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水王国的第四代王朝大禹国王统治的时代,英明神武的大禹王本该是一副俯瞰天下的豪情壮志的,现在却愁眉不展的。究其原因虽然大禹国王的后宫妃嫔成群,但是其王后后妃却无一所出,大禹王正为后宫久不生育江山后继无人而万分苦恼。因此在一年一度龙世界的天神祭祀典礼上拜祭天神时,大禹王不断地像天神忏悔和祈祷,再一次恳求天神赐予自己后代继承人,不要让自己家族苦心经营的王权旁落他姓。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位白衣飘飘风华绝代的女神华丽地从天而缓缓而降,自称是天神(龙世界本来信仰的神仙体系的统治者)座下的琅华,天神感念大禹国王的虔诚之心,特地命令自己下凡来用秘术帮助大禹王的后宫诞下继承人,这位及时雨的琅华仙子被欣喜若狂的大禹王高规格的迎入王宫,热情周到的伺候着。
果然不出一年,大禹王被选定的心爱后妃生下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女婴,华诞公主。那个时候邻水国因为孤岛的影响刚刚从原始社会加速发展到奴隶社会,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依然沉淀着原始社会的重女轻男的社会风气,因此华诞公主诞生后就被宣布为邻水国的继承人下一任女王,邻水国举国欢庆华诞公主的诞生,大禹王也大赦天下表示祝福。琅华仙者也被大禹王推崇为邻水国的国师,把都城郊外的金芒山赐为琅华的仙山福地。喜欢清幽完成了使命的琅华欣然接受了大禹王的赏赐,移居到了金芒山上的琅华宫里面。
自从琅华国师离开王宫后,邻水国内的王宫贵族贩夫走卒平明百姓们,只要遇到困难,都络绎不绝的纷纷前去金芒山仙宫里面拜见求助国师。只要大家运气好能够巧遇国师待在仙宫里,提出自己的需求付出一定的小小的代价后,琅华都能有求必应,一时间金芒山人流如织,琅华在民间和上层的美名广为流传。那个时期邻水国甚至到了"不晓孤岛是阿谁,知道金芒有琅华"的境地。
琅华可以让久婚不育的夫妻生下健壮的孩儿,可以让快要断气的死者起死回生健康活泼,可以让乞丐一夜暴富,可以让离家出走的负心汉回心转意重归家庭的怀抱,反正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但最让琅华名声大燥千古流芳的缘由,却是她促成了阿亚摄政王和华诞女王的婚事,和平不流血地促成了领水大陆的统一问题。
阿亚摄政王是来自邻水国西南方阿琼国的落难王子。阿琼国深处西南高原盆地,山高水远山路险峻,长期与外界闭塞,保留了比较浓厚的地域特色,与先进开明的邻水国相比完全是一派原始落后的风气。王室自称是天神后裔,为了保存血统的纯净,不主张和提倡身怀天神高贵血脉的王室公主外嫁。为了繁育后代,王室完全沿袭了原始社会的兄妹通婚的传统,因此每一位王室男丁要想夺得王权,都必须和自己的姊妹通婚才有资格参与竞争,和古老的埃及王朝的王室婚姻有些类似。
到了阿亚这一代,长期近亲结婚的的结果是,王室虽然生下来很多的后代,可惜只有一女两男硕果仅存。重女轻男的阿琼国王室中,十岁的阿亚王子在与自己十八的兄长阿赣王子争夺十四岁的姐姐阿科公主的夫君之位时,由于势力不足魅力不够,被哥哥获得先机捷足先登,获得了唯一的王室公主阿科的芳心,浓情蜜意的两人准备马上举行婚礼。自己知道回天乏术争夺王权无望后,势力单薄的阿亚王害怕被诛,提前准备好后在下属的保护下匆忙穿越重重天险和崇山峻岭,来到邻水国请求大禹国王的庇护。
大禹国王当然认为奇货可居,就封阿亚王子为太女华诞的侍从。不久后大禹发现这位蛮荒之地来的落难王子,简直是聪明异人。他之所以在王权中斗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太幼稚了,也就是说乳臭未干未通男女之事吸引不良女人的欢心。当时一位在王宫太学教书的先知直接给予高度评价:"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一飞冲天。"
大禹国王开始打算做长线投资,更加重视阿亚王子,封为骁骑校尉和羽林郎。等到华诞六岁阿亚十五岁时,大禹王因为荒淫不节制(呃,或者说忧国忧民夙心夜寐)透支了自己的身体,枯槁的大禹王临终前不舍地看着自己后宫里一群哭哭啼啼花容失色的只知争风吃醋玩弄阴谋小伎俩的女人们,再次担忧着自己强大的堂兄们,想到自己撒手人寰后留下的弱小年幼的女儿和日渐积贫积弱的国家,孤注一掷的大禹王把阿亚王子叫到床前,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封阿亚王子为邻水国摄政王,辅助华诞女王治国理政号令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