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长乐母女情深
最近皇宫里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宫里的太监宫女也是都各有各的心思。
窦太后的身体,依然是没有起色,皇宫的人都开始猜测她是不是能度过这个冬天。
自从前日刘非带着刘建离开之后,阿娇的生活就是更加陷入了无聊。每日里除了去给窦太后和王太后请安,剩下的都是寂寞。
她和皇上也有十多日未见面了。阿娇越是想到这里越是心酸。纵是阿娇说话失了分寸,可刘彻怎么能这样对她。
女子本就是让人疼的。可是阿娇现在这样的憔悴却是没有得到刘彻的安慰。其实阿娇怎么会想到,刘彻那日是要去找她,却吃了刘非的醋。
刘彻,和阿娇一样,都是骄傲的天之骄子,竟是轻易不会向人示弱。更加不会去哀求别人。
这时候的两个人,若知道将会有如此之大的风波,也许都不会那么倔强。直到很多年以后,刘彻才完整的直到事实……
“皇祖母,今日是不是好些了。”阿娇扶着窦太后的身子说道。
“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就是这样了。那有什么好不好?近日里却在梦中见到了文帝,恐怕是他等不急要带我走了吧!”
虽说是这样伤感的话,窦太后却是面带笑容说的。但是听在阿娇心里却格外的悲凉。
“皇祖母这是说的什么话?怎么竟连您也起了如此心思。不如阿娇为您泡杯茶,孝敬您吧!”
“好,哀家还真没吃过阿娇泡的茶。今日里且要我看看阿娇的茶道如何。”
言毕就吩咐守在外室人,前去取了器具来。等到一干器具都取了来。阿娇就开始为窦太后泡茶了。
太后太后虽然是双目失明,但是却能从阿娇动作发出的声音和阿娇不时的讲解中听出她对此道竟是十分娴熟。
“阿娇,何时学会了这样的手艺?”
“皇祖母这就是司马大人教的呢!”
“原来是司马郎官。哀家听闻此人才华横溢,却没有亲自见过他。不知道是不是名不虚传。”
“皇祖母,司马大人当真是这世上少有的才子。并不是欺世盗名之徒。”阿娇一边将水高高的冲下,一边说道。
“哀家还听闻说他和四川大户之女私奔,这是不是真的。”女人就是女人,无论多大的年纪,对这些传闻总是抱有极大地好奇心。
“正是卓家文君,此女子也不是一般的人。要真说才华的话,我认为并不在司马相如之下。只是可惜身为女子。”
想到远在蜀中的文君,阿娇心里不由得心生向往。昔日里姐妹两个当街卖酒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
“奥,想来能和阿娇当街卖酒的也不是什么凡人。卓文君夜奔相如。”
听了窦太后哈哈大笑的说道,阿娇不由得笑道“原来皇祖母早已经知晓。”
“市民传闻的风言风语有多少可信度,大都是夸大其词。今日听你这样说,看来真是一段佳话。”
“是,太皇太后还是先品一品我冲的茶。”
等到太皇太后刚刚小饮一口,还未说话。只听得外人来报“窦太主到。”
原来,窦太主昨晚才匆匆的从外归来。今日一早就忍不住前来找她母后和阿娇。到了椒房殿,却听闻阿娇来长乐宫给太皇太后请安。这倒是省了她的事。
“母后,近日身子可还安好?儿臣回来了。”
“馆陶快前来给哀家看看。”等到窦太后颤抖着双手摸过馆陶的容颜才算是安下了心。
想太皇太后窦漪房一生有两子一女,两子都先他去了,只剩下母女两人。
“看到母后安好,馆陶就放心了。可是阿娇你是怎么回事?”说话间就将话题转到阿娇身上。
“母亲,我哪里有什么可说的。”阿娇幽幽的说道。
“还想瞒着我吗?举国上下还有谁不知道皇上于前月纳妃,并有卫夫人身怀龙裔。”
“母亲,这样的事。怎么是我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对此阿娇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
“此事,已是定局。国不可无储,馆陶你不要插手此事。”窦太后开口了,劝慰道。
“母后,此事怎可轻易罢休。日后我们母女如何在宫里抬起头来。刘彻竟是不念前恩,如此对我们阿娇。”
想到刘彻所做的,馆陶就火冒三丈,不可自制。遥想当日,是她馆陶公主帮助刘彻打败刘荣母子,登上太子宝座。也是她们母女帮助他在和刘武的争夺战中胜利,阿娇为此还伤了腹中的孩子。
从他当上皇帝,也是他们陈氏帮助他稳固政权。一点点帮他当上这大汉真正的帝王。
“母后,这事你可千万不可再提。这是犯上的。”阿娇知道母亲盛怒。怕她闯祸,急忙开口道。眼里流露出焦急。
“馆陶,日后你行事要自有分寸。不可放肆。”窦太后宠馆陶这么多年,养就她现在这么张狂的态度。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母后,我所说的都是事实。这些话,原本我是不想说的。但是刘彻怎么能这样对待阿娇。卫子夫是何人,我也知道了。竟然是去年那个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倒是看看她是不是能生个健康的龙子出来。”
“休得胡言,你在宫里这么多年。竟还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吗?”
“母亲,你怎么能这么说。这要是传到皇上耳中,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和阿娇同时说道。
“母亲,我必定不能让阿娇受到一分委屈。”
看到这样的馆陶一时之间他们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倒是馆陶安慰阿娇道“母亲,怎么能不管,你这样的性子,受了委屈也不说,我不管,你如何是好?”
“母亲,这本是我要皇上纳妃的,你何必再纠结!”
“哪里是你愿意的,母亲明白……”
言之切切,母女情深……
可是就因为情深,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无奈之举……
给读者的话:
呼呼加油加油亲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