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调整着呼吸,假装睡着,过了许久才睁开眼,枕边的少女闭着双眼,梳成妇人发髻,还是朱氏第一次见到,眼皮微微有一点红肿,却更惹人怜爱,朱氏伸手给她掖掖被角,做母亲的,只愿她一生平顺,赵家六爷,看来也是个谦谦君子。
徘徊良久,朱氏这才重又睡下,虽然躺下,那眼却不时睁开瞧瞧,婉潞一直都保持着平稳呼吸,不晓得她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这一夜是这样长,长的婉潞不知道朱氏起来看了她几次,这一夜又是这么短,短到朱氏觉得自己看这个女儿,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外面的天色就已大亮,下人们的声音响起,有人进房小声唤道:太太姑娘该起了,舅老爷已经派人说一会就到。
婉潞这才睁开眼,望进的是朱氏那双满是血丝的眼,婉潞眨眼,让眼泪不要掉下来,脸上已带了笑容:娘,我会好好的,你放心。怎么能放心呢?朱氏虽然点头,还是伸手抱住了她,就像抱个小娃娃。
再浓的思绪也挡不住分别,起床穿衣,丫鬟们进来服侍梳洗,今日的早饭是婉潞最爱吃的豆腐皮包子和紫糯米粥,但婉潞也不过就吃了两个包子,喝了半小碗粥就放下。
朱氏的眼一直望着她的脸,见她放下筷子,按住她的手问道:怎么就不吃了,这路上有些远,也不知道哪里才能打尖。婉潞怎么说的出自己难受的有些吃不了,出嫁本是喜事,也是朱氏和自己原本盼着的,但临到了了,婉潞才发现自己有浓浓的不舍。
哎,妹妹你放心,这一路上你哥哥都安排好了,哪里打尖,哪里歇息,全都预备了。朱太太的声音突然出现,打破本来浓浓的伤心。朱氏抬头看着说话的朱太太,知道这是自己哥哥在外面等不得了,方才已经遣小厮来催过四五遍,这时干脆让嫂子进来了。
说着朱太太已经上前挽住婉潞,仔细看了又看,赞道:真是花一样的姑娘,妹妹,你放心吧,有了你的教导,她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再不舍也要离开,婉潞明白这个道理,朱氏和朱太太一边一个握住她的手,身后是跟随出嫁的丫鬟们,吴妈妈昨日就已回去,说的是家中有事,其实是不想这样感伤吧?
厅前朱老爷已站了起来,在上面走来走去,想是等的极不耐烦。婉潞快走两步,上前拜见舅舅,跪在那里道:一路多承舅舅照顾,只是甥女这一去,归宁日难,续宗幼小,还望舅舅青眼。
朱老爷连忙把她扶起,连连哎呀了几声:你们这些女娘们,就是这样罗嗦,只是出嫁,以后有的是时候归宁,上次你浅妹妹出嫁,你舅母也是拉着她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没了,差点误了吉期。
这话让朱氏眼里将要落的泪又收了回去,朱太太白自己丈夫两眼,话里的怨气不小:女儿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怎么会心疼?朱老爷只当个不知,在那里又对朱氏说了遍让她放心的话,婉潞摸一摸续宗,他已开始留发,再不是两个丫角的小儿。
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只是一句,好好照顾娘,续宗虽然不知道婉潞为什么改了称呼,还是使劲点头。朱氏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件大红羽纱斗篷,亲手给婉潞披上。丫鬟拿过跪垫,婉潞再次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女儿从此不能承欢膝下,还望娘善自珍重。
这话婉潞说的一字一句,虽是出嫁前常说的套话,朱氏也听的眼里一酸,扶起她又叮咛两句,终于还是走出大厅,往外走去。
今日平家的大门一开到底,屋前檐下,都挂了红绸,婉潞走的,不是平日出入的角门,而是一路从大门出来,见到他们的身影出现,陪侍上京的杨妈妈夫妇急忙上前迎接。
送到这里就该停了,朱氏停下脚步,婉潞回头看她一眼,端正行了一礼,上车而去。春燕她们跟着婉潞上了同一辆车,嫁妆是早就装在车上,朱老爷跨上一匹大马,对朱氏说了声放心就扬扬而去。
门前的喧闹已经结束,朱太太拍一下朱氏的肩:妹妹,进去吧,再舍不得,女儿也是要嫁人的。只能如此了,朱氏望着那看不见的烟尘,只要你一生平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