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奢华最名贵的中餐菜品,当属佛跳墙无疑。
佛跳墙是闽菜最著名的菜品,虽然闽菜不在四大菜系之列,这道菜确实可以说在中餐中一枝独秀。
据传佛跳墙起源王清朝道光年间,由老字号聚春园菜馆的创始人郑春发研制,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之间曾经在世界各地都掀起过一股热潮,很多华侨在国外开餐馆,也以这道菜吸引顾客。
关于这道菜还流传着不少传说,据言佛跳墙最初的名字是福寿全,一种说法是光绪二十五年的时候,福州有为官员为了过好、巴结当时的布政使,令家人亲自下厨做出了最初的版本,起名福寿全,合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
而后,御厨郑春发将其进行了改进,创立聚春园后这道道轰动全城,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尝了这道菜之后有感而发一句诗,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在福州话里,福寿全和佛跳墙的发音本身有些相近,再起这首诗的含义,于是就有了佛跳墙这么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说法是以前有和尚每天提着陶钵瓦罐四处讨饭,把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烧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和尚闻了,禁不住香味跳墙而出,太快朵颐,于是就有了佛跳墙,这到跟叫花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种种说法不一,林峰是觉得第一种更靠谱一些,现在福州也还有聚春园,只不过已经从原本的聚春园菜馆变成了今天的大酒店,而佛跳墙依旧是他们的招牌菜,并且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佛跳墙已经有很多版本,不止局限于闽菜,就连在聚春园也有好多种,而最正宗的一种售价为5888元,而且需要提前预定。
佛跳墙之所以贵,而目还需要提前好几天预定,主要就是因为这道菜用料考究工艺繁杂,光是原料就多达几十种,而且大部分都是海参、鲍鱼、鱼翅、干贝等这样的名贵食材。
只是鲍鱼价格就已经价格不菲,而在佛跳墙里这才只是其中的一种原料,材料已经如此,再加上烹调过程也很耗时,就算是林峰上场至少也得半天的工夫才能完成,需要提前预定也就可以理解了。
“佛跳墙好,这道菜我在电影里没少看到,不过还真没有吃过。”林峰的提议得到了楚云梦的赞同,她这么一说林峰反而有些意外,道:“不科学啊,佛跳墙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太贵,但对你来讲这算什么啊,你居然没吃过?”
楚云梦就道:“这跟钱没有关系,纯粹是我就没想起来要去吃,根本就没有一个去尝尝看得理由。在认识你之前我可不是吃货,现在嘛,我还真想试试了,当然得是你亲自做的。”
“行,反正我都已经上贼船了。”林峰点点头,他的私厨空间里虽然还没有这么多食材,不过有了系统支持,系统商店能够提供完整的食谱材料,做起来倒不是问题。
“既然佛跳墙是聚春园发源的,那我第一集就去探访聚春园,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拍一个片头,你去准备一下,把那套拉风的厨师服换上,拍完我们就出发。”
林峰就道:“片头我是可以理解,毕竟开始是得做个概括介绍,不过我们要去聚春园,而这道菜又是由我来做,怎么有种去踢馆的意思,会不会被打啊?”
“有我楚云梦在就算真是去踢馆又如何?”
楚云梦哼一声,道:“让你准备你就去准备,废话少说,我去招呼希伯来他们一声,这些家伙时刻待命着呢,马上就可以开始。”拍
纪录片和拍电影电视剧一样,也需要提前去备案,而备案据悉是有拍摄影视资格证的公司才可以,这对楚云梦来讲当然不是事。
她挂着出品人的头衔,亲自将这个纪录片命名为“中国美食之旅”,虽然团队里没有编剧,不过她还是找了个文案,毕竟这方面无论是林峰还是她自己都不行,而纪录片一般都少不了解说,解说词就需要专门的文案来写才行了。
林峰的任务,除了做菜之外还要负责对每一道美食来龙去脉的介绍,在根据其写成文化进行相关解说,片头的一开始除了概括节目的宗旨,也还讲诉了佛跳墙一些相关的信息。
楚云梦说自己是配角,但其实她只能是主持人,两人之间的互动也几乎跟所有纪录片一样,是采用问答的形势,而所有的问题也都是她和团队一起整理出来的。
别看平时她表现得就像是玩票一样,真正开始做事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专业,一看就知道下过不少工夫,并不是只是想以此吃林峰的美食,更不是闲着无聊拍着玩而已。
最开始,楚云梦还详细的介绍了林峰的身份,那态度就像是这纪录片就是为了他而拍的,最后才说道:“刚才林峰已经说了,佛跳墙起源于福州的聚春园,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前往聚春园去探寻这倒传说中的奢华菜品,佛跳墙。”
介绍到这里后暂时关机,接下来拍摄一幕飞机起飞的场景就可以直飞聚春园再次开始拍摄。
在开始拍摄之前,无论是林峰还是楚云梦都没有任何的计划,在第一集介绍佛跳墙也只能说是灵光一闪临时起意。
从决定到开始拍摄没花多长时间,而楚云梦已经联系好了聚春园,随时都可以去拍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搞定这样的事情,没点手腕也真的不行,就算是对聚春园有益也一样,有再多好处人家也得准备一下吧?
楚云梦一个电话,这些问题都不存在,看来完全没有拍摄让划根本就不是因为无所谓,而是真的不需要,所有事情临时决定后都能一切安排妥当的话,还要计划准备干嘛?
说走就走,乘着楚云梦不知道从哪里调来的专机林峰他们正式踏上了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