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我很悲催,被迫去考公务员,然后这几日要拼命做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更新了。所以可能暂时停更几日。希望我考完回来之后,收藏不要掉吧!说实话,像我这寥寥几个收藏的作品,能够坚持写到现在着实不容易。而且真正有在看我的书的大概也就你们寥寥几位了。
不过我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和收尾的人,绝对不会太监收场的,不然就对不起收藏的你们了。我放了一本前些日子抽空写的两万字短篇非惊悚恐怖小说《死亡快照》,大家可以去看看,支持支持。以下是简介:
郝田宇是一位报社的记者,他总能拍到事故瞬间的照片,所以在报社里一路扶摇而上。不过后来郝田宇却是发现了自己能够拍到事故的真相和原因,一切都源于自己从二手市场买的那台黑色迷你相机。只要被相机拍了两次,被拍的人就会死于非命……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
第一章平步青云的贫穷记者
“老板,来一份《向上报》。”一位青年拿着两元钱对老板说道。
“好咧!给你,这是最后一份了,《向上报》这一阵子可抢手了呢!”书店老板是一位中年大叔,留着一下巴的须根,还扎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看起来很有艺术家的味道。
青年人“呵呵”地笑了一下,拿了报纸给了钱,便一边看着一边走开了。
摊开报纸,封面标题赫然印着几个醒目的粗体黑字:车祸瞬间——阳神镇六旬老人惨死轮下!标题的下面是一张放大的高清照片,照片里面的内容时一辆宝马车从老人身上碾过时的瞬间。照片拍摄得非常清晰,所有的细节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包括宝马车的车牌号,老人在车轮下痛苦的表情,甚至连宝马车内车主惊慌失措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是有人事先知道这场车祸会发生一样,事先站好了位,调好了焦距,才有可能拍得这么地清楚仔细。
照片下面标着一行小到足以忽略的小字:照片提供者郝田宇。
读着报纸的青年人笑了,因为他正是这张照片的提供者,《向上报》的实习记者郝田宇。
这是郝田宇第三次用自己的照相机将事故现场记录下来了。作为刚刚大学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在《向上报》工作了三个星期的实习记者,郝田宇的表现无疑是最夺目的。在实习的短短三个星期,郝田宇每个星期都能够提供一张事故发生瞬间的照片和附带的采访新闻稿,这的确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与他一起实习的人说他是走狗屎运了,只是碰巧被他拍到了而已。可是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郝田宇就像是会预知未来一样,每个星期总能交上一张同样清晰无暇的事故瞬间照片,大家就开始觉得事情有些离奇了。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这种意外事故的突发性很强,往往都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瞬间发生,瞬间就结束了,哪还有人能这么厉害,在事故发生的瞬间能够将身边发生的事故拍摄下来呢?
不过《向上报》的编辑可不管你郝田宇是怎么做到的,只要你能够拍到这种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就算是你策划的事故他们都不会去管,因为此时的《向上报》编辑正偷着乐呢!《向上报》从来就没有这么好卖过,但是自从郝田宇进来实习之后,猛料接二连三,即使是最普通的交通事故,也因为有了他的照片而变得夺眼了起来,连续三周,《向上报》的报刊销量已经隐隐有超过报刊界销量第一的龙头老大《爆报刊》的趋势了。相信接下来如果郝田宇再继续这样发挥下去的话,《向上报》要坐稳报刊龙头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曾经真的有人怀疑过这些事故是郝田宇事先策划好的,不过经过一番调查,证明了这的的确确是真正的意外事故,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于是郝田宇“郝幸运”的称号悄然地在业界流传开了,而他也从实习记者正式成为了《向上报》的一名正式记者。总编辑跟他说了,如果他能够继续这么发挥下去,再过一个月,他就能够升为《向日报》新闻专刊版面的编辑了,在旁人看来,凭他工作还不到两个月就能够从一个实习记者升到编辑位置,已经是比坐火箭还要快的速度了。
那么郝田宇是怎样拍到这些死亡瞬间的照片的呢?其实说真的,郝田宇自己也不知道。也许自己真的是走运了?郝田宇只看了《向上报》的封面,便将报纸折好夹在了腋窝下,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往自己临时租的出租屋里走去。
郝田宇的家并不在这里,不过他是在阳神镇的新闻系大学里毕业的,所以就顺便在这里找了一份记者的工作。虽然说阳神镇只是一个小镇,但是这里的繁荣程度却是一点也不比一二线的大城市差,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阳神镇里最出名的产业,就是报刊新闻业了。阳神镇上一共有五十四家新闻媒体机构,可想竞争有多激烈,而其中最出名的要属专爆猛料的《爆报刊》了。《爆报刊》在全国设有多家子机构,专门收集猛料,报刊也是在全国各地销售,可以说这个报刊是新闻业界的龙头老大,其地位之稳固,同行业里没有别的人可以超越。
郝田宇毕业之后就在外面租了一个廉价房,在阳神镇找了个记者活,谁知道自己竟是平步青云,前程似锦。所以郝田宇的心情才会这么地好。
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看着简陋狭小的房子和嘈杂的环境,郝田宇决定等自己月底出工资了,一定要找个好的地方才行,最起码要找个不会经常断水断电的,现在自己只能继续熬了。好在离月底还剩几天了,只要再熬多一下,也算是到头了。
郝田宇的房里布置很简单,一张电脑桌,一张单人床,还有一个衣柜,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烂木桌,这是楼下一家房客不要丢掉,郝田宇捡来用来临时充当放书的书架的。烂桌上放着一些报纸,几本书还有一个茶杯和热水壶,基本上郝田宇的这个房间一眼就能够看完了。
郝田宇将腋下的报纸整齐地放到了烂书桌上,与以前的报纸叠在了一起,脱了自己的一身行头,换了双拖鞋,一下便躺倒在了自己的硬床上。
“啊——好累呀!不过总算是下班了……”郝田宇长舒了一口气,今天为了采访新闻跑东跑西的,现在全身都感到酸痛不已。躺了一会儿,郝田宇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了一个MP3大小的黑金属物,伸手从床榻下拿了个盒子里的软布,呵了一口气,坐在床上仔细地擦拭了起来。
郝田宇手中的这块MP3大小的矩形物体全身光亮,手感极佳,似乎在外面涂了一层钢琴黑漆,金属物的外面有一个圆形的焦距,上边有一个同样光滑的黑色按钮,而在焦距的背面,则是一个显示屏,郝田宇手中拿着的,居然是一台迷你照相机!
郝田宇那三张事故新闻照,正是用这架迷你相机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