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提出了三条方案之后黄文怀仍然拿不定主意,于是他给他父亲打去了电话。一会功夫之后,他放下电话,对我说他已经决定了。
“哦?黄大哥您怎么决定的,说来听听。”我对黄文怀说道。
“经过我和我父亲的一致同意,决定采取王兄弟你所提出的第三条方案,互相入股。您看如何。”黄文怀说道。
“哈哈,好,就这么定了。”我笑道。其实,我当初定这些方案的时候,就猜到黄文怀肯定会采取第三条方案。原因很简单,第三条方案对黄文怀是最有利的。
首先,如果黄文怀采取了第一条方案的话,那就是他要把他的那家药店进行破产清算。这样的话,他不仅得不到钱,还要给他药店的雇员开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尽管我已经提出,关于破产之后所花费的费用全部由我支付,可即使是这样的话,黄文怀最好的结果也是一分钱都得不到。
而如果黄文怀要是采取我第二条方案的话,那他就要把这家药店卖给我。他那个药店什么情况他自己明白,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之下他的药店已经基本上不值什么钱了。
可是如果黄文怀要是同意第三条方案,那就意味着我和黄文怀将会互相持有对方公司的股份。这样的话,以我公司的强大实力,可以推动他的药店的发展;而他也可以每年都从我的公司里得到数额不低的分红。这样的话,他所得的利益无疑将会是非常大的。虽然黄文怀很老实,但是他仅仅是老实,却不是傻,换句话说其实黄文怀是很聪明的。
“那好,黄大哥。既然您同意了我的第三条方案,那么我们就商定一下双方的持股比例,如何?”我见黄文怀同意了第三条方案,便提出了商谈具体配股比例的事情。
“王兄弟,这个还是你说吧。我相信你。”黄文怀此时已经对我表示完全信任了。
“那这样,我持有你药店49.5(百分号)的股份,也就是说这个药店还是你的,你依然是这个药店的大股东。而你则持有我公司1(百分号)的股份。您看怎么样?”我说道。
“啊,这样我岂不是占了兄弟你很大的便宜?”黄文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所说的这个持股比例,黄文怀的确是要占我很大的便宜的。黄文怀也明白这一点。他知道,自己的那个长期亏损的药店撑死了也就值几十万元人民币。那么这样的话49.5(百分号)的股份最多也就是几十万元人民币。而我的公司最起码也要值几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话,1(百分号)的股份虽然看起来不多,可是也要值几百万元人民币。这样一来就等于他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市值要比我所持有他的药店的股份的市值高出几倍。
“呵呵,无妨,无妨。我与黄大哥既然都以兄弟想成了与何必在乎那点钱呢?”我笑道。
“那既然如此,我就多谢王兄弟了。”黄文怀笑道。此时,他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因为如此一来,他不仅甩下了药店这个大包袱,自己的身价还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
“呵呵,黄大哥。既然这件事我们已经谈妥了。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谈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了。”我说道。
“哦?什么事情。王兄弟请讲。”黄文怀说道。
“我听说黄大哥手里有一些秘方。”我缓缓的说道。
没想到,我刚说完这句话,只见黄文怀的脸色一变。“王兄弟,我跟你说实话吧。”黄文怀说道:“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可唯独秘方的事情,无论你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的。”黄文怀语气坚定的说。
“哦?黄大哥我能知道为什么吗?”我很好奇的问道:“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这个呀,说起来还真有段事情。”黄文怀苦笑了一声说道。
“哦?不知黄大哥可否将这件事说来听听?”我问道。
“既然王兄弟想听,我就给你讲讲吧。”黄文怀说道:“你就当个故事听听就可以了。”
于是,黄文怀开始为我讲起这些药方的故事来。
原来黄文怀的祖上曾经是清朝宫廷里的太医,专为皇帝治病的。
另外,皇家的祖上不仅是宫廷太医,而且还在宫外开了一家很大的药店,叫作“济人堂”。这家药店,当时在京津一带是很著名的。因此,黄家当时也算是家业丰厚,家产殷实。
黄文怀的先祖名叫黄圣至,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太医。黄圣至的夫人叫作黄门李氏。黄门李氏为黄圣至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名叫黄仁和,二儿子名叫黄仁茂,女儿闺名叫作黄云玲,小名铃儿。另外,黄文怀还有个干儿子姓曹叫作曹文郎。
这个曹文郎本来是个孤儿,在街上以要饭为生,有时还会偷别人点东西。
有一天,正是庙会。黄圣至带着自己11岁的儿子黄仁和还有9岁大的儿子黄仁茂去逛庙会。逛着逛着,突然间感觉到自己腰中一紧,好像有人在自己的腰上往下拽东西。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小黑影在自己身边穿过。黄圣至虽然是个医生,可是平时的时候也很喜欢练武术。练得一身好功夫,别管是内功,外功还是轻功,都十分不错。
黄圣至感觉自己的腰上一紧,紧接着有一条黑影从自己身边穿过,就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腰间。这一摸不要紧,黄圣至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而偷钱包的那个人肯定就是从自己身边窜过去的那条黑影所为。
黄圣至让自己两个儿子在原地等着不要动,自己便去追那个小偷了。
黄圣至轻功卓绝,跑得像阵风似的那么快,那个小偷如何能够跑得过他。黄圣至没跑几步,便将那个小偷捉住了。
捉住之后,黄圣至看那个小偷不由得楞了一下。刚才急着追,没看太清楚,现在看清楚了。这个小偷原来是个小孩子。
只见这个孩子也就有十岁左右,大感是由于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不过这个孩子的身高并不算矮,而且还比一般这么大的孩子高上一些。身上穿着一身不知有多少窟窿的又脏又破的衣服。往头上看,这个孩子的头上脏兮兮的梳着一根辫子(清朝嘛),脸上也脏兮兮的,不知多长时间没洗过脸了。眼睛倒是很大。此时,这个小孩正用一种恐惧的眼神看着黄圣至。
黄圣至本来想把这个小偷抓住之后送往官府的。可是医者父母心,黄圣至看到这个小偷是个小孩,便没有忍心把他送往官府。便决定自己教育一下这个孩子,就把他放了。
“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偷我的钱?”黄圣至问道。
“我叫曹文郎,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我只是准备偷您的钱买点饭吃。”那个小偷说道。
黄圣至听了曹文郎这么说,又看看这个小孩确实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