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举办中秋诗会的日子,苏余音早早的就收拾妥当,到春风楼前打探一番。
因为中秋节至,来往百姓脸上大多喜气洋洋,而这春风楼作为县城中知名的酒楼,自然也是好一番张灯结彩,做好了开宴会的准备。
春风楼牌匾下悬挂着两幅新贴的对联,门边更是用木板糊上了红纸,红底黑字的写着“贺中秋至,书院众书生……”
门口跑堂的伙计一脸喜气的看着苏余音,道:“这位客人,您是……”
苏余音从自己随身带着的小包袱中摸出了吴书生给她的请帖,不好意思的打断那伙计的话,道:“我虽然有请帖,却不是来参加中秋诗会的,劳烦伙计带我的后厨去。”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春风楼中的装潢。
伙计楞一下,脸上又挤出了灿烂的笑容,道:“原来是来做宴席的师傅,果真是少年人才!”他这酒楼做工这么久,还没见过让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上灶台的。
不过既然苏余音发出请帖,又要到后厨去,便说明她必是有真本事,否则也不会被特意请来。
这次中秋诗会,吴书生还另外请了县城中其他有拿手菜的厨子,毕竟李家家大业大,这次诗会还有贵客前来,自然不能失了体面。
苏余音跟着小伙计到了后厨,在偌大的后厨已经用布分出了隔间,也不知是哪位厨子提出的,想来是怕自己的看门手艺被人学去。
苏余音心中感慨,又管伙计要来了自己所需要的食材和调料,便忙活开来。
灶房里满是油烟以及各色菜肴的味道,将春风楼楼上的丝竹之声都给掩盖掉了。
苏无垠从没见过这般热闹的场景,他身后跟着青月,两人站在门前都有些迟疑。
“这便是中秋诗会?”苏无垠看了一眼被伙计收走的请帖,惊讶于这热闹的排场。
青月却是因为春风楼中歌女清唱,丝竹管弦之音起,美人翩然起舞,而唤醒了脑海中模糊的一点记忆。
他看着这种场景,分明觉得心中并不喜欢,但又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
罢了,青月摇了摇头,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抛到九霄云外。接着他便伸手轻轻推了下苏无垠的肩膀,暗示他放开心态,大步走进去。
苏无垠一进去,李文举便注意到了这个满身透着农家淳朴气息的少年。
他宴请的书生大多都与他交好,还有一些都是书院中小有名气的才子。这些人对于诗会这样的场景可谓是如鱼得水,彼此应酬,熟练的不得了!
李文举眨了眨眼睛,嘴角露出一抹险恶的笑意,向苏无垠走了过去。
“苏小弟,我恭候你已久,怎么现在才来?”李文举轻飘飘的一句话,便表露了他对苏无垠的不友善。
苏无垠从家中一直到县城,这路程可要比居住在城中的书生远的很。尽管他天不亮起来,换上了杨氏替他新裁制的衣裳,尽量体面的到达春风楼,但这一路的风尘还是让他略显狼狈。
这周围的书生眼睛锐利的很,一眼就看出苏无垠是不上交际,又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
不知是谁低声谈论了一句,道:“原来是个种田的小子!”
这句话便如同打开的话匣子一般,苏无垠站在门口,也感觉到了从诗会众人那边散发过来的恶意。
“李师兄为什么要请这么一个穷小子过来,吟诗作赋,他会说得几句?”
李文举面上带着笑容,饶有兴致的看着苏无垠变换的神色,一字一顿的揭开事情真相:“苏小弟,之前和你相交的时候一直以书院师兄对待,但如今我即将去到州中,便借此中秋诗会的良机,与你坦白身份。”
“我姓李,是你所想的那个李家。”
苏无垠瞳孔陡然增大,自从出了砚台那件事情后,他就一直对李文举有所猜测。
但是因为李文举也确实教导了他许多东西,表现出一副亲厚前辈的模样……苏无垠性格纯善,又不愿意自己的怀疑伤了他人,所以一直将此事藏于心中。
没想到,李文举果然是心怀恶意前来,还在这种场景,用别有深意的方式告知了他的身份。
苏无垠垂在袖子里的手握成了拳头,他面对众人的目光,不知该如何应对。李文举宽厚的形象一下子从他心中崩塌,李家……他闭了闭眼睛,脑海中就浮现了大哥苏简的模样。
现在李文举表现出来的那样子,让刚刚失去大哥的苏无垠有些移情,不过他没想到,李文举是李家长子,也是在为自己的弟弟报仇。
当初李家告诉李文举,是说苏简害死了小少爷,李文举就打定主意要折了苏家人的骄傲,让苏家永世不得翻身。
苏无垠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青月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向苏无垠打听了关于这所谓中秋诗会的缘由,看到苏无垠来到春风楼,就受到众人为难,便顿时觉出了其中的不对。
他眉头一皱,当下便挺身而出,道:“都说儒生奉行孔孟之道,及人之老幼,但我瞧着诸位读书人的模样,却与书中说的大有不同。”
青月不卑不亢的表现顿时引起了李文举的注意,李文举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少年,心中颇为嫌弃。
“你又是何人,我等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出来插嘴?”
李文举身边一个性格暴躁的书生,当下开口训斥。
青月脸上糊了苏余音准备的药膏,看上去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书童。
那书生道:“你家少爷还没说话,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做奴仆的人开口?”话音未落,他便发出了一声嗤笑,补充道,“没想到一个地里刨食的土鳖,还能带个书童过来参加诗会!”
李文举笑了笑,忽然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妹子做的一手好厨艺,现在就在这春风楼中作宴,这抛头露面的,倒也赚得了不少钱!”
两人一唱一和,说得苏无垠分外难堪,更令他不能忍受的是,李文举还提到了苏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