义的来意,他笑着说道:“提督大人不必为此事介怀,咱们都是为皇上分忧的。”
“只要有人能完成皇上交代的差事,那么谁来做,其实并不重要。”
他这话说的就很大气了,因为孙秀实在不缺少机会。
入朝者才短短几天的时间,已经连续搞出了好多事情来。
从皇帝对他的称呼就能看出来,孙秀已经彻底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有什么孙秀觉得也挺可笑的,皇帝连生活在京都那些知根知底的人都不肯尽信,偏偏愿意相信他这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人。
当然,孙秀也没有天真到认为皇帝对他就没有一点怀疑。
但这是一个拼演技的时代,想要在宫廷中混出点名堂来,没有过得去的演技怎么行?
孙秀曾经在宫中生活过一年多的时间,论演技不输于任何人。
可以说,要是没有在宫里装太监的那段经历,此时面对秦文耀,恐怕早就露馅了。
杜康义干笑两声说道:“孙大人有如此胸襟和见识,杜某着实佩服。那我也就不和你绕弯子了,文人那一套,我也学不来。”
“其实我是想向孙大人讨教一下你说得对处理禁军事物的方法,我虽然身为五门提督,但以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事儿。”
“若是处理不好的话,皇上怪罪下来,孙大人也免不了受到牵连不是。”
这老小子说话还真有水准,既捧了孙秀一下,又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虽然这事儿皇帝已经交给了杜康义来处理,但是作为提出意见的人,孙秀自然也不可能彻底撇开关系。
若是杜康义做得好,那么他这个发起人也与有荣焉。
若是杜康义失败了,那么朝中文武肯定会联合起来一起讨伐他。
这点,孙秀也早就料到。
毕竟他成为皇帝眼中的香饽饽,势必会得罪许多人的利益,让其他人心生忌惮。
之前是因为他入朝的时间尚短,其他人还摸不清他的路数。
如今孙秀在朝中已经崭露头角,加上皇帝对他的青睐,百guan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
而他们应对危机的方法也都很简单干脆,直接将给他们带来危机感的源头掐灭,那么一切就都结束了。
“提督大人说得有理,既然您专程来找下guan,那下guan就将我所知道的全都告诉提督大人好了。”
“只不过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提督大人觉得呢?”孙秀微笑着说道。
杜康义点点头,对于孙秀的印象也很不错。
这么一个不骄不躁,丝毫不抢功,能保持平常心,又受皇帝看好的年轻人,将来必然大有出息。
他笑着说道:“此间正好有空,不如孙大人到我府上小坐片刻,咱们好好聊聊。”
“都听大人差遣。”孙秀微笑着说道。
两人有说有笑的离开,不远处的南宫修正好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他的嘴角带着冷笑,不屑的呢喃道:“孙平啊孙平,你以为你受到皇上的赏识,就能无法无天了吗?”
“文guan和武将向来泾渭分明,你这般越界,怕事本guan还没出手,皇上就已经容不下你了吧。”
如此想着,他原本打算去岳父家的步伐也停下,转而朝着刑部走去。
估计这糟老头子是打算回去写奏折,参孙秀一本再说。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孙秀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乃是稽事厂黄部的都督。
而稽事厂并不能算文guan的范畴,也就是说,孙秀其实本身也算是武将的一员。
即使皇帝知道他和杜康义私会的事情,也不会放在心上。
何况,孙秀的行踪,皇帝会不知晓吗?
五门提督府。
孙秀将自己对于禁军管理的想法全都说了一遍,杜康义听的头大不已。
见孙秀停下来,知道应该是说完了,杜康义揉揉自己的脑袋,苦笑着说道:“能想到这般想法,孙大人还真是个天才。”
“天才可不敢当,为皇上效力而已。”孙秀很是guan方的说道。
“其实有件事,杜某一直很好奇。”杜康义笑着说道。
“提督大人有话尽管问。”孙秀大方的说。
杜康义笑着摆手:“这里是我府上,没有外人,你也不用那么客气,若是你不嫌弃的话,叫我一声杜大哥吧。”
孙秀一愣,没想到杜康义居然这么大气。
以他的身份,就算主动和自己示好,直接叫大哥也有些太过了。
他会这么说,多半是真的将孙秀当成可以交往的朋友看待,所以态度才会如此亲和。
这对孙秀来说倒是个好消息,能和五门提督扯上关系,孙秀以后在京都办事也更有把握些。
至少他也是有靠山的人了!
“既然您这么说了,那下guan也不客气,叫您一声大哥了。”孙秀微笑着说道。
“哈哈,既然你都叫我一声大哥,就别下guan、下guan的了。说实在的,朝中那些文guan当中,没几个我能看过眼的。”
“但你和他们不同,我从你的身上没有感觉到那种浓浓的排斥之意。”杜康义大笑着说。
孙秀一愣,他真的不排斥武将啊,因为他本身也能算是武将中的一员啊!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和杜康义说的。
两人有寒暄了一阵子,孙秀看看时间,知道自己也该离开了。
前两天是因为有皇帝交代的任务,他即使不去刑部衙门,也没人能说什么。
可如今皇帝交代给他的任务都已经完成,若是再不去刑部报道,恐怕南宫修又会在背后嚼舌根了。
孙秀起身告辞,准备离开,杜康义却突然想到了什么,嘱咐道:“孙平,你如今在刑部,有些人最好防备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