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苏余音回到苏家,刚到村子里,就发现村人看着自己的眼光颇为诧异。
她有些纳闷的拉了一个小孩子询问,这才得知了众人避之不及,又颇为羡慕嫉妒的原因。
原来是之前那酒楼的掌柜再度携着重礼上门,酒楼掌柜和苏余音破坏了李文举的好事,自从那一天之后没有交集。
本来双方是极好的合作伙伴,但是掌柜一时贪心破坏约定,险些害得苏家买卖大受打击。
之前因为李文举的事情,苏余音和他合作了一回。那掌柜回去之后,左思右想,总觉得这是个机会与苏家人和好。
毕竟苏家小摊又推出了一项新的吃食,再加上原本的臭豆腐名声远扬,有不少人成为了臭豆腐的死忠,使得苏家名声大振。
而掌柜的酒楼由于对手的竞争日益萧条,他又对苏家颇为愧疚,思前想后还是寻上门来。
得知这消息后,苏余音还有些纳闷儿,她本瞧着那掌柜憨厚的模样,却不曾想还有这般厚的脸皮。
他自己先犯了错时,又早已断了交情,只是因为偶然的一次合作,便又找上门来……这得多厚的脸皮才能够做出这样的事?
苏余音踏进门的时候,正好听见苏明浩语气坚定的说道:“掌柜,先前我们苏家兄弟去你那里卖柴的时候,确实靠着您给出的钱财度过了家中的难关,但您之后毁约之事,也害得我苏家差点翻身不了,合作一事还是算了吧。”
都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谁能知道这掌柜会不会再次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再度毁约,将苏家置于难堪的境地。
可是掌柜竟然敢再次前来,就必然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看着意志坚决的苏明浩,突然扭头对着坐在一旁的杨氏道:“苏夫人,想来你也知道,在苏家最为艰难的时候,便是你们卖柴为生。”
这倒是确实,这掌柜虽然贪图利益,但至少面对过来卖柴的苦命人并不苛刻。
苏家人第一次去卖柴的时候,正是冬天大雪纷飞,拖着柴火到了酒楼门前,两手已经冻得通红。
当时别家酒楼看他们衣着寒酸急需钱财,都将柴火的价格压了又压。冬天砍柴不易,柴火的价格本应上涨二成,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
苏明浩问了三家,只有这家酒楼按着规矩来了,其中热心的伙计还端来了两碗热水。
这也是后来苏家兄弟砍了柴火,便会拿到这一间酒楼去卖的原因。
想到这一些过往,刚刚还坚决拒绝的苏明浩便沉默了下来。
杨氏也想起了曾经苏家的苦日子,她叹了一口气,却又不肯原谅掌柜之前毁约之举。
“掌柜何必为难我一个妇人,家里的买卖早就交给我儿负责。”丢下这句话,杨氏便退到了旁边的屋子里。
她知道自己一向心软,若是再留下来恐怕会影响到苏明浩和苏余音的决策,干脆避而不见。
掌柜心中一紧,他这次过来找的突破口就是一向心软的杨氏,这是他特地向苏家邻里打听好的内容。
苏余音站在门口看着杨氏进了屋子,方才重重的咳了一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在自己身上。
掌柜看见正主来了,脸上便挤出笑容。自从苏余音和他一起向胡商告了李文举,他就觉得这个年纪尚小的姑娘并不简单。
苏余音眼角一扫,淡淡的问道:“没想到家中有客,掌柜此次前来做何事?”
那掌柜便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苏余音对此心中早有预料,便直接坐在椅子上,伸手撑着下巴一口回绝道:“掌柜说笑了,我们苏家小摊哪里攀得上你那酒楼?”
这言外之意便是拒绝掌柜请求合作的事情,接着苏余音便扭头看着苏明浩,自顾自的说起自己的打算。
“眼下在县城中我们苏家的名气已经打响,靠着几份方子吸引了不少客源,但这县城毕竟是小了,若有机会还是想去邻县瞧瞧。”
苏余音话音一落,那掌柜便眉头一挑,眼睛亮了起来。
刚才被苏余音带着几分嘲讽拒绝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老脸有些搁不下去了。掌柜正在犹豫自己是转身就走,还是继续商量,就突然听得苏家有打算去邻县发展!
这件事情倒是给掌柜提了个醒,他在邻县有自己的关系,而这苏家从未出过县城百八十里地!
“苏姑娘,没想到你们竟然有打算去邻县!”掌柜故作惊喜的转身问道,“那你们苏家可有联络好人物作为介绍,邻县坐拥水利之便,占据交通要道,可要比我们这小县城繁华热闹不少。”
“像这种地方,若是没有熟人引路,可是难以站稳脚跟!”
苏余音刚伸出去端茶碗的手顿住了,在她打听来的消息中,这掌柜说的是实情。
古往今来,交通便利的地方都颇为繁华,但也正因为人来人往,反而更难立足。
她在邻县人生地不熟,若是能有熟人引路,便再好不过了。
“不知是掌柜的意思是?”苏余音犹豫一下,在心中叹了口气,还是伸手请掌柜坐在了桌子边上。
那掌柜坐下来,脸上便笑开了花。他伸手摸了摸小胡子,眼中闪过一抹自得,道:“我在邻县有个红颜知己,她也做了买卖,最近楼子里的厨师回乡走了,正缺一个人顶上。”
苏余音抬了抬眼皮,这个身份作为切入点倒是不错,也好了解新地方的人情风物。
“若是苏姑娘愿意同我合作,把我这酒楼的生意振兴起来,我便写上一封书信叫你推荐给她,请我的红颜知己帮你们在邻县引路!”
掌柜是生意人,过来低声下气也是因利所趋,但当他有了自己的底气后,说话便硬气了许多。
苏余音不着痕迹的皱纹皱眉,但想着自己与掌柜各取所需,倒也是个不错的交换。
想到这里,苏余音便点了点头,应诺了掌柜的条件。
这掌柜当下让苏家人拿来纸笔,刷刷写下了一封书信递到苏余音手中,让她到了地方去寻“醉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