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说:墨笙,不管你恨不恨我,母妃从未后悔过。
墨笙还能说什么呢?他叫了二十多年的父皇,是害他亲生父亲的凶手,是致使他母妃一生不幸福的源泉。李妃没有提及她死的原因,墨笙只知道母妃病了有三个月之久,服过药之后却没有好转。
墨笙让太监去太医院去取母妃的药渣,可是小太监回来向他禀报说太医早已经把药渣扔掉了,无处可寻。
南宫墨笙的脸色越来越沉,思忖了一会儿决定去找母妃的贴身宫女问清楚,李姑姑跟了母妃二十几年,墨笙很尊敬她,母妃死后墨笙很消沉,一直也没去见李姑姑。
殿里依旧像母妃在的时候凄凉,南宫墨笙问扫地的小丫鬟,李姑姑在哪里,可是小宫女诧异的说,四皇子不知道吗,李姑姑殉主,也跟着去了,都两天了。
一切都处理的不声不响,他的父皇,真是够麻利的。
也难怪,从皇上大权在握开始,对李妃的冷淡越来越明显,现在索性去掉这个累赘,是的,李妃是累赘,更是皇上不能容忍的人,看着酷似他人的儿子,皇上又怎么会忍受。
南宫墨笙想起父皇眼里的探究,以前从未多疑过,可是知道一切真相之后,他无法再冷静,母妃多年的恨,他怎么可以蔑视?父皇对他的接近,不过是因为他的才华而已,他可以为了南宫家的江山鞠躬尽瘁,他还眼巴巴的叫了他父皇二十多年。
南宫墨笙的血往上晕,父皇在政务殿,要南宫墨笙过去商议,南宫墨笙和太子南宫昊宸的意见不合,南方水患,大批难民涌入京师,南宫昊宸决定开仓放粮,可是南宫墨笙却觉得开仓放粮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灾民的问题。
大臣们各占两边,最后皇上拍板,语气严厉的对南宫墨笙说:“墨笙,成大事者要怀有仁爱之心,可是你这般冷心,实在是不顾天下的苍生。”
皇上的话说的很重,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墨笙很下不来台,可是只能隐忍不发,等到众位人都走了,墨笙一动不动,皇上抬眼问:“墨笙,还有其他的事吗?”
南宫墨笙顿了顿,说道:“父皇,母妃的死是否与你有关?”
皇上的神情略略不自然,说道:“墨笙,父皇承认刚才话说的重了一些,但都是为了天下黎民,你不要放在心上。”
如果不知道所有的事情,也许南宫墨笙真的会被他慈父的表情所感动,可是一切都不同了,他不是父皇的亲身儿子,无关血脉,只有利益罢了。
南宫墨笙对小太监说:“去查查李姑姑埋在哪儿,找一幅上好的棺材葬了吧。”毕竟,她侍奉了母妃一辈子。
南宫墨笙回到母妃的住处,把她住过的屋子整理的一尘不染,嘱咐宫女要定时打扫,不要随意移动。
母妃真的离他而去了,南宫墨笙拿起殿里母妃的画像,那是他五岁的时候,由宫里的画师画成,母妃宁静安逸,坐在秋千架上,眼里似乎有淡淡的愁绪,浓浓的,化不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易逝,往昔不复。他的童年虽然只有母妃,可是他一直在母妃的庇佑之下过的很好,母妃再错,对他,却是一心一意,只能说,母妃爱错了人,错进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