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劫
青梅2018-10-26 07:164,596

  当天成月在一众宫女太监侍卫的簇拥中来到殿前的时候,百官顿时失色。

  刚才还叫嚣着要为大安国肃清以正乾坤正气的几位重臣感觉眼前一闪,似乎无数火花飞迸。那些为自家女儿宫中地位而发生口角的两派官员这下子也得瑟不下去了。

  百官杵立,只觉这年夏天的太阳光芒过份刺眼,他们都要被照射的睁不开眼睛了。

  天成月站在殿前的阶梯上也不说话,不必她先开口她又着急什么?

  众人见她不语也不敢多言,平时大殿上那副正值的某样反倒在这个小女子的眼前无法班门弄斧,生怕显得拙劣。

  有人推了推人群中始终无法回神的上官正一下,道“唉,上官大人,这可是你家外甥女?你倒是先开口说个话呀。”

  上官正暗道不好,他方才就不愿和这些人前来广安殿扰事,偏一众大人七手八脚就把他牵扯过来了,这下可好拆自家人的台子还要他打头阵。

  若是他此刻站出去说广安殿前面站的女子不是他家外甥女,那么到时百官就会结合起来欺负他外甥女,说她是无门无户的身份,自然不能入主后宫。那他岂不对不起这孩子,更对不起他去世的妹妹?

  若他这会说她是,那他就是成了第一个和皇帝现今“宠妃”叫板的人。自家人打自家人还打的头阵,那百官也会轮流踩着他蹬鼻子上眼,到时就算皇帝要治罪头个就数他,他被垫脚不算还要当一次挡箭牌。

  这,何其让人难为?

  上官正大人细想了下,刚才退朝之后本来该各自散去的,有几位大人却突然串出来不约而同说要往广安殿一探究竟。几位元老平时分立两派,本该不同意的,却都不动声色纵容着,完全不像这些老狐狸的风格。

  上官正正想如何推托,一众官员却愣是把他夹在其中气势汹汹就往广安殿。事情诡异的明显就像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幕,只怪他不够谨慎中了这些人的圈套。

  “对呀,上官大人倒是说句话。您瞧那上面的女子,长得可和当年苏皇后一模一样,这时候就该是你这个做舅舅的说句是还是不是的话。大家同僚一场,遇到这事您也甭让我们着急才是。”

  平时不多大掺和事的梁大人突然劝话,话说三年前选秀他的外孙女选了个才人,后宫之事他当然也有资格关心了。

  ……

  上官正的脸色黑了老大一圈,他为人安分而温文,官场二十余年,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若不是前面的人的的确确如这位梁大人所言和当年的苏皇后一模一样他此刻会毫不犹豫的拂袖而去。

  “梁大人所言甚是,自家人好理自家人,上官大人理应说个话才是。”

  另一位大人继续给上官大人跟进思想工作。

  上官正暗暗腹诽,这些人真是坑死人不偿命,哪天论到他们自个儿到时候可别怪他也上前去问候一脚。

  什么多年同僚?世上最不能讲义气讲真心的就是官场同僚。枉费大家都是读书人,关键时候却从来只有抛弃情谊,没落井下石已属高风亮节。

  天成月知道这些人不好应付,却没想到自己的舅舅也参与这场“讨伐”当中。

  她沉默,很明显这场“讨伐”必是有心人安排,暂且不究主谋是何许人也,眼下关键是让舅舅脱离那些人的围攻局面才是。

  天成月让身边的宫女玉镯去传话。

  玉镯下了台阶站在殿前的空旷地对一众官员喊话道“娘娘问元大人可在?”

  喧闹的众官员肃静,没想到一直温文有礼的苏皇后原来是这么个狠角色,竟首要拿元大人开刀。

  元大人可是当朝唯一的皇子的外公,后宫权位最稳的元贵妃亲爹,更是朝中威望影响巨大的老臣子。宫女这一战出来喊话喊的就是“元大人”这可把众人给吓到了。

  “在,见过姑娘。”

  元大人上前却不跪拜,甚至不会承认她的身份,哪怕只是一个“娘娘”。

  “大胆,娘娘面前竟敢无礼。”

  玉坠被元大人怠慢的姿态气煞,护主之心急切,上前一步怒斥这位三朝元老。

  元大人纹丝不动,且看都不看这宫女一眼道“老夫上跪天,下跪地,跪父母亲君,岂能跪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

  元大人慷慨陈词,他身后的众大人除上官正外以为都不约而同的暗中叫好,果真没看错元大人,不亏是三朝元老,那胆识,也非寻常人能比呀!

  “对呀,对呀,我们身为大安朝臣子岂能有辱节气。”

  “李大人这话好,正是如此意思。”

  “对,我们大安臣子岂能任人左右,做个懦夫。”

  “梁大人此话也正合我意。”

  “正是……”

  官员们纷纷响应,给点名的元大人撑场。

  天成月一看,不得不好笑一回,朝堂上的两派人士竟然在此刻众志成城,只为斗她一个小女子。

  她示意玉坠扶她下去,好让众人看清她的真实面目,免得他们再一个同心协力便坐实了她只是“一介小女子”的身份。她已经不是当年的苏舞月,再任他们左右那岂不是白过了这十多年?

  “各位大人看来是越发的老当益壮了。和小女子交流也需要各位大人如此阵势?实在让人惶恐。”

  要不就是不说,要不就是语出惊人,天成月这话前面一句赞后面又一个谦虚暗讽十分锋利。

  ……

  众大臣沉默许久,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子能变成今日这般气魄压人,隐隐可见其凤主的气势。

  应付不来,这会子大家都一个个憋得满脸红了,谁都不好第一个站出来说句话生怕被她一句打回来又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大人们脸都晒红了,难为大家不顾辛劳的为皇上着想,不如大家进去坐下喝杯水慢慢讨论?”

  天成月轻描淡写的话却是提醒了他们已经形态毕露。

  众大臣这会不止是脸红了,简直冷汗直落。暗叹:这女子,难怪安文帝会看上,且为她多年不立后宫之主,原来和他本人是完全和调的,都是一个不动声色杀人无形的可怕主儿。

  “咳……”

  终究还是三朝元老元大人有主见,厉声一个咳把自己丢失的气场给提回来。

  他仰头摆出个元老的模样道“吾等愿在此等候是因为皇上乃我们的天子,未称姑娘一声‘娘娘’是因这位姑娘虽然已是皇上的人,可皇上并未下旨册封,所以还请各自自重。”

  这话说得好,众人又暗叹还是元大人厉害。

  天成月淡然一笑,风韵优美不是寻常美人所能比较。众人眼花缭乱,纵然朝中奋斗,多年官场什么场面不曾见过,但还是觉得此女子熠熠生辉隐有绰约不凡之姿。

  世代佳人皆乱国,美人尚且有毒,何况苏家这个外甥女是美人之上的绝色。

  想到这里众人心惊,只怕安文帝今日失踪是大安国一大变数的始端。

  国将乱,必有劫!然而以安文帝的本事,劫会报在谁身上呢?

  安文帝的思想深沉,百官从来猜不透,再乱的劫也极可能是他一手策划的王牌。就像当年他借苏皇后之事毫不留情甚至不惜龙种把李大人一家端掉的可怕,帝王冷血简直让人恐怖!

  众位大臣很清楚大安正值盛世是不可能覆灭的,只怕八年前的那团乌云又要笼罩过来,这将是一场洗劫。

  当然在场众位谁都不想自己是这场洗劫中被端掉的一员,所以他们必须压制。

  此事弄不好可不仅仅是关系女儿和家族在大安皇朝的地位,更关系到他们世代累积到今天的这个成就,这可不能在他们手中毁了。

  他们平日随大计谋想不出几个,对策没好的,而且朝堂之上经常各成一派。可是一旦关系到家族利益立刻警觉起来,已经嗅到大安朝将有一股旋风要把他们带进漩涡里重演当年的事,而中心人物又是眼前这位——大安国皇后。

  为什么她消失了十一年又要再回到皇宫呢?为什么安文帝始终只待她一人恩宠万千呢?

  帝王无情,何况安文帝这样的简直是旷古掘金。百官才不信安文帝是真有心待苏家这姑娘呢,哪怕其长得倾国倾城。

  不过,安文帝到底走得是什么棋没人能懂?当年发生这么大的事皇帝也只是丢她进了冷宫,从未拟下诏书废后,这些年更是三番五次出宫找人。为她一人据说还保持着做一个正真正正的孤家寡人,搞得这后宫十余年无所出,众嫔妃只有一天到晚找他们娘家人算账。

  他们这些人虽在朝堂上给皇帝压力,但毕竟这样的事是很隐晦的,皇帝宠幸谁不仅是后宫的事更是他这位大爷愿不愿意的事,怎么能在朝堂上列个专题讨论呢?众大臣不好太直接,皇帝太狡猾,这事的结果就是至今始终无果。

  因而,现在皇帝陛下要独宠一人的心思赤裸裸显现出来时,众大臣又不得不胆战心惊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冒死比皇帝先行一步,不让皇帝的愿望落实,不让这上官家的外孙女再登后位。上官家的宝贝外甥女没得到该有的地位,那么自然的皇帝也得不到上官家的支持。那样即使皇帝有再大的计谋也只能和他们慢慢周旋。

  ……

  “广安殿是我们天子居所,若姑娘知礼便该按宫中规矩来。”

  连兵部平时独来独往的林大人都要上前掺和一脚。

  “林大人这话说得好,普通人家尚且讲究三媒六礼,皇室乃天家岂能随便得了?姑娘不自重且要为我们圣上着想,莫要让大安国国君成为外人笑话,百姓谈资。”

  连大人也紧跟着上前,想起昨日女儿托人来说要和元氏合作,他虽然一向和元氏不合,他自个儿为人也低调小心,但今天也不能落下这个机会。

  “你们……”

  上官正被气得头顶冒烟,看着这些睁眼说瞎话,且说得天花乱坠的同僚们群起攻击外甥女正想上前为外甥女说公道话。

  天成月却暗示他不要站出来。

  上官正不解,一个女孩子家名节多重要,就算皇帝再宠她也好,但百官的话一旦将其损的不成人形皇帝很难再把百官口中名不正言不顺且不晓大礼的她封上后位。

  “大人们为国忠君,实乃良材,只是小女子不懂这些,全听皇上的安排。”

  天成月始终不急不躁,说话的语气都只是一贯的语调把一干人语重心长的教说随随便便的就堆到皇帝的跟前去。

  众人气煞,真是恃宠而骄的女人,他们就是不同意皇帝立她为后,看她要怎么和安文帝闹去。

  见他们义愤填膺天成月现出无辜状,表示她也是顺着他们的意思,怎么反而她要备受责怪呢?

  众人见她这样更是呕血。

  玉坠和玉镯转过头去窃笑。

  上官正也松了一口气,见他这外甥女还是不缺从前那份活跃灵慧他的心里也宽慰些。

  曾以为上官家送她入宫是误了她一生,不想今日再见这孩子已是个行事作风都能独当一面的女子,这怎能让他不感到欣慰呢?

  “若各位大人嫌弃小女子孺子难教道不如就都各自回府吧,我不过是小女子一名,耽误这么多大人半日时间教我规矩实在是折煞人,倒不如就此散了。”

  天成月也觉累了,大日头低下和一群年近古稀的老人家唠嗑些说有的没的。她越发的觉得昏昏欲睡,困意袭来,她这会只想把人各自打发了,大家都回家好好歇着。

  众大臣恼怒而不敢形于色,毕竟说出来真的不好听。他们一群当朝大臣教说一个小女子还不能教说成功结果发起了火,这要是传到皇城里估计能让百姓们乐呵个好久。

  元大人带头一拂袖子撒手不管这事了,连大人也不作声离开,紧接着梁大人林大人等相继拂袖而去。

  上官正知道这时候不是认亲戚的时候,她自己都不愿认她自己,他这个做舅舅的自然也都识相,知道她心中有心事有主见怎么能再去横插一脚?

  “这些人,甩袖子的姿势倒是官派十足,可是有这么目中无人的吗?娘娘您也任他们欺负。”玉坠不满的咕哝道。

  “他们有欺负我吗?”天成月反问,脸上难得的俏皮之色。

  “呵呵,也是哦,他们被气得鼻子冒烟了。”玉坠乐呵呵的,想到那些大臣们刚才有气不敢发的样子就好笑。

  “还是我们娘娘厉害!”玉镯崇拜的看着她们家娘娘。

  “可是……”玉坠又想起其中利害不安起来“今天皇上不在他们就来找茬,这会子没有得逞定是要记恨娘娘您的,有岂会随意罢休?”

  好心细的丫头,天成月暗叹,表面上她却不动声“无可避免的。”

  两个侍女似懂非懂,但也不再多说什么,主子的意思她们怎么能穷追不舍呢?

继续阅读:病美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月为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