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太乙惊解紫澜惑,如风大义学蚀灵
如风持简问遍了所有路上来往的修者,竟没有一个知道“魔临榭”是个什么地方的。
再回头问那些商铺店主,看简后也是直摇头。
开始,如风以为不给商人银子不告诉,就说,拿银子买消息。
后来,不管出多少,都还是摇头不知道。看来,他们就是真的不知道在哪了。
那纸简竟也真的奇怪,半个时辰后,竟在如风手中再次消失了。
如风只能牢记了那简上写的地名,在以后的日子里四处留意查看,后来,渐渐的就有些淡忘了。
此刻,转了一大圈了,如风终于没收获什么东西,来到了上山和去分峰之地的交叉之处,找个亭子坐下来,等香香几女。
尾火虎井木轩、女土蝠三兽或是挂在如风衣上,或是躲在怀里,或是跟在屁后,反正三个宠兽,一言不发。
只是在如风选择武器的时候,瞪眼竖珥着急,却也不敢发出一声,最后见如风一件没拿,赌气而出,才喜笑颜开,又见他撕了信简,露出三字,更是相互观望而视,吐气点头,不知心里想的什么。
“如风小友。”
空中一声鹤鸣,转眼变身落下个白衣白发老者,正是那鹤尊者。
“你好,尊者前辈又见面了,您不是在中天门等我吗?你这是?”如风忙起身拱手施礼。
“哦,太乙掌门已经收到飞简消息,知道你来了,所以令我即刻带你上山,要不然,这八千丈便是六十来里,你也要走上小半天。这上山可不比御器平飞,也是极消耗法力体力的。你的几个娘子,我已经着令人通知她们,直接去分峰之地了,你不用耽心。来吧,我负你上去。”
说完,变身成巨鹤,展翅将如风摄起,放在背上,振翼而飞。
如风耳中呼呼风响,望眼向下看去,只见翠竹松柏郁郁葱葱、蔓藤芝草艳丽鲜鲜,林中有云,云中有雾,雾绕藤树,树依浮云。
此山周围,无数小峰独立,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各成一体;或悬或浮,或明或暗,均离地百丈之空中,便如水中浮萍一样,随云雾而动;各峰之间,或两根或多根,均有桶粗青藤自然相连,蛛网交错,垂挂于天。
小峰中或有水瀑流下,或有飞鸟仙禽流离。真似画中之景,却又比画中美景强百倍。
如风看完,竟有些呆了,这哪里是俗域,这不就是仙境吗?
飞了八千丈,终于到了中天门。
鹤尊者没有停下,直接飞到那向阳最大最高楼阁,写着“紫澜殿”的殿外,落下鹤形放下如风。
如风见殿外有两个三丈高的紫铜大炉鼎分立两侧,紫澜殿高三十丈,分五层,全用紫晶玉石、汉白玉石混着黄玻璃木建成,四角飞檐,上铺七彩琉璃瓦,下挂雕花紫金铃。
最底台阶至大殿共有三十六个台阶,每阶石面高宽各一尺三分,面雕浮云。
如风随着鹤尊者一步步走上去后,只见大殿外两侧分立白衣鹤童子,身穿青衣短袿短裤,头扎双髻、手拿扶尘,见他们过来,拱手施礼。
进到殿里,只见殿内并无太多摆设,仍香炉两侧,炉中青烟渺渺,地下放着蒲团、禅垫。
正中长一丈二的罗汉卧床上,坐着一位眉须尺长鹤发童颜老者,正左手执着扶尘搭右边闭目养神,看着年纪应该有百余岁之数,周身略泛浅赤之光,显然是灵压自然外泄所至,令殿内显得格外庄重神秘。
青衣白发鹤修者紧走几下上前恭身施礼,向掌门汇报说:“掌门师傅,弟子将如风小友带来了。”
如风见后,赶紧上前几步跪下,低头不语。
这聚魂期太乙掌门,其实共有二千一百六十岁寿元,至今已活了六百六十九年。
见鹤尊者发话,睁开双眼微笑面对两人说道:“白鹤弟子,多谢你背负如风上山,你下去休息去吧。如风小友,你坐到蒲团之上,不要太拘束了。”
鹤尊者答应一声退了下去,如风磕了个头,也听话坐在下面正中一个蒲垫上,直身而视。
“如风小友,这一年来,你可历练了不少呀。一路之上,刀光血影,真辛苦你了。”
“多谢太乙祖师照护,要不然,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得这里。”如风低头诚心答道。
“恩,有人以为我袒护于你,是为了自己私心私利,其实他们不知道,我的事微不足道,解救紫澜界才是真正大事。小友,你随我来后殿说话。”
说完,太乙掌门移下床来,左手轻扶托起如风,缓缓向后而行。
如风就觉得一股无穷之力,将其拉起,竟然没有一点反抗之法,心中惊异站立身躯跟在后面。
到后殿一个小屋中,太乙自己坐在主位后,叫如风坐在侧面椅上,右指一弹下了结界,竟是淡红光色的“赤厄皮阵”,将两人罩在屋中随后消失。
随后右手张开外扬,掌中射出光芒,竟在地中间幻化出紫澜之颠的全息图象,那颠顶白雪、紫晶火山口,青烟仍在冒着,就象将整个高山搬来一样。
如风张嘴结舌,手指幻山望着太乙,不知道想什么。
太乙微微一笑,说道:“如风小友,我用‘大挪移’将紫澜界万倍缩小后,幻化到这里,就是要告诉你一件大事,这事非得你去办不可。
你先不要说话,听我来讲。这紫澜之颠在远古代之时就已经存在,此灵山最适合修者采纳日月光华、灵气原力极其丰富,除了“萝仙国”的“萝仙泉”能与之分个上下外,其他三国域,就是加在一起,不比不上这里。
可是,近百年来,山上紫晶池中突然温度升高,特别在十五年前,竟然如井喷一般灵气巨泄,造成紫澜之域异象群起。便是那落云、玄天之域也有相同类似事件发生。
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落云掌门、玄天太祖掌门明示,最后各位前辈苦心研究,竟发现这紫澜晶池中,不知何时,已破露了一个小孔。
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小孔是必须要修补上的,若是不补,此孔越来越大,灵力如果象潮水般全部涌出,我玄界之人,就不是幸事,而是悲事了。”太乙叹了一口气,接着说。
“几位前辈也曾多次想办法去修补,但凡是仙家修者,身负法力的,不等到紫晶池正中,就已经被灵力冲得头晕脑涨,不能进身。
后来,经过用千百次弟子试验,才明白这紫晶池中,的确是内外有别。此池必须是没有法力之人才能进去,里面却又不限制法力使用。可是,没有法力之人进入,如何能修复那仙家洞府?
所以,前辈们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让能隐藏法力之人进入,再授以前辈们苦心研究百年的‘蚀灵’之术,用法术将漏洞周边蚀化,就可自行粘补缺口,堵住灵力外泄。
如风小友,我说这些你可明白我为什么要寻找你了吗?你也是这百年来,唯一能隐藏法力的修者。真乃天意呀。”太乙说完,收了那幻象,微笑面对如风。
如风这才明白,怪不得太乙想办法宁可得罪各派、众门主也要袒护自己,原来自己在万兽峰苦思研究而成“隐灵术”,竟然有这样大的作用。
虽然太乙没有细问为何如风会隐藏法力,也不知道那紫晶池中是凶是险,但看这老者慈眉善目,满怀期待望着自己,如风只好咬牙答应。
“太乙祖师,如风本来是个穷小子,能偶然修习聚元诀,再凝丹而进入真修者之中,实在是不知道是祖宗们几辈子给我修来福气运气,现在还能蒙祖师、前辈们高看一眼,授予大任,就算是前面是刀山火海,如风也一定全力去办,完成任务。”如风慷慨而答。
“好,我太乙真没有看错你。你现在原阶太低,必须要等到合鼎之阶才能习练‘蚀灵’之术,另外,还要得到‘五行珠’,才能不惧紫晶池中高温。
这些年来,我与各家掌门,以及前辈花下重金,用尽手段收藏的百粒‘五行珠’,都已经全部浪费了,唉,这世上已经再没有那珠子了。
不过也值,没有那百次试验,也不能知道修补之法。
这‘五行珠’还有个办法得到,就是在介鹰州‘玄域秘境’中昴日鸡每两年下一个蛋,这个蛋就是‘五行珠’。而进入那秘境,必须要做了此州府台,有了官印才能打开秘境通道。”
“祖师,既然是这样,那就让府台用了印,打开秘境去取不就行了吗?”
“唉,小友哪里知道,那秘境之中,长有一颗飞升树,每两年飞升树上才结百颗‘飞升果’,乃修者飞升冲关用的极品圣物。
所以,各仙山各国各门各派,绞尽脑汁想要那府印,开境摘果。而这介鹰州府台印,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必须要通过每五年一次的‘斗技演’,胜者才能得印,就是我紫澜掌门,也不能干涉的,所以才难。我还有一个私念,今天也说给你听了吧。”
太乙捋须想了想,终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的夫人昙花太丙,飞升冲关之时出了意外,三魂七魄竟少了一魄,我必须要用一颗‘飞升果’替她重塑一魄,才能续了原力,进阶聚魂。唉,说起来真的无法启齿。
我想小友你帮我一忙,你去争那介鹰州府台之位,得了官印进了秘境。
除了取回‘五行珠’外,那百粒‘飞升果’你必然会分得十粒,其他各国各门各帮各派,会均分那九十粒。我想你送我一颗,我定会有重礼相送。”
“太乙祖师,我如果真做了介鹰府台,别说一粒,就是十粒我也送你。”
“呵呵,小友莫急,真要得了,你能分我一粒已经是天大的好处了。现在,我就将‘蚀灵’术册传你,此术乃玄天老祖与落云掌门,集玄天神识合创,如何使用,连老祖、掌门与我都不知道,你自己慢慢研究吧。”
说完,摄空移来一册送到如风面前。
如风将册取下,开册视卷神识一扫,此术已印在如风脑中,术册也凭空消失。
“小友,该说的话我全说了,你先安顿下来,去分地看看,过几日再告诉你如何去做,我送你下山吧。”
说完,太乙起身撤了赤厄皮阵,见如风拱手施礼后,右掌再放光芒,将如风送到南天门路叉之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