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逃亡
傍晚,一弯娥眉月挂在靛色的天空,在西面的地平线,一抹亮色缓缓褪尽。此时的山林里,莽莽的林海和昏暗的天幕渐渐融为一体,更显得世界的博大和深邃。
但在这片山林深处的一处稍显平正的谷地,却出现了剑拔弩张的一幕。
只见一个老人和三个三十岁左右的护卫,拱卫着中心处的一个少年,正小心提防着,严阵以待。
另外五个长得凶神恶煞的人,则包围着他们,满脸的残忍和戏虐。
四人护卫圈内的少年,平静地站着,脸上并没有多少恐惧。但他并不是勇敢无畏。而是脸上充满了绝望和不甘,一种想追求生命却无能为力的绝望,和还有大事没有完成的不甘。
就在这对峙间,少年护卫中,一名瘦削矮小的,和一个连毛胡子的壮汉,两人似乎和另外两个同伴争吵起来。随即,瘦小的青年竟然倒戈相向,手中匕首直刺少年的心脏。
瘦小青年,脸上挂着阴毒的笑容,和那寒光逼人的匕首,组成了非常丑恶的一幕。
少年瞪圆双眼,震惊地看着不断朝自己逼近的匕首。虽然心中大声地呼喊着对生命的渴望,但令人绝望的阴影却依然笼罩了他。这一切发生得太可怕、太残忍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已经失去了,难道就连基本的生命都要被剥夺吗?
这个少年名叫李承道,是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的次子,也就是开国皇帝,李渊的孙子。李建成的长子李承宗很小就不幸夭折了,所以李承道便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子嫡孙,成为了第三代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可以说,他是这天下间,嘴里含着最大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可是,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这要从数年前开始说起。
太原,公元617年春天,和风伴随着温暖的时节,吹拂着干燥的土地,似乎也是在安抚着动荡时局下的人心。但是在将军府,却似乎注定并不平静。这座府院,布局很是大气,但却并不奢华。雕廊画柱,灯烛桌椅,虽然没有令人炫目的考究精制,却透露出一种硬朗的风格。在内院东园的一间正房,从房内里面不时传出女人临产时的悲嚎。
在步台下,等待的人并不多,只有几名女眷和至亲,以及一位年近三十的男子。他中等身高,体型虽称不上强壮,倒也精悍。一身湛蓝长袍,衬托着儒雅的气质。浓眉下深邃的眼睛里,已经找不到一丝的睿智,有的只是烦躁。他来回踱着步,情绪更是随着产妇的悲呼而高低起落。
这位准父亲,就是李建成。此前正与李渊和李世民在密室中一起商议着大事。
李渊时年51岁,长子李建成,28岁;次子李世民,18岁。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因为年幼便没能一同密谋大业。
李建成,才学过人,宅心仁厚。3岁习字,6岁作诗,12岁便中了秀才,对于济世救民很有见地。而且,他不仅富有文采,在武学上同样不落人后。15岁就已经将内力修至后天后期,更是在21岁时达到后天巅峰,成为了后天顶尖强者。只不过由于李渊担心朝局不稳,不想让孩子过早去趟浑水,所以才令其隐忍不发。而外界很多人还只以为他不过是个内力较深的普通武者罢了。
而李世民更是难得的少年英才,虎目炯炯有神,剑眉微微上扬,鼻梁高窄,嘴唇薄抿。他比李建成的个子略高一些,合到现代差不多1米80的样子。虽然文采比起大哥来要差上许多,但是在谋略和武艺上却不处下风。年仅十八岁,却已经将内力完全稳固在后天巅峰,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他还不止是内力深厚,更将一杆长枪舞得犹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
三人经过了半天时间后终将大事商定。李渊却不急着离开,而是将东北墙角摆放的看似普通的青铜灯台左旋一圈,却隐约听到墙内细微的金石摩擦的声音。随即,李渊面向北侧墙壁上的一副非常传神的吊睛白额猛虎壁画躬身,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是依样照做,不问半句。
只见李渊郑重说道:“我携子密谋大事,只因大隋炀帝无道,我李家不得不扛起义旗,为天下百姓谋求一个康平盛世,请祖宗保佑。”说完后却不起身,待寂静的过了五息左右之后,李渊才满意地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了密室。
三人缓步来到外厅,只见一个穿着粗布家仆衣服的灰白头发的枯瘦老人正站在大厅中央等候。这个老人,身形佝偻,眼神浑浊,看起来弱不禁风。他已经在此等好长时间,却不见一丝不安和焦急,似是入定一般,可见养气功夫是多么的了得。
李福待李渊坐下,抿了一口清茶之后,才微微躬身,用绝对不合其年龄的浑厚嗓音道:“启禀老爷,大少奶奶三个时辰前已经临盆,却有难产的迹象。”
李渊眉毛一抬,不露一丝表情。李建成却‘腾’地站起来:“这,这可如何是好?紫嫣怀胎近十四个月,现在终于要生了,竟然却是,却是!”
李渊微微摇头挥手止住李建成的惊慌,慢条斯理道:“建成,你要冷静!你也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了。妇人生子,有些意外也属正常,切不可因此误了大事!”
李建成心中一凛,低头道:“父亲,孩儿知道了!”李渊略微一顿,“嗯!好了,你快去看看吧!我和世民随后也过去。”
李建成闻言立即向李渊施礼告辞,如蒙大赦一般飞也似的跑去,虽然没有运起功力,但速度也是很快了。
李世民向李渊抱拳道:“恭贺父亲即将再添一个孙儿。”李渊听到此言,嘴角一挑,脸上难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捻着胡须缓缓说道:“能不能顺利生产,还不一定呢!不过你成亲也有三年了,怎么还不见动静啊?”
李世民立即正容道:“父亲,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大丈夫当立宏图伟愿,怎么可以沉沦于儿女情长?”
“哦?”李渊饶有深意地看他一眼。
李建成在正房前焦急等待着。每当有丫鬟从屋里走出,他都会拉住仔细询问情况,但每次都会失望地得到几乎一样的答复,“孩子还是生不出来,稳婆正在全力想办法”。
过了不一会李渊和李世民姗姗而至。众人立即向李渊问安,而李渊抬手止住大家,眼色焦急地向李建成关切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李建成很是焦虑,回答只用三言两语,倒也言简意赅。
这时正房屋门却被大力推开,一名二十出头的清秀丫鬟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看见李渊在场,就立即跑着跟前,气喘嘘嘘的说道:“启禀老爷、公子,稳婆说,现在大少奶奶的情况很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不测。还请老爷和公子赶快拿主意,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大人和孩子,留住哪个?”李建成听后当场石化,其余众人大多是慌作一团。
李渊双眼一瞪,怒喝道:“混账!大人和孩子都是我李家之人,都极为重要。二人都不容有失!”丫鬟诺诺称是,刚要转身回走,却又被李渊叫住“回来!嗯!如果,实在是无可奈何,记住,一定要护全我李家的血脉。切记!”丫鬟告退后立即飞奔回房内。
在人群外围,一个低级将领装扮的年轻汉子登时眼睛通红,竟然流出了热泪,窜到李渊面前,悲痛欲绝地大呼并且不停地磕头:“将军!求求您救救我姐姐吧!!”几乎同时,李建成转头面向李渊,艰难地涩声大喊:“父亲!”
“住口!”李渊毫不理会地上跪着的人,只对李建成挂满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一切照我说的做!”李建成无力反抗父亲,只能咬住牙根,默默祈祷母子平安。两个军士硬拉着架起跪在地上的年轻将领,又用力捂住他那不断嘶吼的嘴,拖至院外。
被拖出去的年轻将领名叫常何,是李建成的小舅子,也就是房中产妇常紫嫣的亲弟弟。自从姐姐嫁给李建成之后,他便从此成为李建成的心腹。而此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敬仰的李渊李大人,居然丝毫不把自己的姐姐的生命当回事。而最信任的李建成,此时却是完全没有能力保护姐姐,而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姐姐香消玉殒。
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迅速布满阴云,就好像是为了烘托这压抑的氛围。起初的轻风,也逐渐变得暴虐起来,仿佛那些焦虑和压抑已经化为凶戾,去宣泄心中的不满。
乌云越来越重,颜色越来越深,天上就好像罩上了一块黑幕。虽然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也到了需要掌灯的程度。只是,怒吼的狂风就好像厌恶天地之间的光明似的,使得将军府内的侍者连点燃灯具都万分困难。
云层在不断地累积着,似乎已经重达千钧,好像已经化身史前巨兽,在天空中驰骋肆虐。
看到这样的鬼天气,本就慌乱的李府众人更是乱成一团麻。只有李建成,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房门,就好像是在等待着重生的希望似的。
李世民一手搀着李渊的手臂,一手护着眼睛,劝说李渊先到厢房避避风,大家伙不好意思先走,也是附和着。李渊本来也不愿再这样的天气里站在院里,但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大儿子,又有点犹豫。
就在他略一犹豫时,正房的门再一次被打开,还是刚才的丫鬟再次跑了出来。她在风中趔趔趄趄地跑到李渊面前,由于风声很大,不得不大声的喊道:“老爷!不好了!少奶奶大出血,小少爷在腹中还是生不出来,怕是,怕是要···”
李建成一把拽住这个小丫鬟,眼角都快要瞪开了,颤抖着问道:“怕,怕是怎么了?说啊!!!”丫鬟面容扭曲,强忍着胳膊传来的痛楚,也颤抖着说道:“怕是要,一尸两命。”众人无不骇然,而李建成更是呆立着松开了手,眼中无神,缓缓长大了嘴
李建成眼中充满了不甘,大喊着“紫嫣”就要冲进屋里。李世民反应极快,迅速的几步迈至李建成的面前,右臂一横揽住他的肩颈,左手扣住他的左臂。也是激动的喝道:“大哥,你冷静一点!你这样也是于事无补啊!”
但是李建成哪里肯听,就连李渊在一旁的喝阻也全然听不进去。他内力一震,荡开李世民的束缚,就又要前冲。
李世民丝毫不让,于是二人便拳来脚往地纠缠起来。
给读者的话:
各位读者朋友们!真的很抱歉!为了本书的更加出色,本章做出了巨大改动。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