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几个时辰,就把这些煤炉和煤球全部卖了出去,苏余音心里甭提多高兴。
当晚,她将这几个工人叫到了面前:“各位做的很好,在我苏家干事,只要做得好,工钱不用担心。今天大家也辛苦了,等会我做顿饭菜犒劳下大家。”
苏小妹的手艺是在村里数一数二的,众人听了,一个二个笑呵呵起来。
“东家,我们今天有福了!”
“听说东家的手艺那是好的不得了,我前些日子听说了县里面大酒楼的老板娘都夸赞过呢。”
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苏余音的脸上也带上了喜色。
工人在院子里休息,旁边是烧红的煤炉,房间热烘烘的,大家人多,凑在一起聊天,气氛很好。
苏余音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些人,让苏明浩去照顾一番他们,顺便让这些人不要闹事。
不过今天的确狠赚了一笔,这也都是他们的功劳,所以苏余音早早地去镇上买了些好酒好菜。
苏余音站在厨房,身上围着个灰色的布块暂时当做了围裙,洗干净手,便开始着手炒菜。
旁边的三丝鲜艳欲滴,等锅中的油烧热后,“哗啦啦”的将三丝到了进去。
菜在锅中发出噼里啪啦的爆炒声,切下刚刚焯过水的鸡肉,等三丝半分熟后再将鸡肉倒进锅里。
“好香!”
锅里的鸡肉味道鲜美,三丝红的绿的白的,看起来色彩鲜艳。一把小尖椒放下去,油辣子咕噜咕噜的开始煮起来。
等时机到了,香味彻底起来的时候,苏余音直接起锅,一盘三丝鸡做好了。
因为人数太多,苏余音做的份量也很多,让这几个工人吃也够够的。
随后又是爆炒腰花,一大盘牛肉丸子汤,一盘青椒炒肉丝,还有一些大份的时蔬青菜。
苏明浩在一旁凑了过来,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好菜,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姐,你做的些啥?咋这么香呢?”
他忍不住伸出手来偷吃了一口鸡肉,美好的味道在他的嘴里爆炸开来。
“姐,你太厉害了,这水准都比得上御厨了!”他一边偷吃,一边咂咂嘴地赞美道。
“行了行了,说的你好像吃过御厨做的饭一样。你别偷吃了,被大家伙看见了都不好,赶快端出去。”
苏余音把最后一个肉汤做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厨房里热气大,等这一桌子菜做好后她竟然流汗了。
苏明浩听话的将菜端了出去,白米饭盛好,十几个工人围坐在一起,大家跃跃欲试,但是谁都没有开始动手吃饭。
苏余音从厨房走出来,看见他们还没有吃饭,微微一愣:“你们先吃呀,坐着干嘛?”
“东家没来,我们怎么赶先动呢?东家,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没错没错。”
苏余音愣了愣,这才笑着走了过去坐好:“大家伙吃好喝好。”
几个工人不停的给苏余音敬酒,苏余音的身体不能多喝,所以很快就败下阵来,让苏明浩上。
一顿饭吃的很是开心,吃完过后,天色已晚,几个工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们一家子。
房间里暖和和的,苏余音躺在床上,简单微微泛红,刚刚吃多了酒,现在还有些醉。
晚上没有多添煤,到了后半夜有些冷,不过苏余音睡的太沉,直直的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早晨起来,工人已经陆陆续续的来了,苏余音在房子里看着他们制作煤炉,制作煤炉的屋子有些闷,苏余音让人把窗户全部打开。
仅仅一上午,就制作出了两千多个蜂窝煤,接近一千个煤炉。看着码的齐齐整整的蜂窝煤,苏余音内心油然的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姐,这些煤炉卖给村里人还是外面?”苏明浩从一旁过来,手里面拿着个账单。
这是苏余音自己弄的,她虽然不知道这个时代是怎么算账的,不过现代的知识还记得,每次卖出去的煤炉和蜂窝煤她都记了个账。
“我看看,东边的煤商人上次给了我们一大笔的定金,今天这些货就给他们,自己留下来一点,卖给村里面人吧。”
苏余音淡淡点头,除了做这个煤炉,她还要继续去看看新做出来的纺织车试用效果如何。
她慢条斯理的来到了隔壁的李大婶家,李大婶是村里有名的绣娘,听说几年前还在镇上一家大户里面当过绣娘呢。
不过因为家里有个生病的丈夫,这些年赚了些钱也就回来了。
苏余音走的很慢,不过再慢也到了李大婶的家门口。
一个小木屋,旁边有些鸡鸭,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李大神也是个苦命人,因为丈夫的原因,自己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不过李大婶心地善良,在苏余音家里困难的时候出过力,帮过忙,所以,在新式纺车出来的时候,苏余音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大婶。
还没有进去,就听见了纺织机车的声音传来,她微微一笑,开口道:“李大婶,纺织车试用的怎么样啊?”
一听见声音,李大婶赶紧从屋里出来,只见一个头上戴上着泛白布条的女人笑了起来。
“小妹啊,你咋个来了?快快快,进来坐。”
李大婶热情得招呼着,苏余音也没有和她客气,直接走进了她的屋里。
屋里没有什么摆设,有些贫乏。墙壁上面还有很多的窟窿……
看到这一幕,苏余音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试探的问了一句:“大婶,你这窟窿咋回事?晚上不会漏风吗?”
“哎,你说这个呀,这是我家三娃自己抠出来的,这木屋子不禁试,被老鼠给坑了,孩子贪玩就弄成了这样。”
原来是这样,苏余音苦笑一声,赶紧又说:“大婶,你也辛苦,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这大冷天的窟窿也不好填补,我等会让明浩回来帮你糊上。”
李大婶听了笑的牙不见眼:“那感情好,对了,小妹,你做的这个纺车果然好用,你看看…”
李大婶从里屋拿出了一小匹布,虽然没有染上什么颜色,不过针线很是紧密。
“不错,看来纺车可以推广出去了…”苏余音摸了摸布匹,上面细密的线路几乎能够赶得上绣娘自己一针一线秀出来的作品
不错!
苏余音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又和李大婶聊了一会天,走的时候她回过头来看了看李大婶家。
“大婶,你这屋子冷的慌,我那里有自己制作的蜂窝煤,我等会给你送点过来。”
大婶家也不容易,一点蜂窝煤苏余音还是不会吝啬的。
听了苏余音的话,李大婶的眼角有些泪花花出现,随后消失不见。她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笑着:“又让你破费了,谢谢你啦小妹。”
告别了李大婶,苏余音慢悠悠的回去,回去后让苏明浩到后山挖点糊墙壁的泥巴,再给李大婶家送了几斤蜂窝煤。
苏明浩挑着一个扁担,左边放着蜂窝煤,右边的担子里啥都没有。
“姐,我到后山去了。”
“知道了,早去早回。”苏余音朝他挥了挥手。
苏明浩去了后山,苏余音一个人在制作煤炉的房间里来回查看。
有些煤炉其实烧的不是很好,看见这种情况,苏余音都会让他们仔细的检查下制作的材料是不是出了问题。
有些煤炉的用材出了问题,烧制出来的煤炉只要放到水中再用火一烧,立马变成了废土,所以这道工程苏余音要把守,尽量的节约成本。
转了半天,有些累了,苏余音想着还是要去县太爷那里瞧一瞧,县太爷上次可以把自己的新式纺车给送上去了,也不知道上头有没有什么来信。
她想着便往外面走,这几天天气晴朗得很,温暖的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格外的舒爽。
道路两旁都是一些白菜和儿菜以及娃娃菜这类的蔬菜,毕竟这个大冬天的,其他的蔬菜也没有办法存活下来。
一路阳光敏媚,虽然没有什么盛开的鲜花,但是几颗结着橘红色的桔子树弥补了这一点。
苏余音自顾自的摘下了一颗桔子,这是野生的,偶尔路过的行人都会自己动手摘桔子解解渴。
“好甜!”一股清凉的甜味让苏余音的舌苔为之一振,这冬桔果然好吃,不过吃多了还是容易让人上火。
“突然好像吃西瓜,也不知道这里能不能够种出来。”
苏余音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市面上买出来的水果也就那么几样。无非就是桔子、黎、葡萄。多的她就没有怎么见过。
西瓜带了一个西字,怕是外来的吧?
苏余音也不是很懂,不过能不能吃这些水果她也没有太过于强求。
虽然有些外来的东西她没有办法找来,但是在特别的季节里吃饭其他季节里的东西她还是有些办法的。
“要不要弄个大棚蔬菜?好像可以试一试。”
现在到了冬天,镇上卖的菜都是白菜白菜白菜,吃起来很是腻味,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季节种出夏天的蔬菜的话,一定有销售量的。
苏余音心里面想的美滋滋,而且大棚蔬菜操作起来也不是太麻烦,真正让苏余音感到麻烦反而是土地的事情。
村里的土地虽然不是国家所有,不过要想开垦出来变成自己的,还得要经过村长的同意签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