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小女孩所要说的话,王子晋想过不少可能,譬如她们遭到了朝鲜方面的虐待,或者是受到大明军的侵扰,或者是为自己的父亲声冤,王子晋甚至连“曲线救国”这种逆天的理由都想到了,可唯独没想到这一点,这小女孩居然问自己,大明是不是要吞并朝鲜!
王子晋一时倒真的来了兴致,事有反常必有妖啊!这小女孩,她爹当了朝奸,而且是明目张胆叛逃的那种,她如果稍有理智的话,自己脱身都来不及,哪里会操心这种事?就算要关心,那也是朝鲜王室和大臣们要关心的吧?
他不由得看了李映一眼,就这一眼,李映吓得魂飞魄散,趴的地下把头磕使劲磕,磕得地板梆梆响,带着哭腔道:“王大人,天使大人!这大逆不道的话,可不是小臣授意,小臣原本是不肯翻译,是天使大人一力要求,小臣才敢,才敢说出来啊!”
王子晋哼了一声,心说未必就不是你授意的!他其实不知道,李映上次跟着柳成龙一起来找他,就是担负着朝鲜国王李昖的使命,想要内附大明的。不过朝鲜国王向来在国内没有什么权力,手底下也就是个筛子,这事一次两次没说出来,手下的大臣倒已经知道了。
在中国传统名著三国演义之中,有这么一段:曹操大军进攻江东,东吴君臣商议战守,鲁肃对孙权说了一句话,别人可以降,唯独将军不能降,别人降了,照样做大臣,将军降了,还指望有南面之尊嘛?能保命就算不错了!就这一句话,让孙权下定了抵抗的决心,为了自己的霸业,怎么都要搏一记!
用这一段来说明朝鲜国王和大臣的立场,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妙就妙在,这时候国王和大臣的立场是颠倒过来的,国王可以内附大明,大臣却不能!朝鲜原本就是大明的属国,国王李昖又一直大权旁落,在国内没有什么权势的,所以他如果内附,照旧是当他的逍遥王爷,还可以托庇于大明的卵翼之下,不用再承受颠沛流离之苦,也不用去想着卧薪尝胆复兴朝鲜的伟大使命,何其快哉?
反观朝鲜大臣们,早就掌握了实质的权力,整天玩党争玩得不亦乐乎,一旦朝鲜内附的话,实权势必要交到大明朝的手中,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要沦落到奉命行事的小吏,而且也没有机会加入到大明官场当中去获得更高的权力。试问这样的落差,谁能受得了?
因此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国王李昖就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大臣们哭的哭闹的闹,上吊的上吊,十八般武器都搬出来了。吵得李昖受不了了,就说了一句话,大臣们立刻全都安静了。国王说了什么?“孤已经派使者携国书前往大明京城,向大明皇帝请求内附去了!”
原来,李昖早就暗渡陈仓,派了自己的心腹之人,跟王子晋前脚后脚,朝大明京城去了!不过王子晋是从海路到天津卫上岸,穿过了黄海北部和整个渤海湾,这脚程比朝鲜使者可要快得多了,等到王子晋从京城向广宁出发的时候,这使者才刚刚进了山海关呢,路上刚好错过了。
朝鲜大臣们这下可没辙了,他们只能是派人带着礼物什么的到北京去活动,游说大明掌权的大臣,让他们出来反对朝鲜国王内附的请求。至于国王,现在战乱时期,国事艰难,如果没了这个国王,那朝鲜的天真的要塌了!所以还是只能软着来,每天轮班派人劝说国王,你不能内附你不能内附之类的,这就不用说了。
有了这个前因,李映现在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不是在王子晋的面前,他现在就很想一刀捅死这小女孩,这是要自己的命啊!别说王子晋这一关怎么过,只要被国内的那些大臣知道自己向大明天使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再加上自己的国王亲信身份,那还不把自己看成是出卖朝鲜的急先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不过他也很好奇,这小女孩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居然会对大明天使问出这样的话来?好在,王子晋也有着同样的好奇,先没有回答这小女孩的问题,反倒饶有兴趣地问道:“这话,是谁告诉你的?又是谁叫你问的?”
那小女孩皱了皱眉,又是几句话冲出来,李映又想翻脸瞪眼了,不过还是照样翻了出来,这小女孩居然反问王子晋,别管是谁说的,是谁教的,大明朝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王子晋微微一笑,大明朝或许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他王子晋有发言权的话,朝鲜这块地方吞了也就吞了!哪怕不是化为大明的郡县,至少也要搞搞殖民统治什么的,用几十年的时间,让朝鲜彻底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反正朝鲜这个国家现在连自己的文化都没有,这么搞搞难度也不会很大吧?
可问题是,你是谁啊?你一个朝奸的家属,十岁的小女孩,现在能保全首领已经是难得了,有什么资格来问我这种话?他很随意地摆了摆手,道:“想说,就回答我的问题,要不,你就走你的人,趁着本官现在心情还不错,不然的话,就问你个株连之罪,先砍了再说。”
他说这话,真不是吓唬人,以现今大明军在朝鲜的地位,想要杀个把犯官家属,即便是朝鲜王室的直系,也没有多少难度,何况这母女俩还只是王室的旁支?
那小女孩沉默了一会,仔细打量着王子晋的表情,似乎在评估他这话到底是实际威胁还是虚张声势而已,最终大概还是认为王子晋这么漫不经心的表情,正说明了他根本不在乎自己说什么,这才老实了一点,说这话是她从明军的口中听来的,正是因为听到了这样的话,所以她才会挡住了明军的马头,想要问个清楚。
王子晋一听就知道这话多半是实话了,他很清楚那些当兵的德行,很多人都是喝了几杯就开始胡说八道,真正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是很少的。当然这种话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大明朝现在出兵帮朝鲜打仗,连军饷都是自己承担的,甚至如果没有王子晋事先要求,事后敦促,朝鲜到现在连明军的粮食都拿不出来!这样的事实,落到辽镇这些官兵的眼里,当然就很不服气了,觉得自己就跟圣人一样,舍命拼杀为的都是朝鲜人,自己却没有多少好处可拿!
这么一来,这心里当然就不大平衡了,还好明军此时的军纪还是相当森严的,大家不敢对朝鲜的平民有多少侵犯,最多也就是嘴上过过瘾而已。但是这么过嘴瘾,那可就没有多少把门的了,有些人就在那里想,你朝鲜连自己国家都保护不好,那么干脆就变成我大明的一部分,这样咱们打起仗来不也就有点动力了?这是口气比较大的,还有那稍微“实际”一点的,就说弄得好了,还能在朝鲜占一块田,传给子孙什么的。这话,听着不起眼,却更吓人,这是全面入侵啊,都不是傀儡政权那种档次的统治了!
这小女孩就是听到了这种话,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冲到那些大明军面前就质问。佟大刚这一拨人,都是明军的精锐骑兵,其中一半多都是所谓的“夜不收”,现在前线和倭寇交战最多的就是这帮人,哪里受得了一个朝鲜人这么质问他们?过嘴瘾也轮不到你来管!所幸这只是个小女孩,佟大刚他们才没有动手,只是嘴上调笑一下算完事。
听完了来龙去脉,王子晋反而皱起了眉头。这个苗头很不好!虽说他也觉得,大明朝应该把朝鲜给吞了完事,要不然这一仗打得太亏了,现在明朝的财政状况可是很窘迫的!可是,这么想,不代表要这么说,更加不能当着朝鲜人的面这么说,这种流言传播开的话,会让朝鲜人对大明军抱持着怀疑的态度,以后明军在朝鲜作战,要是想得到朝鲜地方军民的支持,这个立场要早早表明为好。
再一个,明军拿这种事来过嘴瘾,也是士气不高的一种表现,再严格的军纪,也挡不住人内心的懈怠,如果明军都觉得为了朝鲜国家和人民流血牺牲很不值得的话,这一仗还怎么个打法?要知道敌人可是二十多万倭寇!
他坐正了身子,对着李映,也对着这小女孩,正色道:“本不当对你们说,不过左右也不是什么机密,就借你们几位之口,传我肺腑之言,大明军入朝,确实是为了朝鲜百姓,是吊民伐罪的天兵,绝无半点觊觎朝鲜国家的意图!此言,乃是我大明九连城守备,钦命暂时监察朝鲜军事使者王子晋,亲口所言,你等出去,尽可这般对人言说,不管是谁前来求证,我王子晋,皆无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