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的八月,北平燕王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理由开始了他的靖难。
大明的江山在叔侄的争夺里飘摇,数万生灵涂炭。若羽则带着飘和朱能在一处幽静的宅院里,过着平淡又平静的日子。
一天若羽正翻着由大宁快马递来的账本,朱能气鼓鼓一头撞进来吵嚷道:“姐,我要去从军。”
若羽继续翻着账本,头也不抬,只是淡淡问了两个字:“理由?”
“现在到处都在打战,燕王天天都在招募新兵,热血男儿,人人都想搏个功名,我不想被街坊四邻说总我是靠姐姐养活。”朱能气闷的说。
若羽掩卷抬眼细细打量着朱能,长身玉立,英气勃勃,长期的舞枪弄棒让他结实而敏捷。线条分明的五官闪烁着机警和无畏。这个足足高她一个头的少年已经不是那个脏兮兮的小五子了,也许是该让他振翅高飞了,若羽心下叹息感慨着。
见若羽只是沉吟不语,朱能耙这头皮急躁的喊:“姐,你就答应吧,我保证给你弄个万户侯回来。”
接过飘递过来的热茶,若羽清啜一口,慢悠悠的开口:“你急什么?我说了不让你去吗?只是一条,万户侯我不稀奇,你能留着命回来我就谢天谢地了。飘,给他收拾包袱,让他赶快走人,省得在我面前穷吼鬼叫的。”
倒是飘有些放心不下劝阻道:“姑娘,公子还小,是不是等几年再说?”
若羽抑下满怀的担忧和不舍,没心肝的微笑道:“出名要趁早啊,是雄鹰就不该当成小鸡的圈养,让他去吧。”
朱能大喜过望,门外突然想起了敲门声。朱能窜出去打开门就一愣,然后恭敬的叫道:“燕王爷。”
朱棣大踏步进了院落,然后冲飘吩咐了声,“你和小五子在屋外待着,不许进来,我找你家姑娘有话说。”
飘乖巧的行礼出去,并带上房门。
若羽起身给朱棣也倒了杯热茶,递到他手边,微笑道:“什么事那么严重呀?还怕人打扰。”
朱棣迅捷的接过茶杯放在桌上,却是紧握住若羽的手不放,若羽一惊,却见朱棣凤眼清冽,眼神锐利的望着她说:“我起兵的事,你都知道了?”若羽点头,朱棣紧接着又问道:“成为天子,败无全尸。我来就是问你。我,燕王朱棣还是你的靠山么?”
若羽用力回握着朱棣纤长的手,笑得灿烂无比,充满信心,温柔答道:“当然,永远都是。”这个笑容让朱棣惶恐纠结,犹豫不安的情绪不翼而飞,犹如无边的黑暗里,有束淡淡的光芒照耀,那就是信心,那就是勇气,那就是义无反顾的执着。
望着若羽简单温柔的目光,朱棣一把搂住她,唇靠在她鬓边低低说了句:“知道吗?你的眼里有月亮。”
若羽一下没防备,木然没反应过来。可是朱棣那句“你眼里有月亮”的话,却是尖锐的刺进了她混沌的心里,很久以前,好像有人也曾这样说过,那人陪她在草原上徜徉,那人陪她在皇宫里冒险,那人陪她在大宁府看日落,那人曾说永远不会放手,可是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安排。那个整日叫她“娘子”的人已经成为别人的相公,永远不会是她的了。那些强压的悲伤无可遏制的和那些刻意想遗忘的往事一起如潮水般涌来。眼泪,一滴,一滴落在朱棣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