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今日月太君是不会答应了,楚夫人给叶氏做个眼色,叶氏小声安慰道:老爷,婆婆宅心仁厚,老姨娘那里我也时时去照看,老爷您还是先回去吧。二老爷已经哭的眼都红了,任凭叶氏百般劝说,他一个字不改,只是重复那句,求母亲成全。
叶氏心里着急起来,月太君的脾气人人都是晓得的,必要顺着她,哄着她,就和个七八岁的娃娃一样。现在逆了她的意思,她更不会答应。
果然月太君已经冷笑了:好啊,你今儿还是要做孝子了,我倒想问问,忤逆嫡母是条什么罪名?急的叶氏也不管屋里的人还那么多,紧紧拉住二老爷的胳膊:婆婆,致贻他不是忤逆您,等媳妇劝他回去。月太君盯住赵致贻,脸上的笑还是那么冷冰冰的:我告诉你,你今儿要做孝子把崔氏从我房里抬走,明儿我就把你全家撵出去,由得你们做孝子的做孝子。赵致贻已经收泪,眼里茫然一片地瞧着月太君,不光叶氏心惊,旁的人也全都惊了一下。
楚夫人刚想开口劝说,赵致贻已经大笑出声,慌的叶氏什么都不顾地紧紧抱住他:老爷,你这是怎么了?赵致贻笑完看着月太君道:儿子自从生下来,就只认母亲为娘,自认并无一点不到处,儿子孝敬母亲已经四十余年,姨娘她不过就几天的活头,儿子想孝敬她几日也是人之常情,难道母亲还认为儿子忤逆不孝吗?
月太君岂是能听的进这些话的,眉扬的高高的:我不管那些有的没的,横竖你今日要把她接出去,明日我就撵你们全家出府。说着月太君看着二老爷:离开了定安侯府,我看你怎么活?
赵致贻深深吸了口气:若要逐儿子出府才能接出姨娘的话,儿子立刻就走。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演变到这样的程度,人人的面色都变了,月太君的眼眯起,刚要吐出好字,就听到传来平静的声音:你们都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这声音虽然平静但蕴含着威严,老侯爷柱着拐棍满面愠意进来,身后还有两个十五六岁的美婢跟随。这两个美婢的颜色让婉潞都不由多看两眼,早听说老侯爷过了六十大寿之后就精心挑选了四个十五岁的美婢放在房里,一到十八就遣嫁出去,嫁妆丰厚,引得一群不能给女儿备嫁妆的穷人都争抢着把女儿送来。
坊间悄悄传言老侯爷是不是在练什么采阴补阳的功,不然怎会只要十五到十八的少女?也难怪会有这样传言,他年纪比月太君还大那么两岁,气色比起月太君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楚夫人忙迎上前行礼,老侯爷已用拐杖点着人了:老大媳妇,你带着她们都退下去,这么多的人在这屋里,难道还嫌闹的笑话不够?楚夫人早有此意,只是碍于月太君脾气不好,到时候退出去她又要生气,急忙应了就带着人退出去。
月太君见老侯爷出来,心里的火气只会更大,冷笑着道:都不许出去,看看这个为祖父的是怎样的?楚夫人的那只脚都已经踏了出去,听了这话又不好缩回来,只是看着老侯爷。
老侯爷把拐杖从左手传到右手,面上的愠意更明显:你是老糊涂了吗?这样的事你还要让大家都在这?月太君坐在上面一动也不动,说出的话也是冷冰冰的:我老糊涂?是你老糊涂了吧?你的儿子我辛辛苦苦养大了,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现在倒好,要把他自己的亲娘接出去侍奉,这是打我的脸,你还护着他?
老侯爷把拐杖重重往地上一跺:夫人你也太过了,这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的事情,本来也没几天活头,你让他接出去又有什么?月太君蹭的跳起来,半点不似平日那老态龙钟的老妇人,指着二老爷声音已经变得尖利:人之常情?他这样算是求我,我倒没见过这样的人之常情?
老侯爷的眼一闪,手里的拐杖已经落到二老爷身上:我打你这个不知道人情世故的,夫人是你的母亲,你要求什么直接说就是,这样哭哭啼啼的,传出去夫人还怎么做人。老侯爷的拐杖虽然举的高高的,但落下去并不疼,二老爷也受了。
老侯爷收起拐杖对月太君道:好了好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气也生过了,就让他把崔姨娘接出去照顾几日,那总是怀他的人。说完看一眼楚夫人:怎么还没出去,难道我的话现在就没人听吗?这样在这里,成什么体统?楚夫人忙把那只脚也跨出门槛,这次倒没听到月太君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