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现在的心思都在她的身上,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怎么,推己及人。放心好了,我不会不要你的,这辈子,我只爱你一个。”
雨荷如愿的听到自己想听的话,不过嘴上却不依的说道。“哼。谁要你要了。人家又不是没人要。向我家里提亲的人可是多的很呢?”
“那不知道,哪家的少爷有这个福分被雨荷小姐瞧上眼了啊!要不要寻去帮你把把关。”李寻半开玩笑半吃醋的说道。
“呵呵,瞧你那样子,怕是你去了,人都得跑掉。不说这个了,陪我出去逛街吧。明天人家就不能出来了。到时候人家会想你的”雨荷有点落寞的说道。
“为什么不能出来了。”寻十分纳闷的说道。
“我要去看父亲。所以不能在家了。要等些日子回来,不过那时候怕你也已经走了,”雨荷眼神有点黯淡的说道。
“好拉又不是这辈子不见了。咱们出去吃小摊。昨天我又发现几家比较不错的哦。要不要去试试。”李寻赶紧换了个话题说道。
“恩。”雨荷点了点头。环抱着李寻的胳膊就走了出去。心里就甜蜜的想着,一个月后。咱们在蓝月学院见。嘿嘿。
清润淅沥的小雨。让整个龙泉城沉浸在烟雨蒙蒙中。城里的大街上,往来奔跑的人群。或是快速的往家里跑,或是直接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下避雨。甚至还有些人直接跑进了不多的破烂的小神庙,他们都是靠着卖些东西来维持生计。这一下雨。怕是今天就没了收入。所以每个人都盼着雨早些停了。
烟雨中,马儿的铃铛声。传过街头巷尾。慢慢的在雨幕中,几个人影。几匹马的模样映了出来。走的进了,才发现这是只大商队。三十多只力牛身上被油布牢牢的扎着。。但从那鼓胀的牛背,还有他们那有些吃力的步伐,可以看的出来,它们驮满了货物。打头的是两个强壮的兽人战士。身上那把带着幽蓝色的光润的巨斧。让人心里打着寒战。在他们的身后是两个不大的孩子。其中一个在他还算稚嫩的脸上却显着与众不同的成熟。而另外一个,却是一个清丽脱俗的小美女。让人不觉得眼前一亮。
整个队伍就在这丝丝细雨中穿过大街,直奔西城门。
同样的烟雨。同样的铃声。在轩窗里面。一个同样娇柔可爱的女孩。却在那里发着呆。两只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却一动不动的望着手上那闪着白色光亮的铃铛。那是他送给自己的唯一的纪念。也是在那短暂几天里自己最快乐的日子。他是自己的缘分吗?
傲雪在心里不断的问着自己。小小的人儿已经知道思春。已经知道什么是爱的感觉。不在是那个遇到什么事情都一脸错愕的小女孩。久久的凝视,让她的全身都有些凝固。缓缓的站起身。长裙好似落地的花瓣。在空中飘舞。窗外,在下着雨。窗内,依旧也在下着雨。短暂的凝视。长久的回味。清凉的带着些甜蜜的滋味。
不经意的晃动,一阵叮叮当当的铃声木然响起,带着消逝的笑声消失在这烟雨的蒙蒙。
“希望,我们会再次的相间。如果有那一刻。我一定要让你做我老公。”小小的傲雪心里对自己狠狠的说道。带着些凄怨的哀愁转而变的如花般的娇艳的明媚的笑脸。想着望着,最后竟然痴了。眼泪伴着那好似高兴的笑脸。却显得有些幽怨淡楚。
“云飞啊!看来这天要是不晴的话。怕是得后天晚上才能到蛇尾寨啊!要不然咱们先找个地方等雨停了在走。顶多晚一天。不会耽误什么事的。”西斯看着这不见小的雨幕。已经下了一个早上。没想到这雨丝毫没有见小。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也好,咱们就到前面的那个村里休息一下吧。待雨过了在走。”轩辕云飞看着雨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虽然想家心切,可是还是决定等一天在走。
一行人赶着一排力牛慢悠悠的进了村子。最后消失在那层层的雨幕之中。
******************************************
“老韩。老韩。…”从一架中等的马车里伸出一个脑袋,有些晕晕的叫喊道。“老爷。您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只是想问问现在到哪里了。都快睡的糊涂了。”带着些苍老的声音从车里传了出来。“老爷。您才三十多岁,怎么就说自己老了呢?”一个柔和的声音传了出来。
“夫人说的对。老爷。您这是心冷了。要不然您可不比那些年轻人差呢?”老韩手里挥动着鞭子。然后背靠着马车后面的车厢墙上。叹着气说道。
“是啊!爹爹。女儿看你现在强健着呢?怕是在活个一百多岁没问题呢?”一声略带着娇嫩的稚气的声音传了出来。然后只听车厢里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便又安静了。
老韩看着眼前一座大些的城市就在两山之间屹立。“老爷。到了铜鹊关了。过了这里就到了横川地界了。这里离北沙也不算远了,最多在穿过四道关城。就能到北沙地界。”
“哦。这么快。没想到啊。我博闻。智。司徒。做了十多年的官,最后居然跑到这种荒郊野岭里。呵呵。倒是有趣的很,有趣的很啊!”司徒博闻拉开马车的帘角望着那越来越清晰的山间关城。怅然所失的说道。
“陛下,臣弹劾千湖行省省督(相当与省长)博闻。在这两年里。千湖行省并无大的灾害。可是他却借灾情私自开仓放粮。造成省内粮库十不存三。而此次喜获丰收。更是有农务大臣为了填补粮库之粮而留三层税粮。可是博闻却愣是又足足的将税粮提高了三成,以填补不足。现在,千湖行省大部分平民怨声载道。甚至有些人还到省府门前闹事。幸好当时的省务副督平息众怒。这才免起事端。臣认为。博闻这种为名为利,却全然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臣子应与于严惩。以安千湖百姓之民。”宰相张常林上前义正严词的说道。
“真有其事。”恒宇有些不相信,毕竟博闻的名字他还是知道的,每年进京述职。也见过几面。此人在地方很有些声明。办事也十分的利落。不过宰相说的这些事情也不象是空穴来风。
常林向身后的自己人打了个暗示。立刻就有人会意。“臣巡历执事,有事要奏。”
恒宇看着他。四品巡历执事。算是帝国一群言官。也是帝国了解外面的设立的一处特殊的机构。这些巡历执事除了一些常在人员外,其他的人都四处游历在帝国各处。可以说是拿着政府的钱旅游。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汇报给帝都的常在执事。然后由他们上报朝廷。“奏。”
“是,博闻虽然在当地有很好的声明,可是据查。他本人却十分桀骜不逊。多次批判朝政。甚至还对陛下你的救灾旨意多有怀疑。这些,在他对外人面前多次表露。而宰相大人所奏之事,也确实存在。为保事情属实。请陛下派人查证。”
接下来,更是一群宰相党人争先上奏。把这个一直在外面术有贤明的省督给说的不堪入目。如果说皇帝在第一个人说的时候还很怀疑。可是当一群人都在说的时候,恒宇就有点相信了。毕竟恒宇皇帝虽然有皇帝的威仪。脑袋里却少了些为君的决断。偏听偏信是他最大的弱点。毕竟太平时代的皇帝,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难。如果说和兄弟之间勾心斗角一个个都是好手,但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就少了些什么。
而宰相是他登上帝位的功臣。所以他十分的信任他。这件事情也自然就交给了他处理。之后的事情就十分的自然。常林这么做也只是想把自己人扶上位。而把那个软硬不吃的顽固的家伙一个教训。所以博闻降了两级被发配沙林行省做了北沙三府的总府督。
“爹爹,这里有什么不好的啊!看那边山清水秀的,在咱们那里可是看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