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穆王八年,时年盛夏,阳光明媚,万物生机。
地点:赵王宫禁,昭和宫闱,偏殿内苑,荷花池前。
人物:一左一右被侍从追随着的赵穆王嫡长子,是那个笑意难辨的赵世子殷禾赫。
时间:每个姑娘心里面最眷恋的——初遇和初恋。
他就远远站在荷花池的那一边,拿着一本看不清名字的书正在朗朗的诵读着,时不时的走了两步,完全看不出那张稚气未脱的俊逸笑脸之下,到底掩埋着什么样的心肠。
当然,这样的相遇显然要比我同念暮归的相遇更加的和谐和睦,显然是在一片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下进行的。没有任何的打打杀杀、阴谋诡计,更不曾有什么过多的往昔爱恨。
我看到那个镜子里面小小的他,就远远的站在那里,身影显得有些若即若离,来回独步看不清神色的样子很像是在认真的思索着什么。
小姑娘小心翼翼的拉住了母亲的手,指着他问:“看哪,河对岸那个据鞍读书的小仙童是个什么人?”
母亲闻声,止不住的回眸,对着小姑娘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神色严肃道:“不要乱说话!那个孩子就是你二伯的儿子,正是这赵王宫之中最受宠爱的孩子,是赵后寒氏的独子,是个极其聪慧而讨人喜欢的孩子,特别是讨赵穆王的喜爱。这些事情,采薇啊,你可要记好了,这个孩子,兴许日后会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
小姑娘牵着母亲的手,望着河对岸,然后一步一顿的慢慢走了过去。
其实,芳心暗许兴许就只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被暗许了的人,似乎从来都不需要多做一点什么奋不顾身或者事临危不顾的事情。也可以,就只是在一个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清早,拿着一本书,在一条河的岸边,大声的朗读。
而我呢?
显然,我的放心暗许得比较有一点不正常,只是在看到了一个遍体鳞伤的他之后,那种于心不忍,却又是忍了下来的状况之下,暗许了。
那么,他么?那个在某个清晨,早早前来据鞍读书的少年人呢?他的一颗心啊,究竟又是给了什么人啊!
小姑娘就那么匆匆的走过了,透过暮鼓晨钟的斑斑雾霭,眼前莫可明辨的真真假假,那些淹没在流年光影之中的生生世世,都这么的一点一点的远去了。
我很想要知道,却也晓得这些事情,远轮不到我来管的。
那是于晨间河岸之中匆匆的惊鸿一瞥,浮光掠影之中的开始想念一个人的第一眼,也是环顾尘世万千红尘注定了一生的第一眼。
我告诉采薇公主,她若是需要知晓一个人什么过往的事件,就必须给我这个人心爱之物,而在离镜之中会见得到的,也必然将是这个人关于这件物件最为刻骨铭心的事情。
采薇公主听罢,便默默不语,像是在斟酌了许久之后,便唤侍女前来,取来了一个紫檀木的木匣子。那匣子显得十分的精致,上面掉着许多的花鸟林木,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打开了之后,竟然是一把折扇,她缓缓的打开了。慢慢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扇面之上是花灯会上,姑娘正握着一支小扇,手提一只小灯笼,赏月游玩的景致。
我蓦然的看到了那个姑娘,我大概猜出来了一点。想必,那个执灯游玩的小姑娘,正是采薇公主。
扇面之上,还提着一行小字: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紧接着的,是第二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