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老看着掌柜的神情,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他看苏家境况不好,便处处都想着帮上一些。若是在小摊能够拿到酒楼的订单,想来那会是极好的一份收益。
这在外面的流动摊贩成本低廉,但是整日都要受着风吹日晒。要是赶上运气不好大雨骤降,那准备的食材都被淋个透湿,便代表着一两天的辛劳付诸东流。
鹿老家中富贵,但他本人却不是只知朱门酒肉的庸庸老人。
苏余音看到那酒楼的伙计去而复返,还有些疑惑。
伙计刚才买走的那一大份油焖土豆,是她今日单卖的最多的,故而印象深刻。
伙计一路跑来,气喘吁吁的说道:“苏姑娘,我家掌柜想请您前去商量生意!”
闻言,苏余音有些疑惑的挑了挑眉,这酒楼和她一个小摊,能扯上什么关联?
她看着伙计额头渗出的汗,觉得别人应当不会是刻意耍她,便让旁边的苏明浩炸小吃,自己拿着围裙擦了擦手,跟着伙计去了酒楼。
酒楼掌柜早就在帐房里等着,他把从不离手的算盘打的哗啦啦作响。
伙计买土豆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小吃的价格,若是做大桩生意的话,还有优惠。
掌柜想要来一份长期的订单,当然要估量好在自家店中贩卖这种小吃和他从苏家小摊那边进货的价格。
苏余音被带到账房中,茶点奉上,双方坐定便开始交谈。
掌柜是生意老手,对着这进价据理力争。
苏余音琢磨现在人还不知道土豆生长在何处,也没见其他人吃过这种食物,先诉苦一通货源极少。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相互交锋,掌柜忍不住在心中泛起了嘀咕。
眼前的苏家小丫头看着年纪轻轻,可还真是不好糊弄!
苏余音更是喝了一口茶水,掩住自己内心的紧张。
几番来往,苏余音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每天给这酒楼送上三百份油焖土豆。
掌柜也不清楚这小吃究竟有多受欢迎,便先定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数目,约着先送上一月。
一个月,每天固定三百份……苏余音在心中算了一下,顿时乐开了花。她面上却还是一副亏本了的模样,愁眉苦脸的和掌柜打机锋。
第二日,酒楼里就打出了这份小吃的名头。不少听说过苏家小摊推出的新小吃,却未曾尝过的客人纷纷点了一份尝鲜。
还有吃过后回味无穷的老饕,也跟着点了一份焖土豆。
有吃过的人在议论着这酒楼里的油焖土豆,价格要比苏家小摊上面的贵上一些,也不知道掌柜吃了多少利润!
但是到酒楼里吃饭的人大多都不差钱,也懒得再去几条街开外的苏家摊子,就直接在酒楼点了这份小吃。
苏余音忙活了半天,分别在正午和傍晚之前准备好几百份油焖土豆,让苏勘元送过去。
苏勘元这几天都没再出去砍柴了,他一心想做出些事情来改善家中的近况。眼看着苏家摊子愈加红火,他心里的负担也少了许多。
苏无垠在书院放假的时候回过一次家,他口齿清晰的给杨氏背诵了自己新学的百家姓千字文。
杨氏看到他这幅模样,心中一阵宽慰,只觉得自己付出艰辛供着苏无垠去书院读书的举动有了回报。
当时在边上处理着土豆的苏余音忍不住笑了笑,道:“等四哥考中秀才,那咱们家的田地就不用再交税了!”
说起田地,杨氏的脸色突然变了。
她脸上出现了一抹愁绪,过了好半天才轻声说道:“我们家的田早就在供你大哥去书院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卖空了!”
那时候苏家突遭变故,家境困窘,偏偏孩子们大多尚未长成,唯一能当顶梁柱的苏简还要去读书。
杨氏只是一介妇人,平时用纺织和帮别人洗衣裳做些杂事,在闲暇时间赚点钱补贴家用。想要种苏家一开始留下的那些田地,实在是太过困难。
当时又碰上了急需钱的情况,杨氏心一横,就将那些田卖了出去。
这年头百姓都把田地当成自己的命根子,把家里传下来的田卖出去,就等于断了自家的根本。
苏余音想到这里,顿时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忙去瞅着杨氏,心中怪自己笨嘴拙舌。
但她没想到杨氏看着她,眼中满是骄傲。
“都没关系了,现在我家阿音让这个家过得越来越好,也无所谓那些田地!”这些天杨氏在家中帮忙处理食材,刷洗螺丝,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苏余音心中一暖,但又想到了那些在山里野生的土豆。现在她每天卖出的油焖土豆分量越来越多,仅仅只靠着山中自然生长的土豆根本不够!
再想想苏家卖出去的那些田地,如果能够把那些钱收回来的话,不就可以用来种植土豆了吗?
可是土豆这个东西,最大的神秘感就在于旁人并不知道它的来源。
苏余音将自己的忧虑和苏明浩一说,苏明浩立刻拿了个锄头往山上走。
还是苏余音将他拉住,哭笑不得的说道:“难不成你打算在深山老林里开垦出一块田?”
苏明浩确实有这种简单粗暴的想法,但是看着自家妹妹的神情,又觉得确实不大可能。
平时上山下山都要花上不少时间,更别说在本就不适合种植的山林中开垦田地。
苏余音只得将这个难题暂时放在一旁,专心做着现在的生意。
随着油焖土豆的畅销,苏家小摊每天准备的土豆食材也不够了。
后来喜欢吃这种小吃的人都变得精明起来,每天快到傍晚的时候,就有人匆匆赶着前来买上一份小吃,都怕再迟上一刻就没有了。
村里的人看着苏家小摊新吃食,嫉妒得都红了眼睛。
陈婶子还特地找上门来一次,她男人做螺丝卖了不少钱,有了这笔收益的对比,心中更是垂涎苏家新推出的土豆。
苏余音每天在院子里处理土豆的模样,都被她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