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效率高。
曹植、方成一早就过来把制作好的“节目”交我审查。
我招呼凤嫂过来,小组成员一起审查。
“各位家人,大家好。”没有画面,听声音是江河海的。我认为此时他露露面比较好。增强真实感。
“自我们从家里出来至今,已经过去六十八年零三个月零二十一天。目前我们人数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万亿……”
珍儿总在数字上跟我打哑谜,以后不听她的。想了解什么直接问江河海。
“你们现在或许明白我们当年为什么非要坚持‘出走’了吧。”
“发展至今,我们不可能再回去,地球太小,站不下我们多少人。我们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宇宙。”
“按说我们应该早早启航,飞往宇宙。之所以没走,原因就是我们发现了木星之灾。此灾将导致地球大难。此时走掉,不妥,所以我们留下一些人,一方面继续加强木星观测研究,一方面看能不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下面请哈勃博士向大家介绍一下木星情况。”
镜头中出现年轻帅气的哈勃博士。
“我现在是在木卫三我们的木星观测站向大家介绍情况。大家请看,我身后这个大球就是木星。”
我从没见过如此近距离的木星景象,太震憾了!
一个比地球大1316倍的气体星球,却以极高的速度旋转,不足10小时就自转一圈!
色彩斑斓的大气层在你面前飞旋而过,令人眩晕。
更有大小六十多颗卫星,有的顺着转,有的逆向飞行,呼呼地在你眼前划过……给人的感觉这里完全是一个失控的飞行世界。
“你们面前这颗飞速旋转的大球,其逃逸速度为60.2㎞/s,自转周期9小时50分30秒,公转周期11.86年,质量1.90×10²⁷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³,直径142987千米,表面温度-168℃……”
“自我们在太阳系建立起机器人世界之初,就决定在这里设立观测站。太阳系那么多行星,为什么我们偏偏对木星这么感兴趣呢?那是因为科学家团队在对整个太阳系进行详细勘察、考察中发现,太阳系中最大不稳定因素是木星。”
“当时我们已经发现木星的内核正在被侵蚀,大量计算表明,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比其他几颗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还要大——已经摧毁了其核心的一部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罪魁祸首恰好是把木星打造成一颗气态巨行星的氢和氦——随着行星的形成,其内核的引力对这些元素产生了吸引。可怕的是,其侵蚀和向内塌陷速度在不断加快。经我们演示测算,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足以摧毁或改变太阳系现状,造成星系严重混乱,比如卫星乱飞,行星相撞,等等。”
“木星向内塌陷完成后,随着内部压力剧增,热量急速升高,将会转而开始向外喷发过程,那时,你们看到的木星就好像太阳系里另一颗太阳!届时,太阳系内部秩序大乱不说,木星的68颗卫星中,至少会有一至三颗进入地球轨道,与地球相撞的概率达97.98%以上。”
“届时,地球难避其灾,其他行星也会受到巨大冲击,我们在太阳系内将无处立足。”
“经过我们连续跟踪观测,木星向内塌陷速度一直在加快,木星内部压力越来越大,核心温度已接近40万开尔文,随时都有爆发可能,变成另一颗太阳。”
“经过我们严密计算,这个时间为时不远,最多不超过五百年,也就是说,五百年内,随时可能突破临界,发生木星危机……”
哈勃讲解完毕。
“以上是基本情况。若需要进一步资料,随时提出,我们将及时提供。”
看完,我认为还缺乏一个动画演示。如果有这个,观感更直接。也更容易让大家明白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大家同意。
“另外,我认为江河海应该在节目中露面。”我说。“这样会大大增加真实性。不会让人以为这个节目是某人玩的恶作剧。江河海在地球时曾与许多要员接触,他们或留有当时影像资料。一对照,就知道系江河海本人无疑。”
我让方成立即将节目以及我们意见交碧琴审核后上传江河海。然后回来继续参加讨论。
方成离去,我们三人继续讨论分析,重点是下一步怎么办。
我突然感觉不妥。让曹植赶紧把方成叫回来。
还好,节目还没发出去。
“加上这样一条。限期一月,向所有家人公布实情。否则我们会将资料提供给世界各主要电视台。”
“什么意思?”方成问。
“有人怕引起恐慌,非常有可能把这件事压下来,捂起来,然后在哪里跟咱们周旋。一晃几年。到时珍儿那丫头耐心磨没了。撒手不管走人。”
“是啊,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曹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