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六字真言
“灵魂?还没到金丹期,就能攻击灵魂吗?有趣啊!好!快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李靖惊讶道。
李承道有过一次经验,这一次要熟练得多。只见他他周身土黄色真气鼓荡,整个人顿时变得沉静、厚重,仿佛已经和大地融为了一体。他的精神力也在不断的激发,然后和阴阳土行真气相融合,这都使得他的气势不停地在被拔高。
李靖宽慰地一笑,轻轻地道:“虽然看得出来他才刚刚踏入先天后期不久,可是对于土行至理的感悟却堪比先天巅峰。果然是前所未有的天才啊!建成贤弟,你可以瞑目了。”
“地狱魂葬!”李承道双手向上慢慢托起。
李靖忽然觉得脚下有异,惊道:“竟然会是这样的术法!”他马上光影一闪,向李承道冲去。
李靖自然知道那四忍联合施放的绝招术法,现在只是这短短的一瞬,便已看出二者的共同之处。这个招术具有典型范围特性,所以只要和施术者拉近距离,就应该能极大地制约他,甚至破去这术法。
曾经在一年前的殿前比试,李靖就是靠着身法和步法,使得四忍始终无法拉开有效距离,迫使他们无法施放这个宏大的忍术,算是侥幸胜之。这样也成功地在众国使臣面前维护了大唐帝国的荣耀。
可这一次很不成功,和闪出几乎同时,他便在前方四丈远处被迫停了下来。他的脚下已经出现了一个三丈大小的土流漩涡,高速行动的他突然之间便感到浑身一沉,自下方出现了一股诡异的吸力,将他牢牢束缚,并且越来越大。
李承道大声道:“靖伯伯!此招和四忍所使并不相同。我以精神力将你锁定,无论你如何移动,都不能摆脱漩涡中心的束缚。而且即便你和我近在咫尺,对我也不会有一点影响,因为这是受我精神力所控制的。所以,您只有硬抗和认输这两个选择。”
“好!只是认输,可不是我李靖的习惯。”李靖大叫一声,却没有半点慌乱。他合十双掌站定,闭上双眼,全身松弛,就好像是放弃了抵抗死亡的召唤一样。
李承道看着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更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李靖并没有随着灵魂漩涡的吸附而变得委顿或是虚弱,反而全身荡起一圈圈地金光,若不是他身着儒雅的长衫,活脱脱就像是一尊佛陀似的。
李靖睁开了双眼,只是此时他的眼中,无怒、无惧、无喜、无悲,已成空明状。他张口宣道:“嗡(谐音,读ong,阴平)、嘛(ma,阴平)、呢(ni,阴平)、呗(bei,阴平)、咪(mei,阴平)、吽(hong,去声)!”
竟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也叫六字大明咒。象征着一切诸菩萨的慈悲和加持。其内涵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观世音菩萨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据说此咒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观世音菩萨就是凭借此咒修行成佛的。
果不其然,此咒一出,地狱魂葬的灵魂漩涡的吸扯力马上就极速衰减,变得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了,而且就连想要维持运转都变得粘滞、困难。
李承道很是沮丧,没想到自己苦心孤诣悟得的新术居然这么快就要被破掉了。他心里正纠结着,李靖便平推单掌,道:“菩提萨埵,众生解脱!度化掌!”
李靖这一掌推出,仿佛一切都被定格了似的,看似古井不波的一顿之后,地狱魂葬的漩涡便被轰然破开。以李靖为中心的满地沙土石块被掀起炸飞,形成了一个圆柱形将他围在了里面。
漫天卷飞的沙土还在上升着,靠着李承道的这一侧便被撕开了一道近两人高的大口子。一个巨大的,金光闪闪的巨大手掌从中推出,朝目瞪口呆的李承道而来。
李承道本就被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所摄,心中有了一些激荡。现在又见这个前所未有巨大的手掌袭来,不免有些惊愕得过了头。觉得这一掌,似乎真的可以度化一切。
所幸在危险的刺激下,及时地回过神来,急忙将自己最强的攻击招式“三重?死印?撼山掌”使出,同时纵身向侧后方跃去。
他已经看出来,这一掌绝不是他现在所能当下的,所以还是躲开为妙。只是,他在接连使出“分化?三重?死印?撼山掌”和“地狱魂葬”之后,真气的消耗已是极大。
被李靖破去术法后,竟意外地没能吸收到一点逆冲真气。此时再勉力打出“三重?死印?撼山掌”之后,他的真气便已经和空空如也差不多了。
事实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度化掌不可阻挡地将前面的障碍拍碎,又向李承道原本逃走的地方拍去。
‘轰!’度化掌推压到地面上,将地面刮出了个宽近两丈,深一丈有余,长竟有四五丈的坑穴。
尘埃落定,和上次与皇甫连城的对决一样,李承道和李靖二人都已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
李靖调整一下内息后,道:“承道!怎么样?靖伯伯最后这个保命招术还算可以吧?”
“厉害!靖伯伯虽未出家,可这佛门的功夫却实在是让人敬佩啊!”
“哈哈!修佛讲求的是机缘,是悟性,出家不出家并不重要。你的这招地狱魂葬,的确非常精妙!很难相信不到金丹期,精神力就会这样强大,而且和真气的融合度也非常高。真是无法想象,这对灵魂吸扯性这样强的漩涡,你是怎样搭建起来的。”
“靖伯伯过讲了!可是最后,我还是落了下乘。在和司马刚的对战中,我虽然发现了其易筋经对于肉身力量和真气结合的窍门,但今日一战,我才知道这易筋经的不凡。所以,承道有个不情之请。”
李靖笑着摆手道:“不必说了。我说过,既然你活着,我便要将我的功夫倾囊相授。”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本不太厚的黄皮小册子,又道:“这就是我理解的易筋经,以及凭记忆画下的易筋经图文。虽然这和你习练的道家功法可能会有些冲突,但拿来借鉴、印证一下还是好的。”
李靖将小册子甩手掷出,便走到溪边一棵柳树下的大石头上,打坐恢复去了。
李承道接住小册子,想着:靖伯伯如此洒脱地将其掷出,又在溪边以背示人,显然是怕自己疑心,竟避嫌到连身家性命都不顾。想到这,不免有些汗颜。
不能辜负这一片心意啊!李承道赶紧走到一棵大树下,坐在裸露的树根上,开始专研起来。
易筋经真不愧是脱胎换骨的奇功密艺,能彻底增强人的气血筋骨不难,提高人体天赋根本才属不易。而易筋经正是如此,习练者不仅能气血旺盛,真气雄浑,铜皮铁骨,更能扭转许多人体的限制,突破人体肉身的桎梏。
这是一部对于人体奥秘的经典之籍啊!李承道从中确实所得不少。不过,若说它是纯正佛家的典籍却也不尽然。毕竟这部经书不是达摩祖师亲传下来的,而是李靖对于经书的理解。
哎?《牛魔圣力大法》对于人体的限制很强,使得根本无法充分发挥此功法的威能。当初初练时身体力量的进步还很明显,可没多长时间就收效甚微了。而现在有了易筋经的易筋换骨之法,不知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以这两部功法催生的真气在经脉中运转着,然后相互试探着,虽然称不上彼此排斥,可是若想有所融合却也不能。也是啊!《易筋经》虽然非常精妙,但终归是凡物。而《牛魔圣力大法》,却是牛类妖族的无上神功。
如此一来,无法相融就正常了。就像是一个王公子弟怎么可能愿和一个普通布衣谈婚论嫁呢?
就这样足足过了一天的时间,到了第二日的清晨。李承道尝试了一天的时间,也没能成功。两股真气的状态没有丝毫的改观。哪怕是以阴阳真气作为激发源头,为之调和也无甚帮助。
没办法了,只好放弃了。李承道慢慢收功,将两股真气尽归于丹田。
可就在两股真气进入丹田之后,丹田内竟然自动聚拢了了另一股真气。这股真气有些特别,却又那么的亲切。是的,没错,这股真气明显带有小金的气息。竟然是和小金双修之后得到的合修真气。只是,它这时候出现是为什么呢?
李承道很快就有了答案。合修真气靠近了圣力真气和易筋经真气,然后带着这两股真气开始慢慢地旋转。渐渐地,合修真气和另两股的边缘处都发生了连接,然后一点一点地开始了融合。
“有门啦!”李承道心中大叫一声,开始专心于丹田内这三种真气的融合。
三种真气连接地进行着流转,而体内经脉内运转的真气,在回到丹田后又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如此反复地这样进行了一会,李承道发现还是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