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白日里都见不着沈云卿的身影,夜里也是青衣睡着了以后才回来的,第二日青衣醒了身旁已经没了他的身影,若非一旁还有他睡过的余温,青衣恐怕会认为他一夜都没有回来。
青衣扶着额头闭上双眼,翎儿端了水进来,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水,走上前靠近青衣。
低声问道“小姐是有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奴婢去请大夫?”
听到翎儿的声音,青衣缓缓睁开了双眼,直直的盯着翎儿,一言不发。
见到她这个模样,翎儿更加确定,小姐这是病了。
“没有,想必是最近睡得不好,现在还有些犯困。”
闻言,翎儿恍然大悟,捂嘴笑了起来,将方才放下的水端了过来。
边走边说道“小姐这是想王爷了,以前王爷在王府陪着小姐的时候,小姐可是从未说过睡得不好,最近王爷忙的脚不沾地,小姐倒是睡得不好了。”
翎儿说的没错,青衣没有反驳,只是接过翎儿递过来的帕子擦拭脸颊,从而挡住自己红了的脸。
除了想,还有几分的担心。
梳洗完毕,有人将水都撤了出去,青衣披上斗篷看了一眼外面,雪已经停了,想必从前,今年的雪没有那么大,只不过外面的红梅却开的比从前的要好一些。
“栖梧今日怎么还没过来?”青衣问道,目光向后瞥了一眼,毕影上前回答道“想来君姑娘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这几日栖梧都会过来,而且来的时候,她都还未起身,今日她都已经梳洗好了,却还没见到她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一想到如今还没有找到的絮儿,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娘娘,你这是要去哪里?”
“去看看栖梧。”
说罢,青衣脚步匆匆的走出云梦阁,身后一堆侍女紧随其后。
这几日一直跟栖梧说,让她先搬来王府一段时日,就当是陪陪她,可是栖梧却坚持留在林府,哪里也不去。
或许在她的心里,林府已经是她的家了。
王府门前,青衣只顾着往前走,没有看到迎面而来的人,一时没有看见,两人险些撞在一起,还好身后的人发现的及时,阻止了上前的人。
侍卫见状,连忙两人压了上来,是一个男子,小厮的模样,身上穿的衣裳一看就知道不是王府的。
“你是何人?”侍卫询问道。
那小厮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是害怕,而是冷。
只见他从自衣袖中要掏出什么,侍卫以为他要行刺,只在一瞬间,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青衣皱了皱眉头,阻止了侍卫,这个人,好像在林府见过。
林府的下人不多,所以青衣倒也是依稀记得。
“你可是有什么东西给我?”
听到青衣的声音,那人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我家姑娘有一封信给王妃。”
接过手中的信,青衣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果然是栖梧。
随即点了点头“知道了,你下去吧。”
听到王妃的话,侍卫也收起了刀剑,小厮连忙起身就要离开。
离开之际,青衣又问道“栖梧现在在什么地方?”
只见小厮摇了摇头,开口道“回娘娘,这个小的也不清楚,只是府中来了一个男子,交谈几句,姑娘便跟着他离开了。”
“男子?你可有见过?”
他再一次摇了摇头“小的从未见过此人,看上去年岁不大,似乎与姑娘同岁,而且不像是皇城的人。”
“知道了,你回去吧。”
拆开信,青衣没有回王府,而是一直站在门外,信中的内容不多,不过片刻就已经看完。
栖梧有朋友来寻她了,可是这个朋友是谁?以前从未听栖梧提起过。这个人想必对栖梧一定很重要,不然不会这般匆匆的离开林府。
不知道站了多久,身后的毕影提醒道“娘娘,外面天凉,当心别冻坏了身子,我们回府吧。”
闻言,青衣看了她一眼,却并没有要回去的意思,现在的这个天,今日应该不会再下雪了吧。
“让人备马车,再让管家准备一些薄礼,我要去一趟襄王府。”沈暮云被打也有好几日了,她还没探望过。
不管从什么身份来看,她是他的皇嫂,也是他的好友,也都该去看看,正好今日也没有其他有什么事,择日不如撞日。
闻言,毕影欲言又止,青衣见她不动,皱了皱眉头,问道“怎么了?”
毕影跪了下来,说道“娘娘,王爷说了,为了娘娘的安全,这段日子就不要出王府了。”
“只不过是去一趟襄王府罢了,不会有事的,再说了有什么是由我担着,不会牵连到你。”
“娘娘,奴婢不是怕王爷责怪…”只是担心娘娘的安危。
后面一句话还未说出来,就被青衣打断了。
“既然不是怕王爷责罚,那就着人准备吧,你应该知道的,一旦我决定了的事,没有人能够改变,一切我自有分寸。”在这个节骨眼上,不会有人对她不利。
算在再想置王爷于死地。不看在王爷的面上也要看在上官廷的面上,如今上官廷手握六十万兵权,将近半个胤国的兵力。
除非是狗急了跳墙,否则谁也不愿意得罪了上官家。
毕竟明面上,上官廷是不站在任何一方的。
襄王府内,丽太妃守在床边已经很多天了,气色也大不如前,生怕她一离开,儿子就出了什么事。
“庸医,庸医,都给哀家滚。”
青衣还没有进去,远远的就听见丽太妃怒斥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被王府人扔出来的大夫。
大夫爬起身子拍了拍衣袖,敢怒不敢言,还不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以至于青衣走到身前也没有看到,直接越过青衣直接走了出去。
毕影正要拦下他,却被青衣阻止了。
青衣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为难他了。”这大夫也是不容易的,毕竟襄王伤势太重。
“那个君栖梧到底有什么好?不过是样貌生的好一些,值得你抗旨吗?你若是乖乖娶了柳家姑娘,如今哪有这么多事?”丽太妃一边抹泪,一边埋怨床上的人。
那伤,她都不敢看,血肉模糊。
“还有沈云卿,再怎么说也是你的皇兄,就算不是一个母亲生的,那你们也是血肉相连的亲兄弟,怎么下手这般狠。”
听到后面的话,沈暮云终于忍不住睁开了眼睛,看着坐在床前的母妃,眉头皱的更深了。
“母妃,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说了,这一次,若非皇兄相救,只怕是你百年之后无人为你送终了,再说了,当初不是母妃请的旨吗?”
正当丽太妃还要说什么的时候,侍女匆匆走了进来,跪在身前,道“太妃娘娘,端王妃来探望王爷了。”
听到端王妃三个字,沈暮云倒是觉得有些意外,丽太妃也一样,擦拭眼泪的手顿了顿。
看着身前的侍女,问道“她来做什么?”
“不是说了吗,来探望儿臣。”说罢,沈暮云再一次闭上了眼睛,不想再说话。
只觉得方才说话的力气,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手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腿,却没有半分意识。
丽太妃看了一眼床上的儿子,最终还是起身出去,站在门口,看着不远处的青衣,身后还跟着不少人,这哪里是来探望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来兴师问罪的。
心中纵使是千般不快,却还是要走上前去。
“不知道是端王妃前来,倒是怠慢了。”
青衣知道她不欢迎,却也没说什么,若不是她的身份,恐怕因为这些事,还没有踏进襄王府就被轰了出去吧。
“太妃娘娘。”青衣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虽说以她的身份,除了皇上皇后,不用再向任何人行礼,可是丽太妃毕竟是长辈,又是先帝的妃嫔。
“近些日子诸事缠身,今日得了空,特意来看襄王,带了些薄礼,还请太妃收下,这些都是有利于王爷身子恢复的补品。”
丽太妃向后看了一眼,送的东西的确不少,不过这也正常,端王府的东西只怕都比得上皇宫了。
都说伸手不打送礼人,此事也与上官青衣没有直接的关系。便不在冷着一张脸,毕竟人的身份摆在那儿。
“多谢端王妃关心了,只是这再多的补品,怕是对于暮云来说都无济于事了。”说罢,只见她已经红了眼圈,原本就面容憔悴的太妃,如今看上去,脸色更加的难看。
她如今这般的心境,就如同当初她痛失孩子,或许只有她能够体会太妃此时此刻的心情。
“太妃娘娘放宽心,王爷已经张贴皇榜派人遍寻名医,天下之大,总有能够治好襄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