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
作为回应,箫玉儿只是给了这么一个字。
原本还嘚瑟的笑着的冯奎,那面色骤然一僵。
“你……你说什么?”
显然他怎么都没办法接受是这样子一个结果。
“我说滚,我这池塘给小民了,不管你拿出再多的钱都不可能,还有小民的确没有拿出这么多钱,他甚至一分钱都没有拿出来,但是只要小民开口了,我的东西他完全可以随便拿去,而你?算是什么东西,现在就滚,从今以后不要再来我这里了。”
别看寻常时候箫玉儿都是一副与人和善的样子,如果一个从书画当中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可真正遇到关于她原则问题的事情,这箫玉儿就会变得比任何人都强势。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她在听到有人找孙公民麻烦的时候,会想都不想就直接去帮忙。
因为孙公民的一切事情,就是她的原则。
“你……你……他不过就是一个傻子,他能有什么?把池塘给了那个傻子,那就是浪费,给我才是最正确的。”
若是换作寻常时候,外人都说出这样子的话了,他自然是没有这个脸继续待下去了。
可今天不一样,他可不希望自己被一个傻子比下去。
“浪费?只要是小民,就算浪费我也愿意,你管得着?小民是傻子?呵呵,我问你,你见过那个傻子能赚钱买空调?小民能。”
“你看到过哪个傻子能赚钱养家?小民能。”
“你见过那个傻子能一下子勇斗数个歹徒?小民能。”
箫玉儿的每一句话就跟个厨子一样不断的捶打着冯奎的身上,听得冯奎都有些发懵了。
尤其是箫玉儿每次结尾还带上一句“小民能”,这让冯奎感到一阵屈辱。
只是……
虽然他主观上并不愿意相信这一切,可看到箫玉儿那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之后,他还是下意识的选择了相信。
“还有呢,五百块钱?你该不会真的这么穷吧?你这么一个穷比,居然还敢去嘲讽孙公民?你也不看看嫂子现在身上穿着的这件衣服价值多少,这可是真正一千三百五十六块钱呢,是孙公民给嫂子买的,我现在问你,你能买得起这样子的衣服吗?你舍得买吗?”
现在说话的乃是苏秦。
苏秦的声音之中饱含着戏谑与不屑,光是听到这话,冯奎就面色变得一阵难看了。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这件衣服,尤其是当看到这衣服上的商标图案之后,他直接就懵了。
他经常在城里玩,自然知道这家店铺的情况。
里面一件衣服至少一千起步啊。
这真的是那个傻子买的?
一千多块钱?如果换做是他,怎么都不可能买的。
可万万没有想到,原本他是想来秀优秀感的,却被孙公民秀了一脸。
其实别说现在这冯奎有些发懵,就算是箫玉儿都吃惊的呆滞在了原地。
她之前就询问过孙公民价钱,只可惜孙公民一直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出来。
当时箫玉儿就想到了这衣服肯定非常贵重。
只不过这箫玉儿是从穷地方来的,在她的脑海当,就算说“贵”,估计也就一两百块钱而已。
可事实上呢?
一千多?
箫玉儿是一阵心疼,不过心疼的同时,她内心还是充满了幸福感的。
至于那个冯奎,现在听得都想哭了。
不待这么装比打脸的好不好?
你买一件衣服就一千多?
这可是老子三分之一的工资了。
“你……你们,好好,我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就不信了,没有了你们的池塘,我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冯奎这个时候是真的没有那个脸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
他双手一摆就逃也似得离开了。
看着冯奎离开之后,苏秦和李婉两人这才紧张的松了一口浊气。
“嫂子,你没事儿吧?他没对你怎么吧?”李婉赶紧询问道。
箫玉儿笑着摇了摇头,“放心好了嫂子没事儿的。”
“哎,嫂子你就是太善良了,反正让一个换做我,哼,有人敢在我面前来找存在感,这不是找死吗?哼。”
看着这么一个长得阳光青春的可爱小姑娘故意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箫玉儿都看的有些乐呵,好像刚才的不开心都一扫而光了。
冯奎是气呼呼的离开的。
之前他还在孙公民那边夸下海口呢,认为自己只要给了钱了,箫玉儿是绝对不可能拒绝的。
可结果呢?现实很残酷啊。
“哼,你小子给我等着瞧,你不是拿走池塘了吗?哼,老子没得用,你也别想好过,过几天老子就把你的池塘给废了。”
冯奎心中一边大步走着,想要离开这个让他满是屈辱的地方,一边心中愤懑不平的念叨着。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道拖拉机的声音传了出来,就见到一个长的干瘦的中年男子,正开着一辆拖拉机缓缓地朝着他的方向而来,而在这拖拉机上面,还有几个水桶。
开车过来的,乃是冯晨的父亲冯建国,来这里的路先前孙公民跟他说过的,可具体孙公民家里住在什么地方他就不知道了。
正好看到这个时候路上有个年轻男子,年纪也就比孙公民大个几岁而已,他下意识的就认为这冯奎是这个村子的人了,他就将这拖拉机停在了冯奎的面前。
只是,冯建国还没来得及询问一声呢,这个冯奎率先看到了拖拉机后面水桶里的东西。
那些都是鱼苗。
巧合的是,正好今天他也约了一批鱼苗过来养殖,这冯奎下意识的就以为这鱼苗是那边的鱼苗店送过来的。
“你们的效率还挺高的啊,不过你先跟我回村子吧,这里的那个池塘我没有拿下,这些鱼苗就放到我们村子的鱼塘里好了。”
冯建国一愣,完全没有搞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
他虽然年纪有点大了,可还不至于老眼昏花啊,孙公民长得什么样子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冯建国第一时间就明白过来,一定是这个年轻人误会了什么了。
他正想着解释一下这误会呢,却突然看到不远处走来了三五个大汉,这几人显然刚刚忙好农活,准备回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