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乞丐现在都去哪儿了?”宋星辰转过头来,看着夜亦痕问道。
夜亦痕难得地露出了一个笑脸,“很快你就知道了。”
马车很快又拐进了另一条街道,这一条街道更为宽敞,两边都是一些高大的木制建筑,应该是酒楼客栈之类的,不过此刻也是门庭冷落,这里便是温城的主街道。
“大家不要挤,人人都有份。”
“排队,排队,排好队。”
“都有,都有,今天保证让大家都吃饱。”
前方渐渐传来嘈杂的声音,宋星辰伸头去看,只见不远处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像是在领什么东西。
她疑惑地看向夜亦痕,夜亦痕点了点头,说道:“是温城中的商贾们集资开设的粥棚,城中食不果腹的百姓全都到这里排队了,所以街上才会这么冷清。”
宋星辰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枉她废的一番口舌,到底还是有些成效的。
“星辰,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夜亦痕由衷地说道:“朕代温城的百姓谢谢你。”
“不用谢我。”宋星辰微笑道:“说到底出钱的还是那些商人,皇上别忘了我给他们的承诺便好。”
“朕自然会信守承诺。”夜亦痕道:“昨日嘉奖他们的圣旨便已经送到了他们的府上。还有,他们所出的钱粮数目,温连城也都一一记录在案,以后会用免税的方式偿还给他们,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动作这么迅速。”
夜亦痕的表情中依然有着对这些商人的不屑,“说起来,朕不过是向他们暂借而已。”
“在危急之中愿意相借便是雪中送炭。”宋星辰语带不满地说道:“这世上又有几人是大公无私的,皇上,对人不要太过严苛。”
夜亦痕看着宋星辰,说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朕发现你突然间变的喜欢和朕作对了,就是说话,也是朕说一句你顶一句。”
“有吗?”宋星辰勾起嘴角,瞥了夜亦痕一眼,然后转过头继续看向窗外。
“皇上。”一旁的拓跋云熙开口问道:“城里那么多人,光是这一个粥棚也不够吧?”
“当然不止这一个粥棚,光是这一条街上便设了八个粥棚,粥棚中不但供应米粥,还有馒头。”夜亦痕道:“温城之中的饥荒算是暂时解决了。”
“其他的几个城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解决饥荒。”宋星辰说道。
夜亦痕颔首,“李志荣已经提前出发去了下一个城,昨日他传来消息说一切顺利,那些商人们都很配合,只要明年粮食收获,这一关便过去了。”
马车在粥棚的旁边停了下来,宋星辰等人下了车,看着排队的人群还有那些领到了粮食立刻蹲在街旁吃喝的饥民们,几人脸上都露出了暖心的笑容。
“主上。”无情不知什么时候进了粥棚领了一碗粥还有一个馒头递给了夜亦痕,夜亦痕看着白胖的馒头还有那粥碗里面浓稠的白粥,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几天终于是吃上了饱饭了。”
“是啊,我这瘪了两个多月的肚子终于有点货了。”
墙边,三五个吃饱了的饥民正凑在一起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天。
“这一场洪灾真是百年才会遇上一次。”一位看上去五六十岁的老汉说道:“田里快要成熟的粮食就这么被连天的大雨给毁了,一个月之后家里便没有了下锅的米,老朽和家人一路从北边逃难过来,以为这次老命就要交待了,没想到在温城里竟然找到了活路。”
“平日里看那些商贾,一个个唯利是图的,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竟然愿意慷慨解囊,咱们真应该感谢他们。”
老爹的话引起了周围好几个人的共鸣,大家一阵的唏嘘。
一个看起来稍微体面一些的中年人说道:“老爹,你不知道,咱们温城的李员外还有王掌柜平日里那是出了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
“那不会吧,我听说这粥棚就是李员外和王掌柜带头集资开设的。”
“那是因为京都派来的钦差大人。”另一位年轻人道:“我有一个亲戚在城主府当差,他说钦差大人一到了温城便将城中有头面的商贾全都召到了城主府中,然后在城主府的议事厅中是舌战群商,最后迫于钦差大人的压力,那些商贾们才不得不答应拿出钱粮来救济我们的。”
“这事儿我也听说了。”另一位年轻人也凑了过来,说道:“要不之前李胖子和王公鸡发的都是不能吃的粮食,后来突然便开设了现在的粥棚了,这一前一后天差地别。这都是那位钦差大人的功劳,咱们要谢也应该谢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叫什么?改日,我们一起送一面锦旗去城主府,向他当面叩头感谢。”老汉道。
“我知道。”那位年轻人说道:“我亲戚说钦差大人叫李志荣,是个年轻凤流的少年郎。”
宋星辰听着这些百姓的感激之言,心中不由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比从前做特工完成任务还要自豪。
“叔叔,可以把馒头给我吗,排队的人太多了,我弟弟饿的一直哭。”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跑到了无情的面前,她看着无情手中的馒头,怯怯地说道。
“可以。”无情将手中的馒头和稀饭递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长得又瘦又小,小小的手干巴巴的没有一丁点的肉,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疼。
大碗在她的小手中直打晃,稀饭从碗中洒了出来,洒到了小女孩的手上,烫红了一大片,她抿着唇忍着痛也不愿撒手。
无情见状,不得不将碗从她手中又端了回来。
“小妹妹,你家大人呢?”拓跋云熙问道。
小女孩听了拓跋云熙的问话,大眼睛之中很快便溢满了泪水,她哽咽着说道:“我爹娘得了重病,一个月前都死了,家里还剩下我和弟弟还有奶奶三个人,弟弟和奶奶在家里等着我拿吃的回家。”
众人一听,心中都不由得发酸。
“小妹妹,别哭哈。”拓跋云熙蹲下身来,掏出随身的手帕给小女孩擦眼泪,“告诉姐姐,你家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