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私访
花边2019-12-27 13:402,217

  刚想开口解释几句,免得新上任的知县对启明书院的印象直线下降,然而等他转过头时,却见那一瞬间,吴庸的眼神很是深邃。

  他虽是看着那群孩子,可眼底却仿佛照映着一片熊熊燃烧的火光。

  顿时,小官被惊到下意识收回目光,很难想象,看起来温润平和的新知县大人,竟然也会有这么‘凶神恶煞’的模样。

  他犹豫了一下,终是鼓起勇气重新看过去。

  可这时,吴庸的神情已经回复正常,又变为了之前那副模样,唇角微微向上勾起,从远处看去自然而然的面带笑意。

  眼中别说有火光了,就连一丝火星子都瞧不着,怎么看怎么温和。

  小官心情复杂。

  一时怀疑自己是不是眼神出了问题,一时又感慨新知县真不是个简单人物,随随便便的变一变表情,都足够底下人揣测许久。

  小官深深的叹了口气,随后连忙打起精神,道:“大人,启明书院设立有八年了,八年期间,周边百姓对其多时推崇,从未出现过差错。”

  启明书院确实有点贵。

  但创办这家书院的夫子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举人老爷,那就是一块会动的活招牌。

  毕竟按照北国律法,举人老爷是能出仕当官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要是让这位举人老爷看中,当了他的关门弟子,这一辈子不说荣宠加身,至少也能让全家人温饱不愁。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吴庸颔首,仍静悄悄的看着远方:“文武齐重,文成武就,极好。”

  他没有穿官服。

  瞧起来就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并没有在书院引起太大的轰动,是以,那两个武术夫子在发现他的存在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人的反应。

  就连在训练场上蹲马步的孩童,都不约而同的忽视了他们,哪怕一张脸憋的通红,也没有分出心思的打算。

  见状,吴庸忽而轻声而笑,突如其来的笑声令小官与身旁带路的夫子皆觉得莫名其妙。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愕然。

  如今的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这位新知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说他只是走个过场,可人家偏偏在上任第一天就尽心尽责,一直从最偏僻的地方询问到月牙镇来。

  虽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有用的改变,可他真是做到了在其位谋其责,半分也做不得假。

  良久,一阵清晰的敲锣声传来。

  闻声,训练场上的夫子随之摆了摆手,大发慈悲的与一众明显训练量超出负荷的小孩道:“好了,今天就训练到这里,你们不可立即松懈,可围着操场多走两圈,不然明日起来,怕是会肌肉酸痛,站立难安。”

  随着这一句话,大多数孩子立即往后倒在地上哎呦连天的低声叫唤。

  唯有三人喘着气,忍着心悸的感觉,硬是按照武术夫子的提醒,抬着打颤的双腿,慢悠悠绕着操场走圈。

  远处的吴庸见了,道:“这三个孩子性子坚毅,倒像是个不错的苗子。”

  望着远处的孩童,随行夫子对他倒是有些印象,便道:“这孩子名唤温墨,确实是个不错的苗子,能吃的下苦,从不抱怨喊累,待人也极为有礼,从入书院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松懈过。”

  随行夫子没有说的是。

  无论是武课还是文课,温墨的成绩在书院中都名列前茅。

  当然,所谓的文课,其实都与武术沾了点边。

  吴庸了然点头:“那另外两个……”

  “那两个是温墨家的书童。”

  吴庸:“……”

  可真是奇了怪了。

  在月牙镇这般偏僻的地方,竟也有人家会给家中孩子准备书童。

  也许,当真是家境不错?

  可若有闲钱买书童,为何不去一个更繁华的城池?

  仿佛看出吴庸眼神的古怪,夫子解释道:“其实,温家的情况算不得好,书院派人去打听过,那孩子的父兄皆死在战场上了,如今家中就剩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母,一个阿姐,一个体弱多病的嫂子,还有几个年纪极小的侄子侄女。”

  吴庸听得皱眉:“家中情况如此糟糕,竟然还能买得起书童?”

  “大人有所不知。”随行夫子娓娓道来:“去年是此地的灾荒年,只要能给一口吃的,多的是人愿意签订卖身契。”

  “但……”

  吴庸顿了顿:“可是什么?”

  “听说那书童一家共有二十多口人,只有几个年老的签了身契,几个孩子,至今为止仍是自由之身。”

  吴庸停了停:“或许是孩子们尚小,还不能当劳力……”

  “并不是。”随行夫子的声音很是平静:“那主家不止没有签订孩子的卖身契,还出资送他们入书院,想来,也是想给他们留个谋前程的机会。”

  此话一出,连小官都忍不住有些唏嘘之感,插嘴道:“按照夫子所言,将他们买下的主家,竟还是个难得的大善人不成?”

  “依我所看,确实如此。”

  话音刚落,吴庸没有立即开口。

  他望着远处,心里只留下了一道想不通的疑惑。

  按照随行夫子所言,那温家家中的顶梁柱早就倒了,只剩下些老弱病残。

  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要供几个孩子……

  实在很难想象,那人到底在图什么。

  小官点了点头,抿唇道:“不过,二十几个人供三个人到书院,咬咬牙应该不成问题。”

  “大人,此话可就错了。”随行夫子笑了笑,温言道:“如今,温家的学子,书院中共有六个。”

  小官:“……”

  吴庸:“……”

  六个,半年就要十八两的束脩……

  吴庸从几处考察而过,很清楚十八两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代表什么。

  一个三口之家,哪怕是不吃不喝,一年也就三四两的收入。

  十八两……

  便是不吃不喝,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休息,也攒不下来。

  更不说其中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对于底层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顿时,小官讶然无比:“那买下他们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继续阅读:第176章:大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商不好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