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东瀛忍者
皇甫连城道:“不敢当此谬赞啊!只是不知刚才这叠加的招式是什么来头?似乎不是太和道的武功。”
他见李承道微笑不语,便继续道:“看起来反倒有些像是,像是忠义堂的二堂主许良的路数。”
“哈哈!皇甫大长老好眼力!不错,今日上午,我刚从许良那里得来了三重叠浪的法门。这门招法果然艰涩,过去了多个时辰,我才算是悟通。让皇甫大长老见笑了!”李承道笑道。
皇甫连城脸色一变,道:“才几个小时便已经悟通了吗?老夫结识许良多年,此人狂妄自大,心胸狭窄,可在刀法上却也算是人才了得,竟创出三重叠浪刀法。以至于即便我的修为强于他,却也没把握能战而胜之。”
忽然他脸色一变,道:“哎?三重叠浪不应是以水行真气御之吗?可刚才,秦公子你却是以土行真气御之啊!这是为何?”
“此乃我灵机一动之下的了悟,取巧罢了。”
“秦公子过谦了!这哪里会是取巧?应是秦公子天赋惊人才是啊!不管怎么说,秦公子和许良也算是关系匪浅了。呃!恕我直言,许良此人绝不是善类,还望秦公子小心提防些为妙。”
“多谢皇甫大长老提醒!呃!实不相瞒,三重叠浪并非许良传授与我,我也没有必要再提防他了。”
“哦?这是何意?”皇甫连城不解道,心里却升起了一个不愿相信的念头。
李承道轻笑道:“许良已经被我所杀。他这密技是在威逼之下才说出的。”
“什么?他已经死了?今天杀的?”看到李承道点头后,脸色便有些灰败,道:“你已经有了可以杀他还能全身而退的实力了?”
“应该说许良也是有些轻敌吧!况且人与人的功法存在相克的关系,皇甫大长老无需太过在意。”李承道自然看出皇甫连城的心中所想,不过却也为他的率直不做作而产生好感。
“无妨!”皇甫连城苦笑道:“不过,那许良肯将秘技如实想告,却是老夫倍感意外啊!”
“许良阴险狡诈,怎么可能甘心将自己的绝技坦诚相告?他将叠浪之法告知与我,却没有将控制之法如实相告,想要趁我真气紊乱加害于我。幸好我及时地控制住了叠浪真气,否则就凶多吉少了。”
“秦公子果然是大才!”皇甫连城忽然将话语凝线,传入李承道耳中:“呃!请恕老夫冒昧!老夫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秦公子成全。不过,若是秦公子觉得为难,就当我没说过也可。”
“不知是何事?皇甫大长老但说无妨。”李承道觉得奇怪,也跟着凝语成线。
“呃!可否将叠浪秘技的诀窍告知于我?”皇甫连城显得有些难为情。
李承道并未露出惊讶,他觉得只要是人,对于好东西都会有兴趣的。道:“不知道你要拿什么来交换?”
“不知秦公子需要什么?”
李承道很干脆地道:“我不需要别的什么。若是皇甫大长老中意叠浪之法,便以凝剑分化之法交换吧!”
“啊?这!这可是我名剑山庄的不传秘法啊!”
“这不传秘法还不是输给了我的三重叠浪了?你并不吃亏啊!况且不传之法,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现其不足之处,以期不断进步。否则固步自封,于长远无益啊!”李承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道。
“等等!让我想想。”皇甫连城来回迈着步,犹豫得很痛苦,这取舍太难了。他咬了咬牙,下了很大的决定,道:“好吧!不过这件事你可不能告诉任何人,你我二人的交换必须得是秘密的。”
“好的。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远一点的地方,不叫他们瞧见。可好?”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和边上的三个观众知会了一声,告诉他们在原地等着,就向峻极峰的另一侧快速奔去。
留下秦、尹两人有些无奈,而小金则是气鼓鼓地嘟囔着什么谁也听不清的话,大致意思是对把她一个人扔下很是不满呢!
足足走了一刻钟,二人才在一处涓涓溪流旁找到一块不大的,稍显平整的空地。
皇甫连城为体现诚意,先将凝剑分化之法,凝语成线告诉了李承道。而李承道将其默读了一遍,确认记牢了之后便将三重叠浪的秘法告诉了皇甫连城,然后还不忘好心提醒道:“这个没有叠浪真气抑制之法,你修炼时要小心啊!”
“哎?秦公子!你这就不地道了啊!你既然已经成功地抑制住了真气,就该将其一并告诉我才对。怎么可以藏私呢?如此一来,告诉和没告诉又有什么区别?”皇甫连城气愤地道。
“皇甫大长老不要生气啊!许良告诉我的抑制之法实则是放纵之法,而我之所以免遭其害,靠的是我的内功心法才得以幸免。你说,我怎能将自己的内功心法告知于你呢?不如这样吧!你若信得过,我就帮你护持吧!待你熟悉了叠浪真气的运使之法,或许也能找到适合的驾驭之法。”
皇甫连城一听,觉得只好如此了。
忽然,李承道脸色一变,急忙地从怀里掏出了仅剩最后一颗益气丹的瓷瓶,倒出丹药,一分为二。将其中半颗扔给皇甫连城,自己则迅速地将另半颗服下,道:“快!这是益气丹,补充损耗真气。”
李承道本来是有更好的丹药,可是却不能轻易示人,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况且一般而言,好的丹药,炼化吸收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多一些,可眼下的情况根本不允许。而益气丹只此半颗,既能在最短的时间炼化吸收,又能显出患难与共的义气。
皇甫连城撰着半颗益气丹,很想开口问是怎么回事,可看到李承道如临大敌的样子,就很配合地忍住,并将益气丹服下。待感觉到这枚丹药的品质之后,他不禁对李承道投以一个感激加敬佩的眼神。
李承道向空旷处大声道:“何人鬼鬼祟祟?还不快出来?”
不一会,空地边上一块裸露的花岗岩便向上隆起。待足有一人高时,这块诡异的隆起突然跃起,在空中现出人形,落在了李承道二人面前。
李承道细一打量,出来的是一个个子不高,只不到五尺五寸(不足一米六五)的男子,身着蓝黑色夜行衣,蒙着面,只露出一双狠毒的眼睛,手腕、脚腕处都被布条扎紧,赤脚穿着草鞋。
感觉着此人的修为,发觉只是先天初期而已,可是心里却总有种不安的感觉。李承道大声说道:“怎么就你一个?另三个呢?”说完这话,夜行人和皇甫连城都很惊讶地看着他。
夜行人犹豫了一下大声道:“都出来!”命令一下,树林中的一颗大树背后闪出一人,另一侧的小溪中也是腾出一人,清风拂过,居然也诡异地落下了一人。在四个方向将他们包围在其中。
这些人俱是同样的打扮,个子都不高,最高的不过五尺六寸,最矮的只有五尺三寸。
后出来的三人一声不吭,只有先前第一个出现的,明显为首的人,用有些生硬的汉语道:“秦公祖!勾兰素很强,感应,很强!”
这蹩脚的汉语,倒是能听出来是说“秦公子果然是很强”的话。前面的那句让这些人都出来,可能较为容易发音吧,还真没听出来有什么怪异。
皇甫连城道:“你们是倭人?来此作甚?”
“不凑!瓦们素遣唐树,来大唐,修习斗术。因为瓦们隐匿,很强。搜以,有人,请瓦们,来周你们。”
李承道两人琢磨了一下,差不多理解出了“不错,我们是遣唐使,来大唐,修(学)习道术。因为我们隐匿很强,所以有人请我们来找你们”的意思。
李承道脸色阴沉下来,道:“是忠义堂找你们的吧?”
为首的黑衣人明显的一惊,道:“你素仅末激斗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皇甫连城也有些惊异,对李承道凝语成线地问道:“你如何料定是忠义堂呢?”
李承道回道:“皇甫长老不知道忠义堂是由朝廷在背后秘密建立的吗?他们既然是遣唐使,便与我们素无瓜葛。能来找我们的必是江湖门派,而其中便只有忠堂能办到了。”
“嗯!应当是的。素闻倭人不懂正统修行,便将早前在中原偷学去的五行遁术的皮毛、六韬、孙子兵法,还有倭人的传统武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早期的忍术。这些人就应该是忍者了,他们的术法不像我们。我们的道法是以追求天地大道为目的,而他们却是专以杀人为目的。”
“他们的忍术有什么特点?”
皇甫连城耐心地讲解道:“忍者分为很多流派,不过却都一律分为下、中、上三级,最高的被称为影。下忍和中忍相当于我们的后天武者。执行任务的一般都是一个中忍指挥若干下忍,中忍相当于后天内力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