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小小寰球 2
无语2019-09-09 12:104,138

  “早期地球上注淌着岩浆和滚烫的热水,那时的月亮离地球比现在近一倍多。如果那时有人类存在,眼神好的人应该可以看清月亮上的环形山。当然,想象出的故事也会更多了,但那些诗人就不太愿意了,美丽的大银盘成了麻坑脸,他们非自杀不可,”老头子呵呵笑着说道,“当然那个时候的条件是不可能有生命存活的,条件太恶劣了!”

  徐行心中不以为然,他认为不管是多么恶劣的条件应该都可以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可以存在下来,自己不也活了下来了么!

  “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公里。地球每三百六十五天六小时绕太阳运行一圈,每二十四小时差四分自转一圈。人们一直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地球就是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十万八千公里。所以才有人写了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样的诗句……实际上远远不止八万里了!”

  听到地球的速度是十万八千公里,徐行心里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不是一个跟头就有十万八千里么?那十万八千公里不是只要两个跟斗就翻到了么?

  “地球由陆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

  “19世纪初,对于地球的内部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说法:地球里面是空的,那里很适合人类居住。在南极和北极附近,有两扇大门敞开着,人们可以毫无因难地从那里走向地球深处,虽然这个想法极其荒诞,可在当时却有人信以为真,甚至有些人组织探险队欲寻找那两扇神秘的大门,结果自然是失望而归……连儒勒。凡尔纳那么聪明的人,也写了本地心游记的书说可以从一个地穴下到地底去,里面居然还有海和古代生物,书写得很好,可惜不过只是小说罢了……”

  说到这里,老头子摇摇头停了下来,长长叹了口气,好象在叹息前人的愚昧,也许更是在叹息人类的愚昧,过了一会儿,他又用沙哑的嗓音说了下去:“地球是个有着复杂圈层的星体……要想了解地球深层的情况,只能利用间接的地球物理手段。比如通过火山喷发物了解其内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利用地震波来揭示地球深处的秘密。”

  “人类对地球结构的研究是从对地震的研究开始的,而这种研究也是从粗到细,东汉的张衡的地动仪只能大概知道哪个方位有地震,而到了一百年前John。Milne发明了测震仪,用来测量地球断层突然运动而造成的地震及其引起的震动强度,可以记录两种以不同速度前进的地震波--原生波和次波的各项数据。”

  老头子慢慢地说道,他突然看到徐行的眉毛一动,笑了一笑,接着解释道:“原生波是以前后震动的形式进行传导的波,在图表中可画出的它线性传导状态。次波速度慢,振动波形象蛇形,并且以特定的相位角进行运动。通过两种波到达仪器的时间间隔可以算出监测站和地震震中之间的距离,地下震源到地表的距离,明白了?”

  徐行点点头,轻声答道:“根据两圆相交和三圆相交的的原理,只要有三个监测站的数据,就可以用三角测量定位的方法在地图上标注地震发生的准确位置。”

  老头子点点头,道:“这的确非常地有用,所以到1913年Milne逝世,全世界已经建立了40个用来监测地震发生的观测站。不久地震学家发现测震仪不仅可以测量地震强度,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地球内部结构的情况。”

  老头子沙哑的声音继续说着,他的眼睛看着徐行一眨不眨的双眼,一手却一直轻轻抚着那个大大的圆球,那个圆球也在不停地转着,缓缓地转着,正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脚下的那个蓝色星球般一刻不停无人知觉却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路……

  “地球直径为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六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四十公里,地幔厚约两千八百公里,地核厚约三千五百公里。前三个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这三大部分就像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就是蛋黄!不但结构相近,甚至连比例都如此的接近……”老头子感慨着叹了口气,显然是惊叹造物的神奇,这么多人在世界各地到处造坑挖洞想要知道地球的秘密,可是天天吃的白煮鸡蛋里早就把这个地球的基本结构说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因为鸡为了帮助消化会啄些沙子吃,而大多数人总是不愿意去吞石子的缘故吧!

  老头子把手伸进口袋里掏了一阵,再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多了一个鸡蛋,他的嘴里说道:“这是一个已经煮过的鸡蛋,它可以帮助你理解地球的构造,你帮我把它剖成两半!”他摊开手掌,把鸡蛋递给徐行,他的手粗糙而宽厚,手指上也都是茧皮,看得出是长年经过了野外生活才能有这样的手,和他的身体大小不相衬却和他的脸是绝配…。。

  徐行没有接,他只是右手微微一动,那个鸡蛋便自上而下地分成均匀的两半,各倒一边还手掌中轻轻地晃着……

  老头子发了一阵儿呆后,轻轻叹了口气,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叹气,大概是因为这个本来是应该用来剥皮吃的鸡蛋现在变成了只能用掏耳勺挖着吃了,而他的手可能因为花了太长的时间用来拿锤子铲子敲石挖土,已经用不习惯用那种精致的小勺子……

  老头子用手指着那个蛋黄对徐行说道:“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外地核是两千二百公里厚的液态铁,内地核是固态铁球,它的半径约一千三百公里,人类从来没有到达过那里……”

  “那是怎么知道它是由铁构成的还知道它的厚度呢?”徐行这个时候有些好奇了,毕竟面对这个巨大的星体人类总是有着无穷的疑问和好奇。

  老头子满意地点点头,解释道:“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估算出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十点七克。再通过计算,大概知道地核处的压力在每平方厘米一千五到四千吨之间,温度在五千度左右。在如此高温高压下,有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使它的密度达到刚才那个值呢?而这种物质又必须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至少要占整个地球质量的三分之一。你现在明白了么?”

  徐行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也慢慢地说道:“密度为七点八六的铁。它在地心高温高压下的密度值有可能达到十点七左右。而铁是这个星球上相当普遍的物质。”

  老头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他对这样一点就通的学生相当满意,他点点头接着道:“正因为地核由铁构成,在那种高温高压下,外地核的自东向西旋转就形成了地球磁场。它的两端叫做南北磁极,但并不和地球的极点相重合。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磁气圈的形状被扭曲成水滴状,在极圈里就会看到这种叫做极光的奇妙现象……那个景色是非常的美丽……”

  说到这里,老头子已经是一脸的沉醉不已,好象已经回到了当年站在南极点上,扶着旗杆望向北方暗如深夜的天际里,那炫丽无比的五彩之光正在交相辉映……

  这些徐行在一本有关地磁的书已经看到过了,因为地球本身的转动不算规则,不但每一圈都不是椭圆形,一路下来是抖抖乎乎地前后晃着,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季节变化。最要命是有的时候它还会翻个跟头,这事情在几百万年前就有过,总之因为这些个原因,南北磁极在地表处相对地移动,北磁极现正在北加拿大,他心里想得却是那些千百年来靠着地磁才能万里寻家的鸟儿们现在估计一定经常地走错路。

  老头子好一会儿才醒了过来,他显然意识到一个学生正在等着他的教诲,要不然他可以发上半天的呆,而现在他只好接着说道:“磁气圈与大气一同担当了阻止来自太阳和其它天体有害射线的任务。地球的大气还使我们免受流星雨的袭击,大多的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烧毁了。”他的手在球体的上方轻轻地摆了一个姿势,表示这里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

  “地核上方就是地幔,它由固态的铁、镁、硅酸盐组成。它在压力减低到某种程度时就会液化,形成流动的岩浆,当它喷出地壳时,就会爆发火山。”

  老头子老师低下头,微微用食指点了点掌中那半个鸡蛋的蛋白,接着又在那薄薄的蛋壳上轻轻抚了一下,才又缓缓地说道:“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圈,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铝,称为硅铝层;硅铝层的厚度并不到处一样,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硅铝层,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镁,称为硅镁层……”

  “关于这一层岩石圈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大陆漂移学说,或称为板块漂移学说。你有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书?”老头子突然抬起头看着徐行问道。

  徐行点点头,说道:“1915年Alfredwegener首先提出这一点,他的理由是在做拼图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巴西和非洲西南部联在一起居然也很相配。而且有人已经发现美洲的东西部和非洲的西部都发现了生活在27亿年前的一种叫Mesosaur的蜥蜴化石。只不过当时在当时很少有人接受,多数人认为那可能是因为有个大陆桥在两个大洲之间,而且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存在这样大的力可以把一块大陆撕两半分得那么开……直到…”

  “哈”老头子一脸忍不住的笑意,他突然笑了一声,这让徐行停了下来,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什么地方可笑,只得带着轻轻的疑惑看着老头子。

  老头子对徐行轻轻眨了眨眼,做了个鬼脸,那张本来就已经沟壑纵横的脸上更是因为这个动作皱成了一团乱麻,显得是相当的滑稽和可爱。看到徐行不解的样子,他笑呵呵地点着头解释道:“我是笑你刚才的说法很有趣,虽然从来没有人记在书里,虽然Alfredwegener在书里也说自己是因为一直在看着地球仪才发现,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怀疑过他是因为帮他家小孩做世界拼图的时候拼错图了,……”

  老头子又轻轻笑了起来,显然前人的趣事让他感觉非常地愉快,好不容易笑声停了下来,他才接着对徐行说道:“你继续说!”

  徐行看了那个[地球]一眼,接着说道:“一直致力于对海底断层的研究的Tuzo。Wilson发现不断扩张的海岭贯穿着整个海洋。它被垂直于它的断层分割成一断一断的。这些断层只在两个正在扩张的洋脊段之间,出现在发生地壳断裂之时,洋脊扩张时,变形集中在洋脊上,并且沿着断层方向进行,其他海洋地壳接缝之间只会分开,而板块不会断裂。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地方就是板块的分界。他把这些巨大的飘浮在地幔上的岩石称作板块。并提出进一步设想认为地球的表面是由7个巨大的板块和一些小板块组成……”

继续阅读:第223章 势无生离 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都市当杀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