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草原之行下来,再次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家,先前沉淀在四肢百骸中的疲惫一下子就通通释放出来,让人只想四仰八叉地往床上一趟,什么都不干。
走了快10天,窗台地面上都是一层浮土,窗外小院里的花花草草也干枯了不少。浇水,收拾屋子,帮着乌兰图娅安顿好,转眼到了晚饭时间。我决定慰劳慰劳自己,带着小姑娘出去好好搓一顿。
知道要出去玩,小乌兰很开心。她换了一件杏黄色的长袍,对着镜子仔细打扮了一番,这才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博鸿叔叔,咱们去哪里玩呀?”
我咳嗦了一声,小姑娘笑容一僵,立马改口道:“博鸿哥哥,好哥哥!你说嘛,咱们到底去哪儿玩呀?”
我看了看穿着打扮犹如古代被送来中原和亲的草原公主般的小姑娘,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没见过她穿长袍皮靴之外的衣服。“小乌兰,你带来的是不是都是这样的衣服?”
小姑娘眨眨眼睛:“是呀,这衣服不好么?”
“额,没什么。衣服挺好,很民族,很传统。只不过在城市里,漂亮小姑娘的穿着还可以有很多别的选择哦。”我一拳砸在掌心,“那就这么决定了,一会儿吃完饭,先带你去逛街!”
“逛街?”小姑娘一脸疑惑,“大晚上外面有什么好逛的?”
我嘿嘿一笑,故作神秘:“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于是,我带上小乌兰,开车直奔附近最大的购物中心。
本来打算犒劳自己吃大餐的,但考虑到小乌兰之前基本没走出过草原,还没看过花花世界,觉得还是让她循序渐进。尤其是吃这种东西这种事,上来就把嘴给养刁了,她以后的生活就会缺少了许多乐趣,还是先从普通的东西开始吃比较好。考虑到蒙族习惯吃肉,所以最后我们就简单去吃了顿开封菜。
即便如此,小乌兰也足够满意了。只见她一手汉堡,一手炸鸡,狼吞虎咽。快餐食物的包装纸很快就堆满了桌面,几乎将她小小的身体埋在了当中。
终于,小姑娘长出了一口气,拍拍手,心满意足地抬起头。看到我张大嘴巴直勾勾地盯着她,小乌兰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打了个大大的饱嗝。
吃罢饭,我牵着一手扶住肚皮,撑得走路都万分困难的小姑娘开始了晚间的逛街节目,正好散步消食。小乌兰这辈子城市就只去过红山,除此之外,曾远远地望过一眼呼市外围的高楼大厦,打心底觉得那里就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了。从未体会过国际大都市夜生活的小姑娘,见到购物中心里灯火通明、彻夜不息、肩接踵的景象,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小嘴好久都没能合上。
我不禁有些心疼,伸手揉了揉她毛茸茸的头。对于这个像是被我捡来的妹妹一般的可爱小姑娘,我下定决心要像自己的亲妹子一样去疼爱。
小姑娘初来乍到,许多东西都需要一一置办。首先便是衣服。当小姑娘穿着黑色小皮靴、黑色齐膝连衣短裙和白色小礼服从试衣间里走出来时,望着落地镜中自己尚略带几分稚气的俏丽身影,眼里满是不敢置信的欣喜神色。
于是我们将各种品牌服装店一通扫荡,不需要多么奢侈的名牌,只要是质量过关,适合十二三岁小女孩穿的就好。小乌兰天生丽质,皮肤白嫩,身材娇小,我给她选的都是走甜美路线的小淑女装,效果奇佳。很快,小姑娘就从最开始的小心翼翼变得兴奋不已,笑得嘴角弯弯的,眼睛里都是小星星。果然不论年纪大小,爱美就是女人的天性,这话一点不假!
衬衣、T恤、裙子、长裤、棉袄、睡衣、袜子、鞋子、帽子、围巾,直到把我能够想到的常用衣物每样都买了两三件,这才牵着小乌兰的手,在她恋恋不舍的眼神中杀往下一站。
除了衣服,其他如餐具、寝具、洗漱用品和简单家具等等许多东西,也需要一一置办。最后从购物中心里出来的时候,除了我手里拎着的大大小小十几个购物袋,小乌兰还心满意足地抱着一只比她自己还足足大出四五圈的毛绒熊。
不过比起吃穿住用,我更关心的则是乌兰图娅上学的问题。虽然现在看来,以我的条件,即便是就这么养着她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大概也没什么难度,但这毕竟不是巴图的初衷,也不是真正为了小乌兰好的方式。我一直相信,知识或许并不能完全改变命运,但却必定可以给人更宽广的视野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小乌兰,说起来,你的汉语是在哪里学的?”小姑娘的汉语可比他爹好得多,不像是家传。
“我和几个哥哥姐姐都在比较清闲的时候去参加过各个旗里组织的汉语学习班,那里即教汉语,也教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算术。”
“那你上没上过小学?”
小姑娘摇摇头,嘴唇抿起,似乎有些自卑,怕我看不起。
我怜爱地伸手揉揉她的头,乌兰小脑袋在我掌心里拱了拱,似乎很是享受,神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按照你的年纪,可以上初中了。不过不用急,刚到帝都来,方方面面都要时间来适应。正好你缺乏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不如就先上一年补习班吧!”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知道急不得。
小乌兰一脸认真,用力点头。
其实我也有认真考虑过,以乌兰图娅如此瘦小身材就能把几个大男人推下坑的力气,直接让她上武校会不会更加适合。不过最后觉得女孩子还是文静一些好,即便学习差一点,以小乌兰的天生丽质,以后靠脸吃饭也好过整天喊打喊杀的。
回到家,把小乌兰打发去睡觉,我便开始在网上浏览小学补习班的信息。我之前对此一窍不通,一查之下才发现,现在的小学生除了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美术之外,还要学英语、计算机、自然、历史等等,压力真有够大。
之后一连几天,我都带着小乌兰到处试听补习班,最后选了一家环境看起来简洁大方,离家也比较近的教育机构,方便我到处跑市场的时候小姑娘可以自己上学放学。
圆满解决了当前阶段的最重大问题,我终于腾出来时间,赶了个大早去看望宋老爷子和陆九爷。
宋老爷子今天刚好在博古斋喝茶,见到我来,很是高兴。
“老爷子,最近挺好哒?”我抱拳行礼。
“小鸿啊,你们去红山的事我已经听文斌说过,真是太危险了!你们年轻人,做事还是需要更加沉稳啊,有命赚钱没钱花可不值得!”
我恭声称是,从背包里掏出这次在红山收到的两支漆杆笔其中之一,递给宋老先生:“老爷子,这段时间承蒙您老照顾,正好在外面收到这么个小物件儿,送您老玩玩,不成敬意!”
宋老爷子哈哈大笑,欣然接过漆杆笔,把玩了一会儿。“黑漆做底,漆金描红,不错!”
“我之前听说,这漆杆笔的做法已然失传?”
“不过是竹杆推光漆罢了,失传倒不至于,只不过现在的人太浮躁,做不出那种神韵了而已!老朽我已经有些年没见过这么有味道的东西啦!”
“原来如此!”
“小鸿你有心了,老朽我老怀甚慰啊!”宋老爷子笑脸灿烂,“你好不容易平安归来,我也送你个小物件,就当是给你压压惊如何?”
他说着,从桌下掏出一只锦匣,递到我面前。我打开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啊!这个,我知道!是《俪松居长物志》里面的!”
匣中之物通体黑红油亮,是一件竹根雕。
我国古代文人对竹子非常偏爱,认为它虚心、坚韧、有气节。因此各种用竹子进行的雕刻十分流行。竹子可做笔筒、扇子、臂搁、摆件等,配以各种图案和书法的深浅浮雕,雅致非常。而要说竹雕当中最特殊的品种,非竹根雕莫属!竹根坚韧多瘤,形状奇特多变。以竹根作为雕刻原料,非常考验雕刻师傅的工艺水平,但若经巧手施为,往往能够成就非凡的艺术品。
宋老爷子递给我的这件竹根雕,雕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蟾蜍。竹根上天然形成的瘤瘿构成蟾蜍背部的凸起,四向延伸的根须则是蟾蜍的四足。这件雕刻最大的特点在于蟾蜍的姿态!利用根须的走向,雕刻师傅并没有将蟾蜍的四足塑造成最常见的四平八稳蹲坐式,而是左前足向前轻探,右后足则随之向后蹬直。蟾蜍的整个身体就随着这一探一蹬而扭向一侧,连皮肤上皱起的褶子都处理的纤毫毕现!
最关键的是,这件东西我知道!大学时,曾读过那位从民国初年一直高寿至今的著名大收藏家的著作《俪松居长物志》,其中就有这件竹根雕蟾蜍的照片和详细描述。那位老先生的评价,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年所见竹根蟾蜍多矣,年代有早于此者,而未见有胜于此者!其胜首在形似,又在得其动态。不似之似,其神似乎!”
单纯从物件的价值上来说,这件竹根雕蟾蜍与我送给宋老爷子的漆杆笔不相上下。但收藏很多时候讲究一个名人效应,低眉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有那位大收藏家的详细著述做为背书,这件清代竹根雕杰作也算是件流传有序的精品之物了。
收到这么一件回礼,我当然是非常高兴的。不过此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念头——那位竹根雕的原主人可是我打从入行以来就一直敬仰的老前辈啊!
“宋老爷子,这件东西……莫非您认识那位老先生?!”我按捺不住,激动地问道。
“略有些交情,”宋老爷子看我兴奋的样子,哈哈一笑,“看来,小鸿你对那位老先生也很是敬仰啊,回头有机会,我帮你引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