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年初遇
zhiru初见2018-11-07 14:293,211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在十八岁之前我的名字都是陆梓允。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是衣食无忧。因为父母都是当地的警察,我从小耳濡目染,心里对这个职业本来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再加上香港回归以后那边的电视剧被大量引进内地。尤其是那些警匪剧,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Bi真激烈的枪战场面、扣人心弦的破案过程等等就更加让我痴迷了。

  我还记得一放学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我跟家周围的几个男孩子就会聚在一起,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当警察谁当匪徒。

  能当警察自然是最高兴的事情,这是每个男孩子小时候都会有的英雄情结。而被迫当匪徒的人尽管失望却也不会赖皮,毕竟这是一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事情,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

  各自的角色定下来以后,我们当警察的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工作证”——一张对折成两半的白纸,学着从电视里看到的情景有模有样地说道:

  “xx先生你好,我是西九龙重案组xxx。现在怀疑你跟一件凶杀案有关,请你跟我们回警局协助调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将成为呈堂证供!”之后我们就会押着“人犯”离开。这样简单甚至在大人们看来十分幼稚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模仿枪战的场面。武器当然不是真的枪。而当时我们所在的那个小县城还没有卖玩具枪的商店,充其量就只有水枪。

  在我们男孩子看来,那个东西不过是给女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小玩意而已,自然入不了我们的法眼。于是在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自己做。

  不像现在,那个时候我们想出来的折纸枪的方法很简单,花样也很单一。只需要两三张普通的纸就可以了。而我们用的最多的原材料就是写完的方格作业本。

  如果纸是长方形的,我们首先会把它裁成正方形。接下来就会用圆珠笔的笔芯从一张纸的对角处开始往里面卷,等到卷成一根小管子后就会用透明胶布粘上。

  接下来就是再用一张或者是两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等它变成一个长条之后再竖着对折一次,然后沿着中分线将两边往下折好,再对折一次。最后就是将之前折好的那根纸管插进中间留出来的小孔之中。做好这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做的纸枪实在是不成样子,不但没有什么卖相可言,拿着的时候也不是很顺手。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被人笑死。可是当时做完之后我们都很自豪,玩起来也是不亦乐乎。

  每次玩过游戏之后所折的纸枪都会被我们太过激烈的“枪战”弄得面目全非,下次再玩的时候就必须重新做。而每次我们都会轮流聚在谁的家里一起做,并把那个人的家当做火拼的“战场”。游戏结束完之后,那个人家里的地上就会到处都是碎纸屑。而且整个环境会被我们弄得狼藉一片。

  也为此,我们那一群人没有少挨过父母的责骂。但是也没有人真的会因为这样的玩闹而受到什么严重的惩罚。顶多就是负责把现场清理干净,又或者遇上大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到屋子外面罚站。

  几个人站成一排,心情受到影响是肯定的。可是没过一会儿就又会互相望着大笑起来,并开始偷偷商量着下一次去谁家里玩。

  这样简单美好、恣意畅快的生活一过就是六年。六年之后我十三岁,刚好上初一。而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第一次见到了她。

  跟往常一样,爸妈又一次被派到合肥去执行任务。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去亲戚家或者是警队其他的叔叔阿姨家里去。今年不用了。

  因为我虽然才刚刚到十三岁,但是身高早就超过了一米七五。再加上这些年特殊的生活方式的磨练,我的心里素质也比许多同龄的孩子显得成熟很多,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因此我婉拒了亲戚跟那些叔叔阿姨的好意,坚持一个人留在家里。

  第三天的下午,爸妈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一个小女孩。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天的阳光出奇得好,好像也是在为我们家新添了一个成员而感到高兴。

  我虽然很疑惑,但是我知道爸妈做事一向都有自己的道理。出于礼貌跟友好,在询问一切之前,我主动上前跟她打了招呼,表示欢迎她来到我们家。

  没想到原本就面无表情的她不但没有理会我,还冷冷地斜睨了我一眼,就径自走到了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去,之后就一直低着头再也不看任何人、任何地方。

  我失望地收回了热情伸出去却受到冷落的右手,眉头也不禁微微皱了起来:

  这个女孩子左看右看也不超过十岁。可是给人的感觉跟我平日里认识的那些小伙伴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她刚刚看我的那种眼神,冰冰冷冷的,一点温度都没有。就好像……就好像三九天里呼啸肆虐的冬风一样让人不自觉地就打冷颤。

  就在我充满疑惑地打量着那个小女孩的时候,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以我当时的身高差不多可以跟他平行对视了。我转过头,望着他,等着下文。他跟妈妈却示意我去卧室里面再说。于是我们三人就朝着卧室走去。

  临进门前,我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地回头看了一眼,却意料之外地整好对上那双迸射寒光的双眸。尽管有了之前的经历,我还是连忙对着她露出了一个大而灿烂的笑容。当然,不出意外的,我再一次受到了冷落。我表示无奈地叹了口气,进到卧室后关上了房门。

  听完爸妈对那个小女孩的介绍,说真的我被吓坏了。明明就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子而已,竟然已经经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爸妈那次去执行的任务内容是围捕一个制毒团伙。围剿的过程虽然不太顺利,结果还是令人高兴的。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人不但逃走了,还在其中一个存放毒品的房子里放了火。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大火已经死死地把那间房子给包围住了。

  本来可以多缴获一批毒品,以此来让他们受到应有的严重的惩罚,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不过还好其他地方的毒品已经被安全缴获,也不至于空手而归。所以他们尽管遗憾但多少还是有些欣慰的。

  可就在他们要收队离开的时候,那间着火的房子里突然传出来一声又一声“救命”的呼喊。当时大火已经快把那间房子烧得坍塌了,就算冲进去也不见得能把人救出来。但是听到那呼救声之后爸爸还是奋不顾身地冲进了火海。

  等他出来的时候,身上的衣服还着着火,脸上也被烟熏得漆黑的。其他人连忙跑上去扑灭他身上的火,妈妈则是接过怀中抱着的小女孩,心疼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座山丘。

  爸爸却只是憨憨地笑了几声,说道:“还好,我探过她的鼻子,还有呼吸,只是昏迷而已。快送到医院去吧。”

  之后那个纵火的人也被抓了起来,而且在审讯之后他们才知道那个小女孩的身份不简单:

  她的父母都是这个组织里极为重要的人物。父亲负责为他们提炼毒品,而母亲则负责辅助她的父亲以及解决那些可能是警方派来卧底的人。但有一次在提炼毒品的时候,由于防护衣的问题不小心感染到病菌,小女孩的父亲意外死亡了。

  那条漏网之鱼这一次之所以放火,不单单是为了烧毁那些毒品,跟警方拼个鱼死网破,还因为她的母亲在最近一次的行动中救了警方的一名卧底。上头发现后,随即下令除掉她的女儿。但很明显,善有善报,小女孩命不该绝,在最后一刻被爸爸给救了出来,并被他们带回了家里。

  我明白爸妈的意思,我也很欢迎她来到家中。而且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也了解了她为什么会有那种眼神了。十岁的年龄已经可以记得很多事情了。本来应该备受呵护的她却被迫在那种环境下长大,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心理阴影。

  更何况,她看到父母一个一个地离自己而去,却又无能为力,自己也在不久前死里逃生。那种无助跟绝望的感觉即便是经历过的人,要做到感同身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那颗幼小脆弱的心怕是早就变得冰冷不堪,对人也充满了防备,又怎么可能像一个普通的孩子那样拥有单纯而阳光的笑容呢?

  由于父母的职业关系,我原来就知道那些警匪剧里的情节不完全是虚构的,现在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我身边了吗?

  想到她刚刚看我的眼神,我忽然很心疼。对,不是可怜,而是发自内心的心疼跟怜惜。

  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温暖她;一定要让她感受到这个世界不全是冰冷黑暗的;一定要让她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拥有那本该就属于她的灿烂笑容。我想,她笑起来一定很好看!

继续阅读:第二章 骤变前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折纸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