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集云阁内的众人都已经安寝,沈念兮被北洛尘扰的心烦意乱,无法安睡。
而另一边客房内的陌颜也无心睡眠,趁着夜色,隐出了集云阁,偷偷的进入了丞相府。
左相沈德听完他的禀报后,原本困倦的神情一下子凝重了起来:“你是说王海超失踪了,而太子的人也在找他?”
“是。”陌颜单膝跪地,垂首道。
沈德冷喝:“不是叫你日夜监视,怎么还会被人抓到机会!”
“属下知错。”陌颜也不辩解,直接认了罪。
虽说是京兆尹逼他去见念兮,才导致他暂时离开了王海超,但此事的确是他疏忽大意了。
沈德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越发的阴沉,思虑一番后,对一旁的管家吩咐道:“备马,本相要立刻去见皇后娘娘。”
说完,他扫了陌颜一眼,面无表情的道:“你自己去暗室领罚,若再有下次,本相决不轻饶!”
“是。”陌颜应道。
沈德迈着急切地脚步走出了丞相府,连夜从宫外的密道里进入了承乾宫偏远小殿的地下室中。
地下室中的宫女正昏昏欲睡的在椅子上打着瞌睡,听到脚步声,猛然惊醒,看沈德来了,诧异道:“沈大人,您怎么此时来了?”
“事出紧急,快去禀报皇后娘娘,就说我有要事禀报。”沈德说。
那宫女点了点头,小跑着离开了地下室,不一会,便将皇后迎了过来。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沈德对皇后行了个揖礼。
皇后带着两个宫女仪态万方的走进了地下室。
一身大红色绣金凤凰宫装,错彩镂金,雍容华贵,就算是夜半时分,她头上的凤髻也丝毫未乱,发鬓两旁斜插着一排浅金色的流苏簪,在她的走动间摇曳生姿,完全看不出已经年过四十。
缓缓地在地下室内的红木椅上坐下,她淡淡地望了一眼弯着身子的沈德,不疾不徐地说:“沈大人这是出什么事了,不惜半夜入宫求见本宫?”
沈德神情凝重的禀道:“皇后娘娘,今日安插在京兆尹中的王海超失踪了,微臣听人禀告说太子的人也在找他,似乎早已监视了他许久。”
皇后目光微沉,若有所思的说:“看来太子是盯上本宫的哥哥了。”
沈德忧心道:“太子此举就是想对司马尚书出手,若司马尚书卖官之事被太子抓住了把柄,那我们又将失去一个得力助手,本来刑部就已经落入了太子的手中,如果司马尚书再没了,那我们可就真的没有与太子抗衡的势力了。”
皇后自然明白沈德的意思,但久居波谲云诡的深宫,怎会被这点事慌了手脚,沉声道:“稍安勿躁,既然太子也在找他,就说明他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王海超是哥哥为了卖官安插在京兆尹的棋子,既是如此,只要比太子提前找出王海超,并且把所有经手的人都处理掉,太子就无计可施。”
“微臣就担心太子没那么容易对付,上次安王一事,他便寻着借口把我们安插在刑部的人全部处理掉了,看样子是想架空您的势力。”左相忧虑道。
皇后眼中划过一抹阴狠:“德妃留下的这个贱种真是碍事,不仅抢了初白的太子之位,还屡屡和本宫作对,当年就应该让他和他娘一起去死。”
沈德看皇后面上不悦,请罪道:“此事都是微臣的错,是微臣没有看好自己的人,才让您如此烦忧。”
居然被自己的侄女背叛,就算她已经死了十年,沈德仍心气难平。
“纠结这些过往的事情已经毫无意义。”皇后吩咐道:“你立刻派人搜寻王海超,并且密切监视太子,若太子离宫寻找王海超,便连他一起解决掉。”
“微臣遵旨。”沈德恭敬地道。
……
第二日午时,集云阁。
因和北洛尘的三日之约,沈念兮无可奈何的调查起了王海超失踪一事。
虽她心知此事一定和陌颜有关,但她也明白,陌颜绝不会告诉她真相,于是便遣了六月连夜调查。
六月在忙碌了大半天后,抱着一叠书卷走进了书房内,把书卷放在书案上,锤了锤酸软的肩膀,腰酸背痛的说:“阁主,您可真是难为奴家了,为了替您寻这些资料,奴家可是连午饭都还没吃呢。”
“辛苦你了,等此事结束,我便放你几天假,让你出去好好游玩一下。”沈念兮安抚道。
六月面上一喜:“奴家就知道阁主不会亏待奴家,先谢过阁主了。”
“嗯。”沈念兮应了一声,翻开六月递上的卷宗看了起来,不过一会,就面露疑色:“这个王海超,本是吴州的一个小小县令,竟在三年之内晋升到了京城的四品少尹,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这不寻常的还在后面呢。”六月翻出一张书卷递给了沈念兮,解释道:“京城中啊,但凡和王海超相熟的书生们,或早或晚的都中了进士,有的入朝为官,有的入了军营,人人都说他是福星。”
“福星?”沈念兮似乎想到了什么,冷笑道:“怕是有人故意为之吧。”
看来是有人想借着王海超的手招兵买马,安插自己的人在朝堂中。
听太子说他与皇后有关,难道此事是皇后主使?
一朝国母,竟暗自培养自己的势力,这可是皇室大忌!
若被皇后知道她暗中调查此事,那她便得罪了大成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太子啊太子,你可真是让我进退两难。
“阁主,您想什么呢?”六月看沈念兮出了神,询问道。
沈念兮微微摇头,问道:“今日可有去调查过王家的人,他们对王海超的失踪怎么说。”
六月将另一张书卷递给了沈念兮:“说来也奇怪,王海超失踪了,王家并没有报官,似乎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