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淮南听到沈光这话,有些惊喜,忙道:“陛下真如此看重我?”
沈光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表弟我作为皇帝的守卫军首领,我还不知道吗?
你在江南的才名,陛下都有所耳闻了,特别是你这次参加科举在第一轮,就夺得甲榜第一等的首名,陛下更是看重。
不过表哥你后面两轮科举可也得努力,据说陛下打算大肆的提拔人才,所以科举是重中之重的。
若是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入了陛下的眼,那也算是平步青云了。”
沈光耐心的讲道。
自从知道了杨天承对于自己这个表哥宇文淮南的关注后,沈光就对宇文淮南格外的关切。
他知道宇文淮南如果步入官场的话,凭借着两家表兄弟的关系,自然十分亲近,是属于自己这一脉的人。
别以为作为杨天承手底下的亲信,彼此之间就没有竞争。
碗就那么大,粥就那么多,若是不争不抢的话,怎么能够获得更大的地位。
自己步入官场后,虽然很快的就成为了独领一军的金吾卫将军,但那么久了,这个位置却没有任何变化。
归根结底就是自己在朝堂中根基太过薄弱了。
在大炎分为军队分为十二卫,每一卫府都设有大将军一职和两位将军。
下辖若干的骠骑府和车骑府。
自己的金吾卫乃是长安守城军,算是独立于十二卫府之外。
但独立的代价就是地位和势力都比不上其他十二卫府的大将军。
就连副官将军都比不上。
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正四品从善将军,和骠骑将军算是同级。
而且沈光还听说,如今左领左右卫府下辖的骠骑将军刘宜,如今已经投靠杨天承了。
这更让沈光升起了一丝危机感。
沈光身为武官,自然希望更近一步,独临一卫府。
而不是单单率领一万两千余人的金吾卫,被别人因为天子近臣的原因,尊称一声沈大将军。
而这些就需要根基和拉帮结派了。
毫不疑问的说宇文淮南就是沈光最好的选择。
两者世交的表兄弟关系本来就十分亲近。
在这个年代,这些东西可比什么都靠谱的多。
宇文淮南也不是什么都不懂,沈光的心思他也隐约的清楚,不过他并不抵触,反而很接纳这种情况。
朝堂上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吗?
两人的心思不谋而合,倒是熟络了起来。
而就在沈光和宇文淮南两人热切熟络的时候。
一道诏书便传了下去。
宣蜀王杨秀进宫面圣。
杨天承可算是被一件事情给难住了。
自己前身虽然贪图美色,但也不傻,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那些兄弟封了郡王之后,外放到其他地方。
就算自己的母后,如今当朝的太后念子心切,屡次想要把杨天承的兄弟蜀王杨秀召回来,看看都被杨天承打太极拳给绕开了。
可如今是真的绕不开了,太后竟然玩起来宗礼的那一套,哭着闹着都要见自己的儿子,蜀王杨秀。
杨天承也不忍自己的母亲那么难过。
只好咬着牙下了诏书。
蜀王杨秀,说起来还是杨天承同父同母的弟弟。
但在当初杨天承还是皇子的时候,和杨天承争储争得最凶的也是他。
就连先帝把杨天承立为储君之后,在下面依旧小手段不断。
当太子那段时间,简直是杨天承最痛苦的时间。
不管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杨秀捏住小尾巴,弄自己一番,丢掉太子之位。
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之后,前身自然就先把杨秀丢到封地去。
杨天承甚至怀疑自己前身昏庸,导致朝堂大臣大多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杨秀在后面推力的。
不然满朝文武,至少也有一部分是忠于皇家的。
那怕当今天子昏庸无道。
虽然最后妥协了把杨秀给招回宫来,但杨天承依旧有些不舒服。
若是在前世,这种被家长逼迫的做一些事情,杨天承或许也没什么,最多就是不喜欢这件事嘟囔两句。
但现在做了皇帝之后,杨天承第一次感觉没有束缚。
“看来还是兵权没有牢牢的掌握在手里,不然那里会瞻前顾后的。”
杨天承苦笑了一声之后,心里面对于执掌十二卫府的想法更加强烈了起来。
想到这杨天承都要些头疼大炎帝国的十二卫府制度。
这完全就是把兵权外放给那些武官,也是幸好这些武官都在大炎各地的卫府内。
偶尔才会来长安见圣上早朝。
不然像王充、陈光忠他们一样一直待在长安。
就算杨天承有系统,也别想在朝堂上夺得一点权利。
那时候就真真正正的算是傀儡皇帝了。
“如今十二卫府就只有一个左领左右府下辖的骠骑将军投靠我,任重而道远啊。”
杨天承想了想,就去查看千牛卫和金吾卫的训练情况了。
自从把训练项目计划交给了金吾卫之后也有些时间了。
到了校场,在赵虎和沈光的带领下,看了一下训练进展后,杨天承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
“训练的不错,以如今训练下去,只要以两军为骨干扩建,随随便便都能得到二三十万有战斗力的军队。
不过这样还不行,身为朕的天子禁卫和帝都护卫军,我要的是你们足够强。
比十二卫府的其他军队都要强,你们能不能办到?”
杨天承严肃的看着赵虎和沈光说道。
赵虎和沈光立马正了脸色腰杆挺直的开口说道:
“末将定当不负圣望,不让陛下失望。”
“好,如今十二卫府还是太少了,朕打算在扩建四个卫府,如果你俩表现得好的话,朕允你们开卫府!”
杨天承见两人如此积极。也不介意画一个大饼给他们看。
当然只要他们够努力,能力足够强,杨天承也不介意这个大饼变成现实。
“末将遵命!”
在校场看了一会后,杨天承便转道来到了萧笈麾下的工部。
如今都官也已经重归萧笈的手下,在杨天承的大力支持下,工部也强势了不少。
至少汲寒现在还不能够和萧笈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