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时候,萧逸照例把穆语涵送回了家,不过临走的时候,穆语涵叫住了他,专门嘱咐的说了一句:“今天辛苦你了,回到家好好休息吧。”
一句话,瞬间让萧逸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当然回到家之后,萧逸也不存在什么休息不休息的,到了他现在的实力,睡觉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因为萧逸修炼就是最好的休息,不仅可以让身心全部达到最好的状态,并且还可以一点点的变强。
而除了修炼,就连炼丹对于萧逸来说也是休息,毕竟不用自己消耗灵力去给游龙古鼎喂火,而具体的操作游龙古鼎基本都是自己完成的,萧逸只要注意着按照丹方一定时间内控制火候就好了。
而今天萧逸选择的是炼丹。
并不是炼制什么珍惜的丹药,而是一种丹海之中很平常的培元丹。
对于这个培元丹,其实萧逸很熟悉。
因为这个培元丹有两种炼制方法,一种叫做培元散,另一种才叫培元丹。
两种形态,用的材料的种类是一样的,不过用量和炼制方法却是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培元散其实就是一种药散,就算是不借助游龙古鼎,也可以炼制出来。
而萧逸对于这个培元散可是十分熟悉的,至少炼制了不下一千份了。
其原因就是培元散有个好处,炼制出来后,只要斟酌用量,那么可以让低级武者开始就服用,然后到高级武者,精英武者,乃至顶尖高手都还有一些作用。
刺魂学院的学员,之所以可以快速的武力成长,培元散就是其中秘密之一。
培元丹其实就是培元散的加强版,而且是超级加强版。
这个丹药,萧逸是炼制过一次,尝试过其药性的。
对于刺魂学院来说,现在除了费平这个教练之外,还没有哪个学员可以承受的住培元丹的药性。
因为培元丹想要服用,只有达到顶尖高手的级别才能勉强服用,而且还是需要谨慎护法,闭关一段时间才能吸收药力。
刺魂学院现在就连最强的第一批学员现在也就是普遍精英武者的实力,最强的狼牙也还差一些火候才能达到顶尖行列。
他们现在最多也就是可以随意的服用培元散罢了。
一颗培元丹的药力之惊人,起码是培元散的几十倍,而且因为要用灵火炼制,丹药之中蕴含浓郁灵力,药性也超级集中,所以药效惊人,吸收之后,起码相当于顶尖高手将近十年的苦修。
可以说培元丹只要出现,绝对会成为武者们梦寐以求的修炼资源。
不过这种丹药终究是有一些限制的。
药方是没有写什么限制,萧逸感觉那应该是因为这个药方本来针对的就不是武者。
而就萧逸自己试验的结果,培元丹对于顶尖高手来说,第一次相当于十年苦修,但是想要第二次使用,却要至少一年的修整期,才能保证强大药效之后的经脉身体有了再次可以吸收培元丹药效的条件。
不过第二次服用培元丹药效就起码要打个对折了。
再之后,随着修为提高,服用的间隔时间会变少,但是药效也更少。
直到实力超越顶尖高手,达到绝世高手的地步,这时候培元丹的意义,也就是比通常修炼好上一些而已,且时间长了,或许就没用了。
听上去,培元丹似乎也就那样了,不过萧逸知道,对于那些顶尖高手来说,培元丹就是绝世重宝。
十年苦修,对于武者来说,可不是开玩笑,长路漫漫,一个不好就会迷了路,没有了再进一步的可能。
这一次萧逸选择培元丹,就是因为其药效可以让最有经济实力、也基数相对较大的顶尖高手趋之若鹜。
毕竟这个年头,按照武者一般的修行进度,四十岁到五十岁是可以修炼到顶尖高手的层次的,这个年纪,一般都是人们功成名就的时候。
萧逸这一次要炼制培元丹,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捞钱,捞一大笔钱,一笔可以保证让仁鑫集团面对强大的经济制裁,却能坚挺到最后的钱。
按照萧逸的想法,一颗能够让顶尖高手节省十年苦修的培元丹,他定价两亿一颗,肯定那些顶尖高手会削尖了脑袋求购,甚至就算明知道第二次的使用限制和药效打折,也会争着买更多的培元丹。
因为对于那些有钱的顶尖高手来说,能用钱换取自己实力的突飞猛进,非常划算。
一颗培元丹两亿,而这世上顶尖高手的数量起码有数千,萧逸不求所有人都那么有钱买到,不求买到的人都买两颗,但是大几百的培元丹想来还是可以卖出去的。
这样的话,萧逸很快就能收到上千亿的资金,对于仁鑫集团这个只有几千亿估值的集团来说,左右股市动荡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培元丹不是萧逸唯一的选择,只是最实用的选择。
因为只有培元丹的材料比较容易收集,而且造价最低。
萧逸不是没想过去卖辟谷丹,可辟谷丹听着实用,可是其最大的用处就是当饭吃,没人会因为省饭吃就花费大价钱买辟谷丹。
其实萧逸手里真正值钱的是驻颜丹,这个丹药的主要功效可是传说中的青春永驻。
这个药效绝对是想要摆脱生老病死的人们最渴望的。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垂垂老矣的样子,尤其是女人。
萧逸相信,只要操纵得当,一枚驻颜丹的话,就算操作到几百亿一颗都有人会买。
不过萧逸没那个精力去操作,也不想暴露自己有驻颜丹的事情,因为他怕会让修炼界疯狂,到时候很可能一些没钱的女修炼者会失去理智的追着萧逸让他给炼制驻颜丹,这不是萧逸愿意的。
习惯性的去落地窗瞅了瞅穆家别墅,确定一切如常后,萧逸放出来紫光貂,让紫光貂护法,然后自己就拿出来火灵木、游龙古鼎及炼制材料,开始了他捞钱的第一步,炼制培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