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王娇双手拢在袖子里,不管别人怎么说,她都纹丝不动。
这也别怪她。
被孙月华指着鼻子说抄袭,她还能忍一忍,可要是下面那些青年才俊们,哪怕只是鄙视性的一个眼光,她都会受不了。
更何况,那里还有她喜欢的人……
“哼,孙月华不是说我抄袭吗?本姑娘正一肚子气,哪有灵感写诗……你们要是不甘心,就自己琢磨几个题目送下去……”
“嗤……”,一个嗤之以鼻的娇柔女音,跟着就在楼阁中清冷的传来,“不会被孙月华吓得不敢动笔了吧,却推说没有灵感,嗤……王二小姐,你认为我们会信吗?”
众姑娘顿时打眼望去,只见一黄衣女子正依栏而站,她身段高挑窈窕,容貌极为艳丽,与同样娇媚的王娇相比,此女子却在身段上,明显略胜一筹。
王娇再美,也不过十三四岁,身段虽然也高挑,却过于纤瘦,说白了,就是少了几分女人韵味,而依着楼栏亭亭玉立的黄衣小姐,凹凸有致的身段已经非常惹眼了,她还有一个在场所有姑娘都没有的显著优势。
只见她那高耸的胸脯,仿佛随时都会喷薄而出似的,即便是同为女子的众小姐们,望着她都羞红了脸,更别说在男子的眼中了……
“你是谁?!”王娇恼声问道,一时间整个厅阁中突然鸦雀无声。
与之对答的声音却慢腾腾的,“王二小姐是否认为,在这里,只有你是名门贵女之首?”
王娇一怔,瞬间想起了什么似的,她双眼眯了眯,“你就是丹雅县主?”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轻蔑口吻问道。
马丹雅回京后这还是第二次出门,所以的确没有多少人认得她。
而她更不想以这种方式,让他人记住自己。
马玉莹感觉到,马丹雅立刻警告性的盯着自己,就焐着嘴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不好意思啊王二小姐,我只是丹雅县主的四姐,而那位……”,她带着众人的眼光,指了指人群后,靠近角落的地方,“……那位才是丹雅县主”。
刷啦一下子,所有人都朝她指的方向看去。
这女子十三四岁,身段玲珑有致,皮肤雪白,眉目清美,巴掌大的小脸还有点婴儿肥,肉肉的,显得甜美又可爱。她稳稳的坐在那里,粉嫩的嘴儿轻轻抿着,眉目含着浅浅的笑,精致的好似一尊小玉人儿似的。
一时间,谁也无法立刻将她与那位悲摧的“丹雅县主”画上等好。
“五妹妹,我看王二小姐很想认识您的样子,不如您和她借此机会相互切磋一下吧……我们这些人,也可以跟着学习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咱们今天这诗会就可以继续开下去了……”,
马玉莹说最后一句话时,是针对周围这些意犹未尽的小姐们说的,将诗会进行下去正好是民心所向,自然得到了所有人附和。
据马玉莹所知,马丹雅根本没什么才情,所以她只要等着看好戏了。
王娇望着马玉莹,一直阴沉着脸,听到周围有人起哄了,她率先爽快的站了起来,轻蔑的道:“原来你是丹雅县主的姐姐……”,转向一旁仍然端坐未动的马丹雅,她阴阳怪气的又说了句,“还有我们大名鼎鼎的丹雅县主……”
不仅将马玉莹与马丹雅看成同一国的了,而且似乎认为这俩姐妹合起伙找她的茬儿。
“王二小姐有礼,”马丹雅客气的笑了笑,朝王娇微微一颔首,心中大恨马玉莹多事!
不过王娇了不是个省油的灯,所以,她是县主,也就没有起身。
王娇脸色顿时变了,“既然县主想和我比试才情,那我王娇就却之不恭了……”,说着一挥宽袖,再次来到首案前。
略一沉吟,便在绢纸上墨下一题。
……既然孙月华以梅、兰为题,她便继续以竹、菊为题,其实文人墨客,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多有偏爱,从古至今不知留下了多少好诗好句。
王娇即然选了才女之路,自然也要顺大流,她对这类题目,曾有过很多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抄袭的多了,也能依葫芦画瓢,倒真让琢磨出来了两个佳句。
笔一搁,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汁。
那早就等候在楼口的婆子,立刻躬身上前,郑重其事的将她的墨宝捧着下楼。
“王二小姐佳句已成,不知哪位公子来接……”
只听到楼下顿时喧哗了起来,看来很多人买王娇的帐啊。
王娇顿时笑面如花,眼风冷冷一瞟,“若等到楼下有人接上了我的诗,而县主还没有一个佳句的话,第一局可就算我赢了……”
“扑哧……”
好些人见马丹雅坐着不动,再想到马玉莹与她本不和,只需想一想,就明敢肯定,这姐妹俩不仅不会合伙找王娇的茬,反而更像窝里斗,只是很明显,这位县主小姐先被摆了一道了。
于是,便有不少人好笑着低声议论,“……县主从小在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长大,她也会诗词歌赋么,呵呵……别笑话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