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论坛”,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网络社区。
十年前,也就是99年成立的它,以“全球华人网上家园”为愿景,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社交平台。
其注册用户数量之多,覆盖之广,在国内互联网社区无出其右者。
经过十年的发展,“海角论坛”如今拥有大量高忠诚度、高质量用户群所产生的超强人气和互动原创内容,形成了独具天涯特色的网民文化,其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受到国内网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推崇。
就在9月中旬,一个名为《惊叹!最年轻正厅级干部出炉》的帖子出炉。
其内容倒是中规中矩,只是大概介绍了一下李青云这个刚刚荣升正厅级年轻干部的一些情况。
在“海角论坛”,类似的帖子通常不会出现太长时间。
毕竟,议论在职领导干部,还是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对网站而言是不合适的。
但“海角论坛”就是这样,只要网友们发的帖子不涉及到触发法律法规,以及污蔑毁谤、人身攻击的话,基本很少删除。
这篇帖子虽然有些敏感,但因为内容都说的是事实,版主也没去删除。
然而随后短短一天时间,这篇帖子很快引起了论坛内的大量围观。
9月21日的时候,该帖子的热度已经被顶到了最高。
如果说李青云之前升正厅,还只是在辽东省范围内有些热度的话。
如今“海角论坛”这个帖子火了之后,他的情况一下被所有网民所知晓。
要知道,这些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网民数量可是相当庞大了,差不多有5亿。
随着帖子的发酵,李青云说是家喻户晓都不为过。
宁海区委。
领导办公室里,鲁东平深蹙眉头瞥了一眼客座沙发上端坐的李青云。
“海角论坛”的那篇文章火了之后,滨城市委宣传部首先收到了风声。
鲁东平作为宣传领导,深知其中的利害。
看过帖子之后,他就第一时间将李青云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商量对策。
可李青云的态度,却让他很有些意外。
他对这件事情,竟然显得很平静。
难道李青云看不出来,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攻击吗?
这篇帖子的目的,就是希望李青云成为众矢之的,让他在湮没在网民的不忿之中。
这些年来,民众对官僚主义的深恶痛绝是。
国企、央企,包括机关内的“基因传播”、“血脉遗传”,早就为大众所不满。
而李青云作为林家女婿的背景,网友们稍微一挖就能挖出来。
在鲁东平看来,大概每一个上网的网民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都会对李青云这么快的升迁不满吧?
“青云,这件事情我想好了。”
鲁东平用力吸了两口烟,然后掐灭了烟头。
“虽然‘海角论坛’不是我们辽东省的网站,但我们还是要和他们沟通一下,要立刻将帖子给撤下去才行。”
停顿了片刻,鲁东平接着说道,“董领导那边,我已经汇报过了,他也基本同意我的意见……”
聆听着鲁领导的陈述,李青云面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毫无疑问,鲁领导此举,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包括董领导,对自己也是坚定支持的。
但熟悉网络传播的李青云心里很清楚,现在去和网站沟通的话,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这篇爆火的帖子,应该早就被各大网站、各论坛转载了。
始作俑者,显然对于互联网也很熟悉,知道其传播速度有多快。
一个看似中立的帖子,涉及到“最年轻正厅级干部”的字眼之后,那是很吸睛的。
一旦有人回复,这类帖子很容易爆火。
然后,自己瞬间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不管“海角论坛”的版主是有意还是无意将这个帖子保留,眼下再去找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李青云相信,这个始作俑者既然想好了一切,肯定不会给人留下线索。
包括这篇文章,很可能都是用小号发的。
“谢谢鲁领导对我的支持。”
李青云琢磨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我个人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再去找论坛沟通已经晚了。既然是这样,我们最好的做法是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
鲁东平一脸疑惑地看向李青云。
“是的,鲁领导~”
李青云肯定地说道,“这个帖子的内容我也看了,并没有什么诋毁。我们作为D的干部,本来就是要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总不能不给别人议论吧?”
听到这里,鲁东平总算是渐渐明悟过来:“你是担心咱们勒令网站删帖的举动,会被大众误解为心虚?”
李青云微微颔首:“这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鲁领导,我觉得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怕被人品头论足,更不怕被人深挖……”
鲁东平闻言,脸上的神色渐渐郑重起来。
细细一想,李青云的思路确实是对的。
帖子的爆火已经是既成事实,拦也拦不住了。
不管是省委也好,还是滨城市委也好,这个时候都不适宜用强硬的手段去抹掉互联网的印记。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的记忆是删不掉的,它是永远存在的。
而且就像李青云所说,他之所以能上正厅,绝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政绩硬。
以他这两年多在宁海区、宁海新区干出来的成绩,就算网友们再挑剔,也没办法说出一个“不”字。
既然认同了李青云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鲁东平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过,另一个问题他还是很关心的。
“青云,这个事情是谁在背后搞的鬼,你心里有数吗?”
“呃~”
李青云微微一怔,旋即摇了摇头。
鲁东平也知道这事儿很难抓到主使,脸上满是不爽。
其实李青云心中对于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大概是有一个猜测,只是不敢肯定罢了。
没错,那个一直嫉妒自己、心眼又十分狭小的董方浩董公子,就是他怀疑的第一对象。
董方浩这个人的性格,是属于睚眦必报的那种。
之前自己和冰清、高宇在京城落了他面子,他很快就对自己进行了报复。
卞玉兰的那件事情,看似是“盛京民生简报”的报道失实造成了恶劣影响。
但李青云可以肯定,这就是董方浩在其中起了不好的作用。
如今,他故技重施,对自己来了这么一招互联网“捧杀”,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