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陈大帅视察太行天险 秦将军震撼好个雄关
诀明子2019-12-21 14:113,879

  众人从马家岩村一路南下行三十余里,秦彪沿途遇人一打听已到了河南林县石板岩镇,说什么也不让陈卿再往下走,陈卿却淡然笑之:“你不懂,再往南二十里便是鲁班壑了,那地方本就在山西河南交界,豁口东是林县石板岩,西便是咱们潞城张家凹,我这是到了自己家门口了,我怕个甚。”

  秦彪道:“那也不行,这里毕竟是林县地界,万一河南方面早有察觉,在那边等着我们。就凭我们几个人,他们大队人马都不用出,林县的衙役巡检就能拿下我们。”

  陈卿不屑道:“你太高看官府这帮人了,他们没这个嗅觉,咱们出来连鲁班壑那边的兄弟都没打过招呼,他们如何得知?再说即便他们知道也没这个胆子,你秦将军和下面这些人不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吗?我也不是吃素的,几个捕快民壮,咱们干他娘的就是了。”

  秦彪不让道:“那不一样,大帅安危是我青羊军全军所系,可千万不能在我手上出岔子,那我们可就百死莫赎了!”他坚持要他回去,陈卿就是不肯,争执之下,他才同意大家都换上普通百姓服装,众人这才小心继续前行。

  到了石板岩镇,他们买了些吃的,找了家客栈住了一晚,次日一早继续南行二十里,终于在黄昏时候到达了鲁班壑附近。

  其实住在石板岩的时候陈卿便示意秦彪向西北看,已经能看到远处一座山上有个大豁口,陈卿告诉他那便是鲁班壑,然后他们从山麓开始登山,沿着一条崎岖的石阶弯道迂回盘绕,走过茂密的山林,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那豁口处,但见豁口周围放了很多石头却不见人。

  陈卿正在想什么,秦彪看着那如城门倒立的豁口,已经开始连连感叹,这实在是鬼斧神工的一笔。

  “太行山在林县的支脉叫林虑山,这鲁班壑便是山上的一道缺口,口东是河南,口西便是山西。相传当年匠神鲁班,途经此地,见大山阻隔两边百姓往来,便顿生怜念之心,挥舞手上大斧一劈劈出这么一个豁口,从此将河南山西紧紧相连。两地百姓感其恩德,便称此豁为“鲁班豁”,它也因此成了这豫晋两省的交通要冲。

  站在豁口前,一阵冷风吹过,让人感到浑身舒坦,陈卿但见

  苍鹰出没山崖,浮云姿态万千,不由得为之沉醉。

  这时秦彪忽然大喊一声:“大帅,躲开!”陈卿本能的躲闪,才发现身后山西方向冲过来几十个人,他们拿着张弓搭箭正朝向他们,一个个虎视眈眈。

  “什么人?赶快退回去,否则别怪刀箭无眼!”一个头戴青巾、身穿一件灰布短褐,年龄在十四五岁的小子双手叉腰大声喝道。

  秦彪这才意识道什么,手捋胡须大笑几声道:“娃娃,你家首领何在?叫他出来!”

  那人哈哈大笑道:“明明是我先问的你,叫什么赶紧报上来,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敢再近一步我保证把你射成刺猬。”

  秦彪笑道:“就凭你们几个兵娃子?简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说着便让周围兵士也掏出身后的弓箭,做好对射准备。

  那小子一看什么不对劲,赶忙吹起口哨,很快便有很多一片密密麻麻的兵士冲了过来,一个个手上不是持着弓箭便是拿着弹弓、或者扛着石头,一副拼命的态势。

  陈卿不想再捉弄他们了,示意秦彪把青羊军制作的腰牌给他一看,半晌那毛头小子才率领众人下跪迎接陈大帅。

  陈卿把他扶起,详细的问了些情况,知道他叫墩子,示意他不要伸张,自己只是过来看看,那小子却一下子变得很兴奋,就跟见着了皇帝一样又是磕头又是紧张的,把个陈卿弄的哭笑不得。

  他强烈要求带陈卿去他们的营盘张家凹坐坐,陈卿说不过去了,还要继续走下去,墩子顿时觉得很失望的样子,陈卿安慰下他,趁着天色还早,穿过鲁班壑又继续向西南方向二十里的穽底而去。

  “我们由此向西走的这条道便是穽梯古道,有四十里,从这里能直接到潞城县的石窑滩村,到了石窑滩离咱们谷堆地可是就不远了。”陈卿边走边向秦彪介绍着。

  秦彪皱眉道:“那大帅,这也太近了,四十里啊,河南官兵如果占据了这里,只要四十里就能打到咱们家门口了,这也太可怕了。”

  陈卿道:“所以这每一处天险便都是咱们的身家性命,林县离咱们的确很近,但河南官兵不是天兵天将,他们要想穿越这一条条险道去咱们那里可没那么容易。太行山铁板一块,只在几个紧要位置很小气的留下几个出入口,这鲁班壑还算好的,等下让你看看官兵即便过了鲁班壑,还要过哪些鬼门关才能到咱跟前。”

  秦彪激动的点点头,如果说一开始出来他完全是为了感谢陈卿对他的信任,这下走了一路他已经开始越来越喜欢这太行山的风景了,这种绝美的自然风光中带着冒险的味道,正是他所喜欢的。

  随后陈卿又带着他们穿越一条条崎岖狭窄的山间野道,向西南二十里到达穽底,他们到了穽底的时候天色已晚,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南大营总指挥陈相和降职为普通首领的牛得才等人已经在穽底迎候。

  陈卿陈相兄弟二人相见,紧紧的拥在一起。青羊山大营离风则岭大营垂直距离不过五十里,但两兄弟自从嘉靖四年秋天见过后,一转眼已是一年多没见,陈相满脸胡子拉碴,他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陈相热情的邀请兄长在穽底一家陈家酒楼吃饭,陈卿以为是那店家恰好也姓陈,没想到去了才发现,如此门庭宽阔、布局装饰讲究的一家二层酒楼居然是陈相开的,立马变了脸色,质问他这钱是从哪来的。

  陈相这次本就没有准备瞒他,说是他私下向堂叔陈迁借过五百两银子。陈卿又追问陈迁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这才想到什么,气得一跺脚,恨不得马上就去找那个王四算账,好容易才被秦彪等人劝住,说当此非常时期没有必要,这种事情本来就很正常不过,他控制着义军的钱粮,手段能力且不说,这些年功劳也是很大,他这么做也无非是巴结讨好而已,并没有什么恶意。

  陈卿其实在上次去圪台村的时候已经察觉到什么,也觉得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但不知为何对这个弟弟,却从小就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单单容忍不了他这样。

  陈相也是,这些年在南大营也算是威风八面,但不知为何在兄长面前永远都那么怕,他一瞪眼他就本能的躲闪。

  这次好容易看他的气消了,陈相赶忙吩咐上菜,小二端上了几盘陈卿最爱吃的驴肉甩饼,还有一坛上好的潞酒,陈相觍着脸给他倒酒,又是道歉的,好容易才把哥哥的火给压下去。

  陈卿这才问了他些大营内各方面的政事,他都回答的头头是道,他的脸色这才好了点。随着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摆上来,已经好几日没有享受过的陈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还不忘给旁边的秦彪夹菜,让秦彪又感动了许久。

  “你在这地方开这么个酒楼,能成吗?”吃饭间隙,他问陈相,“就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哪来那么多人吃饭,开个酒楼还不赔死你。”

  陈相道:“哥哥你是很多年没来过了吧,咱这穽底地处山西河南交界,是晋豫商道的转折点,自古便是两省的货物集散之地,随着这些年商业发展,到此来经商的商旅日渐增多,如今天色已晚你可能都没察觉,咱这么个小村庄,那是客栈、粮行、商铺林立,好不热闹呢。”

  陈卿这趟出来心思全在战略地形上了,加上连日赶路早已是疲惫的很,还真没怎么注意这周围的街道,听他这么一说,表示明天一早一定好好看看。陈相见他累了也便不再打扰,命人将他送到客栈房间住下,自己也在旁边住了一晚。

  次日一早,陈卿早早起床,带上秦彪出门查看,见这村子依山傍水,林木葱郁,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无处不有,着实是好景致。他站在村子一处高高的山头,抬头望去,山外晴空万里,山里却是白云朵朵,狭窄的街道上不时有一队队驴拉驼走,铃声叮当作响,街肆商场货栈纵横其间,确是一片繁华。

  这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宁静小村庄似乎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临街民居的百姓们开着大门,在路边悠闲的喝着茶,品着酒,仿佛外面的一切都跟他们无关。

  在穽底停留半日,陈卿站在一处山头向西望,告诉秦彪由穽底向西二十里有一处险要处叫穽圪筒,是一条挂在山崖间的狭窄通道,足有七里之长,穿过穽圪筒上平头走三里,再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便是石窑滩,这就到了青羊山的家门口了。

  秦彪望着远方白云深处,问可有什么近路,陈卿便带他去看了村东的哈喽梯,告诉他顺着这条梯子上去也可攀爬到穽圪筒一带,但站在那梯子脚下向上一看,秦彪和他的大同兵便彻底惊呆了。

  眼前一段曲折蜿蜒的碎石台阶横在眼前,之字形盘旋而上,陡峭异常。陈卿在前,秦彪等人跟在后走了一段,秦彪便呼呼喘着大气,陈卿笑道:“这就是哈楼梯的由来,由此上去上万个台阶,寻常人上不了几下便呼哈喘气,所以这里才叫哈喽梯!”

  秦彪等人看着眼前狭窄处仅可容一人通过的石梯,再看看旁边的万丈悬崖,纵是他们这些人早已见惯了战场的战火厮杀,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此刻也是紧张害怕的不得了,看都不敢看下面一眼。不由得连连感叹,这太行天险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时,陈相等人在下面喊,陈卿转身回去,秦彪捂着胸口死死看着台阶好容易才下来。

  他们返回穽底村,陈卿决定不再继续西行去视察穽圪筒等地,要陈相务必加派人说严加看管就是。

  陈相连声答应,邀请他定要去自己的风则岭大营坐坐,陈卿于是带领众人继续向西南走了四十多里,先到王陡崖,查看了花园梯,又向西二十里到达风门口。

  在风门口,他们感受着河南平原刮过来的劲风顺着陡坡翻卷上来,呼呼作响从石门穿过,那风能吹的一个大胖子滚落到下面的悬崖,还带着一股寒气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冬日将至,寒风咧咧,陈卿看到很多兵士衣衫单薄守在这苦寒之地,顿发恻隐之心。他让秦彪记下,回去后以他的命令去找王四,要求王四不管用什么法子,过年前必须给他们一路上走过来这些地方的守卫兵士们,每人制上两套寒衣,否则让他活不到过年。

  随后他们一路向西二十余里登上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风则岭义军大营,观看了义军将士们的演练后,一路向北四十里返回了谷堆地。

继续阅读:第226章 看戏说媒天赐良缘 戏子得配三品将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潞府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