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秋李子2019-07-30 00:111,363

  孩童天真的话让婉潞是真的笑了,朱氏把自己儿子拉过来,摸着他的头:傻孩子,你还真当世上男子都似你爹一样?自从平老爷过世,这还是朱氏头一回主动提到平老爷,想起自己记忆之中那个温文儒雅的爹爹,婉潞的泪又要滴下来。

  听到提起自己的爹,续宗眨眨眼,什么都没说,一家三口沉默了一会,朱氏才笑道:好了,都快晚饭时候,让他们把饭摆上吧,吃完了饭,还有旁的事要忙呢。

  婉潞的嫁妆虽说早就备好,这真要拿出来,清点不说,那些金银首饰要重新炸过,家具还要再刷一遍漆,床帐衣服,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再拿出来晾晒过。这些是物件,跟着婉潞去的人手要安排好。

  原本定的是春燕夏妍跟了去,朱太太知道婉潞的喜日已定,来贺喜的时候笑着对朱氏道:妹妹,你别嫌我太啰嗦,京城里的规矩和我们这里不一样,你浅侄女出嫁的时候,我当时陪了两个丫鬟过去,当人手已经够了,谁知去年你侄女婿考中举人,来贺喜的都说,这样人家,光陪嫁丫鬟就要四个,婆子那些倒不必,倒燥了我一鼻子的灰。

  朱氏的眉微微皱起,朱太太又道:你想想,京城里的人眼眶子都是大的,外甥女嫁的,又是那样一等一的人家,嫁妆宁可多些,不能少了,你再多陪送几个丫鬟过去,又不耽误什么事?

  这话说进朱氏心里,家里的丫鬟婆子当日都遣散的差不多,此时也只有另买了,婉潞倒说过不必,就这两个用熟的丫鬟已经够了,朱氏只是不听,吩咐媒婆去挑两个聪明伶俐的人给自己来见见。

  听的平家要给大小姐挑贴身陪侍的丫鬟出嫁,身价银子从厚不说,这嫁的是京城里的赵家,远近别说那些吃不起饭的人家,就连有几亩田地的人家都想把女儿送来。

  连日媒婆东出西进,带了四五十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上门给朱氏选,朱氏瞧了十来日,乡下的女子,先不说长相,连个懂礼仪的都没有,吴妈妈看的直摇头,最后总算矬子里面拔将军,选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做粗使,剩下的一个都没留。

  就这两个十岁的小丫头,吴妈妈还让杨妈妈教了她们十来日的规矩礼仪,这才能勉强做些粗活。最后还是赵家二姑娘,现在的陈三奶奶听说自己弟媳妇要挑陪嫁丫鬟,送了个十四岁的家生女过来,再连上朱太太送过来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这四个陪嫁的贴身丫鬟才算凑齐。

  陈三奶奶送过来的起名秋烟,朱太太送过来的叫了冬艳,连了春燕夏妍总共四个,就算做陪嫁大丫头,那两个新买的粗使丫头,一个叫雾儿,一个叫了柳儿,和着婉潞房里另外两个桑儿丝儿一起,做了陪嫁的小丫头。

  一家子上下忙碌着婉潞的婚事,连年都没好生过。过完年就是正月十七,平老爷满了三周年,全家上下这也算正式的脱素着吉。

  朱氏也不免俗地大操大办,请了七七四十九众僧人连做三日道场,在门口施粥半月,乞钱的人大的支一吊钱,小的支五百。族里的人就更不必说,每家除了散福的东西,还有白布三丈,银子二两。

  这一消息传出去,不说那三日热闹非凡,就施粥的这半个月,谁不夸朱氏为人厚道,做事大方,当家得力?更难得的是,对继女都这样好,真是古往今来头一份。

  做道场那几日,平氏族里远的近的都来帮忙,当成族里头一桩大事来做。僧人们齐声吟唱,务必要保佑平老爷来世转个好人家,旺宗也跟在僧人群里,闭目颂唱。自从四老爷不是族长之后,四太太的气焰也没有往日那么大,出过这样的事情,也没人愿意和她家对亲,旺宗的弟妹一个十四,一个十三,都还是男未娶,女没聘。

继续阅读:第五十八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世家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