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无烟咖啡2018-11-19 19:333,289

  战略始终只是战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有一句名言,当然也是中国人发明的,那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并不是鼓励将军违反命令的,中国人对于战争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富经验,几乎是全世界最早着力于军队职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文明国度,又怎么可能不重视令行禁止?

  只是冷兵器时代,交通和通讯条件很受限制,身在战场都未必能够洞察一切,遑论身处千里之外的国君了。因此对于战场情况更加胸有成竹的将军,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果断地排除来自上级对于战争不必要的干扰。

  石星身为兵部尚书,虽然不是将门出身,不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此次宁夏战事,战场指挥权是交托给了李如松,麻贵和萧如熏两位从旁协助,御史梅国桢担任监军。现在的战况进展顺利,表明这一套指挥体系运转得非常顺利,因此石星也只是在后勤方面给予支持,从来没有插手到具体的指挥中去。

  现在听到了王子晋的计划,石星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在朝鲜,并没有一个最高的指挥机构!明军当然是自行其是的,朝鲜方面一是在平安道,也就是平壤以北的小小地盘上重整军备,一方面是在倭寇战线的后方,还有大批蜂拥而起的义军,彼此不相统属,有点各自为战的架势。再加上李舜臣的水师,又是一出海就几十天,都是自己寻觅战机作战。

  这样的几股力量,想要统合起来相互配合,完成一次大规模的作战的话,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超过了刚刚被王子晋称为缺乏统一指挥的倭寇军队!

  他望着王子晋,并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预想到了王子晋下面要说什么。果然从王子晋口中吐出的,正是石星所想到的:“不过,此次作战,目的是为了打乱日军的步调,初步统合起我方的作战统一指挥,配合下官将要展开的封贡之议,也为将来我大军入朝进行大规模作战奠定基础!为了达成此目的,下官建议,在朝鲜组建一更高级别的官署,统一调度所有我方的力量。”

  石星笑了起来,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他终于是猜中了一次王子晋的心思!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王子晋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自己却是老于宦海,光尚书就当了三个部的,和王子晋几次打交道,居然每次都会觉得非常意外!

  石星为此心情大好,笑道:“王大人,你这意见是相当好的,不过现在大军未到,甚至我大明也没有明确对日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你说这个统一官署该当如何组建?谁来担当此重任?”

  这当然是一个难题,王子晋却不假思索地道:“此事容易,朝鲜如今已经是亡国边缘,国祚是否能够延续都要仰仗我大明,因此可以不予考虑。至于我大明派何人入朝主持大局,如今入朝的军队以辽东之军为主,则军事上可以由祖承训副总兵担当,监军就由辽东巡抚郝杰大人担任,总兵杨绍勋大人,当可回镇广宁,以备土蛮等部趁乱犯边。”

  石星暗自点头,这三个人选看起来都是顺理成章的,可要的就是顺理成章,因为这看上去是个临时机构,大规模的动作显然不合适;但这个机构又可能变得很重要,所以临时调配人员组建的话,以后就可以方便重整。至于提名人选的能力,他也是知道的,祖承训刚刚在朝鲜立下了战功,勉强都够升总兵的了,不过现在没有位子安插他而已,临时委个虚衔总兵来担任统帅也是可以接手的;郝杰乃是边吏中杰出的人才,不但文事上来得,对於辽镇武将的监视和打压也相当得力,由他担任监军,一来符合明军出征,最高权力由文官掌控的传统,二来也可以让这帮辽镇的骄兵悍将到了朝鲜也要乖乖听话。

  第三点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辽镇的形势,别人不知道,石星还能不知道么?先前之所以一直打胜仗,那是有李成梁在那镇着,没有李成梁之前的辽镇,那可是兵凶战危之地,年年都要打仗死人,总兵都死了好几个!现在李成梁走了一年多了,辽镇周围的各个部落又有蠢蠢欲动之势,大明军之所以不能大规模地调动,也是要先照顾着辽东的安全。所以派杨绍勋回镇广宁,也是顾全后路之策。

  而且……石星看了看王子晋,心里不由得又加紧了几分:这小子,是不是也意识到了朝廷可能会担心他和李家走得太近,所以才提出这个时候让杨绍勋回镇广宁?因为如果朝鲜大规模的战斗爆发,李家也要投入相当的注意力,这个时候不是正好让杨绍勋在辽镇掌握起一定的实力来,改变他这个总兵有名无实的局面?

  可是看王子晋淡然的样子,又不大像算计得如此深远的模样,况且他和李家的关系,还真的是相当模糊。石星决定不去管那么多了,李家现在已经是走了下坡路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起码现在这样的措置,他还是很满意的。

  兵部尚书一锤定音,这新的机构就定下来了,名称也很古怪,叫做大明驻朝鲜观军容使官署。观军容使,是一种监军的职位,一般如果皇帝派太监到军中监军,因为太监本身是没有官职的,就得临时加这种职衔来,现在郝杰是出境指挥作战,势必不能直接委任一个大明的官衔,那不是意味着大明的权力已经扩散到朝鲜境内了吗?这样搞不好会把朝鲜直接逼到倭寇一方去的!

  因此郝杰也只能委屈一下,扛个跟太监监军一样的帽子了,好在也就这半年的功夫,等到明年大明军的主力入朝之后,自然会有更专业的人选来接替。祖承训就委任个总兵头衔,当然不是九边的实职总兵,现在也没那个缺让他顶,只是有这么个头衔,辽镇,或者还有别处调过去的副总兵以下的武将都得听他的指挥了。

  除此之外,石星也顺手给王子晋和沈惟敬在这个观军容使官署里都弄个四六不靠的职衔,也不知是出于恶趣味还是怎样。王子晋也不计较那么多,反而决定石星很细心,这么大的作战计划,是他一手弄出来的,目的还是为了配合他的封贡之议,他王子晋怎么能不参与进去?那就得用这个名义了。

  这些都不是王子晋现在最需要做的,他现在最需要的,是重组赴朝鲜使节团!这话说出来,王子晋很有点下副本组团的感觉,自己就好像是隐藏高手,沈惟敬是个悲剧的团长,这会正在拉散团团员呢。他斜着看了沈惟敬一眼,心说这家伙现在老实了,应该不会出现掉了好装备,渣团长直接抢的戏码吧?

  这一次的使团就不合适再大张旗鼓地招一堆不相干的人选了,原本看着兵部尚书府上那比原先多了几倍的酱油党,王子晋还很有想法要再搞一票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么大的使团,走起来都不方便,这一次不比上次,情势要紧张得多,还是精悍一些比较好。

  商议了一下,沈惟敬只带了个亲随林三,还有另外一名护卫,王子晋也记得有这人,只是没问过姓名。王子晋自己是原班人马,八个护卫两个随从,加上自己刚刚好一个班。此外再凑点锦衣卫的人马,礼部没准还要再派个把人,因为王子晋他们这一去一回,万历二十年的科考也已经放榜了,新科进士少不了进六部观政,有了上次高攀龙和叶茂才的例子,这个使团显然又会成为某些人眼中的香饽饽,不打破头想进来才怪。

  王子晋之所以不想招些不相干的人来敛财,也跟这因素有关,现在使团比上次显眼多了,自己再要吃独食的话,没准会惹到哪位大佬不满。什么大佬?嗯,好比说眼前这位吧,堂堂兵部尚书,他手下出去的使团,里面人卖名额敛财居然没他的份,这像话么?

  因此王子晋就装聋作哑,把自己要的位置占了完事,剩下的随手划了二十个名额,恭恭敬敬地请兵部尚书大司马大人裁断。石星这下对王子晋就更加满意了,上次他是没想起这茬来,这次还能放过吗?看王子晋也是知趣的,直接把这二十个名额交出来,石星手里有了这二十个名额,那可以玩出的花活就不止一点了,或拉拢人情或挖肼坑人,自然有无穷妙用。

  不过,在卖人情和坑人之前,石星还要弄清一件事:“王大人,你说实话,这一趟出使,你有几分把握,回来之后又能带回什么成果?”

  这个问题必须要问清楚!你要是没把握,这二十个名额我就收了钱又坑人用,你要是有把握出成果,好像你跟沈惟敬说的那样,能够帮他解套上岸,说不定还能捞点小功劳的,那我就收钱卖人情用;最小的可能,不过也不可不防的就是,王子晋你小子手眼通天,居然能搞定这样的难题,立下个大大的功劳来,那这二十个名额我可就要便宜自己人了!

  王子晋也知道他的意思,沉吟片刻,就觉得身边射来两道灼热的目光,不用看就知道是沈惟敬了,这可是关系到他身家性命,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志的问题!

  他抬起头来,笑了笑:“尚书大人,此事敢保无虞,若是尚书大人肯为下官做一件事的话,大功有望!”

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偷香窃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