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三儿。”陈母远远看见陈书勤,把锄具递给陈父跑向菜地。陈书勤排行老三,家里人都喊他‘三儿’,‘陈书勤’这名字是老村长给取的,老村长说,这娃长得斯文,长大后一定是拿笔杆的,于是给他取了这名字。
“妈,您慢点,别跑那么快,小心摔着。”陈书勤放下菜篮子上前扶住母亲。
“不会,不会,妈手脚好着呢。”陈母环顾四周,“小语和安心没回来吗?”
“小语出差了,安心前两天有点感冒,怕坐车累着了就没敢带她回来。”
“小妮子长得很高了吧。”陈母的脸上难掩失望吧表情,却又假装很开心,“走,咱回家去,想吃啥,妈给你做。”陈书勤的母亲一边拎着菜篮一边拉着陈书勤的手,回头冲菜地里的菜花婶大声喊道:“他大婶,晚上来坐。”
“好,三儿回来,看把你高兴的。”
“高兴,特高兴。”
“三儿,你咋回来了,让妈看看,好像又瘦了,是不是工作累?”
“妈,我不累,我身体好着呢。”
听说陈书勤回来,哥哥姐姐都拖家带口的回来吃饭,老屋的客厅本来就不大,人一多加上几个孩子跑来跑去十分热闹。陈书勤喜欢这样的热闹,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饭,比什么都幸福。
大哥陈有财右喝了一大口白酒,放下大碗,用手背擦了擦嘴角:“三儿,我和你嫂想进城里打工,你能帮忙找找工作吗?”
“是啊,是啊,这一年到头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年也就那么一万来块,听黑子他爸说,黑子每个月都给他寄钱呢。”嫂子刘凤嘴里塞了块肌肉,讲话有些口齿不清。
“你们走了俩孩子咋办?”
“妈,不是有您和我爸吗?实在不行,可以交给孩子她姥姥啊。”
“阿财,爸妈年纪都大了,又要种地又要照顾孩子身体怎么吃得消呢。”
“要我照顾俩孙子没问题,可你们俩那样进城里能做什么,别给三添乱了。”
“妈,您又偏心了不是?我是进城打工又不是去他安家白吃白住,怎么就填添麻烦了?”
“我就是偏心眼怎么啦?当年是谁说三儿没志气给安家当上门女婿的?三儿就是一语文老师,还是人亲家给找关系安排的,你难道还想让你弟弟去求人家不成,你想让三儿以后在安家更抬不起头做人吗?”
“妈,没事。哥,我回城里帮你打听打听。”
“好咧,谢谢三儿,哥先敬你一杯。”
陈家村是一个人口不到2000的小山村,村民们都以种地为生,没有工厂排出的阵阵浓烟,也没有难闻的汽车尾气,这里的天空特别蓝,草地特别绿,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在陈书勤眼里,这里俨然就是人间的天堂,陈书勤曾经无数次想过,退休之后就回老家买块地,种点粮食和青菜,养上几只鸡,从此归隐森林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单而平淡的生活。
陈书勤喜欢这里,每次回来,他都会绕着村子走一圈。吃完晚饭,陈书勤照例去山顶吹风。这些年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很多,有好几户人家都盖了楼房,从山顶上望去,点点星光映照出了村民们幸福的生活。
陈书勤回到家里,哥哥姐姐都早已回家,留下桌上那些残羹剩菜让母亲一个人收拾。过完年母亲已经六十岁了,城里六十岁的老太太都早已在家享清福了,可是母亲还整天在地里拿着锄头刨地。看着母亲两鬓的斑白,陈书勤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儿,回来啦。”
“回来了,妈,我帮你吧。”
“不用,不用,我来就好了,你去外面坐着,你的衣服贵要是沾上这油渍可是洗不掉了。”
“没事的。对了,妈,我给你和我爸买了衣服,一会拿给您试穿看看合不合身?”
“你这孩子别总乱花钱,妈的衣服很多,穿不完呢。”
“您那衣服都多少年了,洗得都发白了,我爸呢?”
“说是有些累,睡下了。”
“妈,你和爸的年纪都大了,地里的庄稼就少种点吧,看把你们累的,我看了都心疼。”
“没事,我和你爸还强壮得很了,等过几年,过几年我们就退休享清福。三~儿,你老实告诉妈,安家对你好吗?有没有给你气受。”
“没有,没有,您就放心吧,安家的人都对我很好。”
“没有就好,都怪爸妈没本事,让你去安家当了上门女婿,想起这事,我和你爸就难过。”
“妈,你别这么想,我在城里很好,真的很好,等我有了钱,买套房子再把你和我爸接到城里享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