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子风刻板的笑了一声说道:“怪不得别人总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看来我也逃不过这个法则。不过王兄确实说得有道理,也许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就是所有事情的导火索。”
朱裕阖笑着说道:“因为我们都是人,所以肯定不能逃脱那些自然法则。”
说完,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还是继续我们没有说完的话题。”
凌子风说道:“洗耳恭听。”
这时,朱裕阖突然眉头紧锁的说道:“本来皇位的继承人,也已经按照老祖宗的规矩给定下来了。当然了,这个人就是已经死去的聚贤王朱锦戌。可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向皇上上奏了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就因为出现了这件事件,皇上才突然改变了立聚贤王为太子的主意,还修改了当时立聚贤王为皇位继承人的遗诏。而且,皇上更是召集了当时的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下了一道密旨。这道密诏就和我父亲当年告诉王弟的一样,只要谁可以查出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谁就是大明国的皇位继承人。”
朱裕阖刚才说的这一切,还是和当年玄王告诉他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当年玄王告诉他,那道密诏只是给他父辈兄弟四人而发的,现在换成了文武百官而已。不过朱裕阖所说的,确实要比朱锦承说的要有可信度。毕竟这种篡改遗诏以及违背老祖宗规矩的事情,还是得找个理由的,要不然就显得有些大逆不道了。可是当年自己却没有发现这一点,就那么轻易相信了朱锦承。
凌子风继续说道:“王兄所说的还是和你父亲玄王所说的相差不大。”
这时,朱裕阖的笑声中带了一份诡异和神秘。他说道:“可是王弟知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的想法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吗?”
朱裕阖从一开始说到现在,这句话才真正让凌子风陷进了一片沉思,也真正让凌子风提起了兴趣。因为这是朱裕阖说道现在为止,唯一跟玄王告诉他的相距甚远的一句。凌子风心中暗自想到,皇上想要立谁做太子,应该跟楼万钦密谋造不造反扯不上任何关系。然后他又想起玄王曾经说过,皇上是因为宠爱自己的父皇,想立自己的父皇为太子,而突然改变自己的想法的。如果按照玄王的说法确实可行,要不然皇上肯定不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修改遗诏的。
想到这里,凌子风皱着眉头说道:“难道是因为当年的皇上想要立我的父亲靖康王为太子,而突然改变想法的吗?”
朱裕阖笑着说道:“不错,皇上确实是因为疼爱他们当中的某一皇子,而故意改变了自己立聚贤王为太子的决定。不过,皇上最疼爱的那位皇子,绝不是王弟的父亲靖康王。”
凌子风这一次终于被朱裕阖说出的这句话给愣住了,因为完全和玄王告诉他的不一样了。虽然他早就已经料到会有这样事情发生,但是他还是吃了一惊。如果皇上最疼爱的那位皇子,不是他的父亲,那究竟是谁呢?这种毫无头绪的问题,凌子风肯定是无从知晓的
凌子风迫不及待的问道:“如果皇上最疼爱不是我父皇,那皇上当年最疼爱那位皇子究竟是谁呢?”
朱裕阖苦笑了一声,说道:“也许王弟永远都不会想到,皇上当年最疼爱的皇子居然就是在白马城,被我用‘乾坤斗转挪移吸功大法’打死的长乐王朱锦炆。”
听朱裕阖这么一说,凌子风确实大吃了一惊。他带着疑惑问道:“什么?皇上最疼爱的竟然是长乐王朱锦炆?”
凌子风的意外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个自大狂妄,桀骜不驯的长乐王会是皇上最疼爱的人?而且他相信自己的爷爷是不可能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一个像长乐王那样的人的,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长乐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的呢?
没等凌子风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朱裕阖接着说道:“那王弟知不知道,那个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六扇门’,究竟是什么人创办的?他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朱裕阖现在所说的话题,已经完全让凌子风进入一个匪夷所思的状态,早已经脱离了当年玄王和他说的真相。
此时的凌子风已经是一脸的茫然,他带着疑惑和不解问道:“这个‘六扇门’和皇上最疼爱的皇子有什么关系呢?王兄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六扇门’?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
说完,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的玄王曾经说过当年‘六扇门’的人也参与了调查楼万千密谋造反一案。而且他父亲当年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完全是因为‘六扇门’的柳云龙。要是这么推断的话,这个‘六扇门’应该确实很他们之间有什么牵连,但是究竟会是怎样的牵连呢?
这时朱裕阖的声音也已经变得低沉了下来,脸上的神情也开始变得深沉了起来,说道:“可能王弟和叶飞凡,以及刑天傲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个‘六扇门’原本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部门。可是它却是皇上为了培养下一届传人,能够做一个明辨是非的好皇帝,而特别私立的一个部门。后来这个‘六扇门’,就自然而然的被皇上赏赐给了,当时深受皇上疼爱的长乐王朱锦炆。”
凌子风的眉头虽然紧锁,脸上却是露出惊讶的神情,他没想到这个‘六扇门’竟然是这么来的。他有些诧异的说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朱裕阖继续说道:“长乐王在接手这个‘六扇门’的时候,后来跟了我父亲做了玄王府贴身护卫的杨莫琛,就是当时的‘六扇门’总捕头。不过谁都不知道,‘六扇门’真正的幕后主管是长乐王。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六扇门’在长乐王和杨莫琛的领导下,居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变成了闻名天下的‘办事效率最高,破案速度最快’的一个部门。就连当时的皇上,都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听朱裕阖说完这些,凌子风似乎已经明白了皇上为什么要改遗诏了。本来皇上从小就开始培养长乐王了,只是因为碍于老祖宗的规矩而不敢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这回正好碰上楼万钦密谋造反的案子,给了他一个可以立长乐王为太子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想到这里,凌子风说道:“原来,这就是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他的想法的真正原因。皇上下这样的一道密诏,完全是为了袒护长乐王,让他可以稳坐皇位继承人的宝座。因为,他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让一个无人知晓的‘六扇门’,变成了一个在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部门。那么,凭他对案件的分析能力以及洞察力,想要查出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朱裕阖笑了一声说道:“王弟说的一点都没错,这确实就是皇上突然改变想法的真正原因。”
凌子风接着说道:“如果按照这个推断来说的话,那么登上皇位的应该是长乐王,而不是我父亲靖康王了,可是为什么最后登上皇位的却是我的父亲靖康王呢?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记得你父亲玄王跟我说过,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是聚贤王一手策划的。而这个案子最后也是被皇上分配给我父亲的柳云龙所查获,所以最后登上皇位的是我父亲。我不知道玄王所说的和王兄知道的真相究竟相差多少?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朱裕阖冷笑了一声说道:“最后查出楼万钦密谋造反一案的确实就是柳云龙,最后登上皇位的也确实就是你的父亲靖康王,不过整件事情的真相却不是我父亲告诉王弟的那样。”
这次凌子风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他知道肯定不会和玄王告诉他的一样。他十分镇定的说道:“如果真像你父亲说得那样,我现在也不可能来问王兄。那么我的父亲也不可能死,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也不可能是你父亲玄王。”
朱裕阖并没有接着刚开始的话题继续深入下去,他听凌子风说到这些的时候,突然改变了话题说道:“那王弟现在还想着报仇吗?”
凌子风却笑了一声说道:“报仇?难道王兄觉得我这次回来的目的,就只有想知道真相这么简单吗?难道王兄觉得我这次回来的目的,就只是想找叶飞凡叙旧而已吗?难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只是为了引王兄一个人吗?”
朱裕阖已经听出了凌子风的意思,也笑了一声说道:“如果是我,回来的目的肯定不会只是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么简单,也不可能只是为了和叶飞凡叙旧,更不可能只是为了引诱我一个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宁可选择什么都不知道,让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
凌子风继续说道:“所以,既然回来了,肯定就不只是那么简单。不过,我现在确实是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已。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想要做什么我还没想好。所以还请王兄告诉我刚才的那个疑问,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话题等下有机会,再慢慢和王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