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妃更加深居简出了,自从絮歌回来看见过的那次,就再也没见,絮歌想见桃妃,苦于没有理由,一直不得其法。
晴雪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吃糕,碎屑掉的长裙上都是,絮歌替晴雪抖散了腿上积聚的碎屑,晴雪晃着腿对絮歌说:“絮歌姐,整日在行宫里呆着,我都该闷死了。”
絮歌揉揉晴雪的头发:“我也想出去,可是没有办法呀。”
晴雪说她有办法。
行宫每天都有甘凉的泉水运进,供皇上、妃嫔和太后沐浴用,盛放泉水的是一个个的大的木桶,晴雪说藏在木桶里面混出行宫不易被发现。
泉水运进宫时间很有规律,早晨空桶运出,傍晚泉水从外面运进,只要掌握好时间,行宫看守不严,一定不会出现差池。
絮歌却不敢这样贸然的出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暴露的话,还会连累叶淑仪。
可是晴雪说的信誓旦旦,絮歌仔细想了一下,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来行宫一趟,如果不能窗户去看看,是挺亏待自己的。
还是一大早,絮歌便和晴雪偷偷的起床,因为絮歌事先和叶淑仪说过,自己要给太后推拿,时间可能要长一些,晚上才会回来,让晴雪一块儿去帮帮忙。
叶淑仪对絮歌还算信任,没有多问就答应了。叶淑仪这里摆平了事情就简单多了。
水桶会在行宫的丽坤门运出去,而木桶就放在离丽坤门很近的一个库房里面,木桶早就被放在了马车上,絮歌和晴雪各自进入了一个木桶,不多会儿,就有人来,把马车拉走。
装木桶的马车有四辆,絮歌和晴雪各自躲在一辆马车上,驾车的人通过丽坤门时根本就没人拦查,直接开了出来。
絮歌听到驾车的人说话,一个人说:“有没有发现今天的马车有点不一样啊。”
其他的人说:“没有啊。”
那人又说:“可我怎么觉得这马车比平时要重了些呢?”
其他的人说:“你别闹了,大早晨的说什么胡话。”
絮歌听到一个人说:“你还别说,我也觉得沉了一些。”
晴雪躲在木桶里,努力的憋住笑,马车里多了一个大活人,能不重么?
马车颠簸了一路,像是走的山路,木桶摇摇晃晃,絮歌跟着头都被晃晕了。
絮歌远远的就听到哗哗的水声。
驾车的人说:“到了到了,赶紧都下来装泉水吧。”
驾车的人每人拎了两个木桶,絮歌和晴雪躲在里面的桶里,趁着驾车的人都去接泉水的空隙,迅速的从桶里爬了出来。
絮歌看这是荒郊野外,树木茂盛,两个人走了好久,问了几个上山打柴的樵夫,才算是进了凉城。
凉城虽然没有京城繁华,可是看这里的人们步伐稳健,安居乐业,未尝不是一种福气。
凉城就是凉城,就算不在行宫,天气也是干爽清凉,大街上有当地特色的小饰品,晴雪闹着买了好几个。
晴雪是自从进宫后第一次出来,而且凉城比江南的乡下要好的多,一路上说闹不停。
絮歌先去了当铺,把随身携带的首饰典当成银子,这次出来肯定要花钱,晴雪积蓄不多,絮歌有了这些钱,今天也能好好玩一次了。
絮歌看见一家名字别致的茶楼:雅居阁。
店里的布置也是清新典雅,字画书法,彰显着读书人的才气。
絮歌和晴雪刚刚坐下,便有小二上来,絮歌要了一壶西湖龙井,就要茶叶尖上的一小撮。
小二一看就是懂茶的人,自然不敢怠慢,忙不迭的去准备。
晴雪悄悄的问絮歌:“咱们哪里有那么多钱喝好茶啊。”
絮歌促狭的说:“叶淑仪昨天给我钱了,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心。”
晴雪撇嘴说:“絮歌姐你刚才都把我吓着了,好像对茶道还挺精通的。”
絮歌道:“我不过是信口一说而已,在宫里那么长时间,看的也懂些皮毛了,你看坐在这里的都是文人显贵,不显得自己懂行,怎么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