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朝。
杨天承许久未曾上朝,这次上朝主要还是论功行赏。
这次的论功行赏与槐行的论功行赏极为不同。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天承看到下面黑压压跪了一片人,伸手拢了下自己的衣袖,这才微微抬手,道:“平身。”
“谢陛下。”
“对于这次的昌平事件,我们必须要引以为戒,对于劳役,不能使用强制性手段,至于朝廷官员贪污官银一事,以后一旦发现,满门抄斩!”
“陛下圣明。”
“关于这次前往昌平微服私访的事情,多亏了苍名在寡人身边,帮助寡人出谋划策,着苍名为中州朗将,官拜三品,封侯五品,各位可有异议?”
“臣等不敢,陛下圣明。”
开玩笑,他们虽然不知道苍名和杨天承在昌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杨天承都说了这次的事情多亏了苍名,他们难道还敢有任何的疑问?
加之陛下这次微服私访谁都不带,就只带了苍名一个人前去,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陛下完全就是想要提拔苍名吗?
此刻他们哪还敢有什么异议,除了陛下圣明之外,他们什么都不敢说。
“此番刘尚文也辛苦至极,差点丢了性命,刘尚文功不可没,加之在监管河道这方面有条不紊,挽救了成百上千的昌平百姓。”
“寡人封你为五品候,希望你可以继续为大炎帝国效忠。”
“臣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苍名和刘尚文一同跪下,拜谢圣恩。
刘尚文的官职品级比苍名大一品,虽说两人都是五品候,但刘尚文之前并非候位,故而刘尚文这是直接连升五级候位,让整个朝堂都大为震惊。
朝廷之前可从未有过连升五品候的事情,可没想到这次竟然发生在了刘尚文的身上。
一时之间,他们看向刘尚文的眼神都带着满满的崇拜。
就连刘尚文看向杨天承,也是极为震撼。
“来自刘尚文的崇拜值+1467。”
“来自苍名的崇拜值+926。”
紧接着还有一件事情,杨天承的眼神放在了李源的身上。
“李国公此次也跟着寡人一同微服私访,功劳甚大,故而寡人准许李国公在庙堂为官,晋阳不必再去了。”
李源大喜,同样心里一颤。
这哪里是封赏,这明明是把自己放在杨天承的身边监管。
他在晋阳十分有声望,几乎可以碾压陛下。可此刻把他放在长安,这实在是把他浑身上下的职权全部卸任。
他如若想要权利,就必须一步步往上爬,重新来过啊。
看来陛下此刻对自己还是不放心啊!
“臣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源此刻心情复杂,就连下了朝都不知道,只是木讷的朝着李国公的府邸走去。
刚刚回到府邸,就看到李向民走了出来,看向自己的父亲有点颓然,担心的上前询问:
“爹,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儿看爹面色慌张。”
李源这才伸出颤巍巍的手,看向眼前的李向民,这是他唯一的儿子,此刻他的心里竟然有种踌躇不前的感觉。
“儿啊,爹又被陛下给盯上了!”
李向民把李源请回了府中,两人来到书房之后,李向民这才继续开口询问:
“是因为叔叔吗?”
李向民知道自己这个叔叔每天以来不务正业,只知道借着李国公的名号为非作歹,甚至是不知进取,不知道给他们李国公府抹了多少黑。
今日李忠消失不见,加之李源说自己被杨天承盯上,结合这件事情一想,他当即明白过来了这件事情可能与李忠有关。
看到李向民如此聪颖,李源的心这才得以有了些许的慰藉:
“是因为你叔叔,如果为父没有猜错的话,你叔叔此刻应该已经被陛下囚禁起来了。”
“并且陛下已经不让为父前往晋阳,只能留在长安。只是目前长安局势已经稳定,加之陛下已经提拔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就算是为父留在长安,这也不是一个妥善之计啊!”
李源此刻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一边是不能回自己的地盘晋阳,一边还要待在长安,估计日后也不会有任何的出路,毕竟陛下已经不信任自己。
他更不想要他们李国公府就此没落,他想要光耀门楣,却不成想他们李氏竟然要败在自己的手上啊!
李向民看到李源此刻的样子,心中倒是有了些许的计谋。
只是还未说话,就看到李源眼神一亮:
“向民,我们反吧?”
“父亲,不可!”
听到李向民的话,李源的心顷刻间暗淡了下来。
反只是他一瞬间的念头,他自己也知不可行,加之李向民反对,他瞬间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今的陛下已经不是当时的大魔王,陛下远远要比他想要给我们展现,想要让我们看到的地方还要藏的深,我们当今陛下的能力完全不了解,根本不知道陛下有多少的后手。”
“故而我们此刻绝对不能反,否则之前的王充,陈光忠,都是很好的下场,我不能放任爹爹走上错路。”
“哎,为父也知道啊,可为父别无他法!”
李国公叹了口气,看向李向民,他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估计也会因为是他李源的儿子,而不被陛下所喜爱吧。
李向民摇头,看向李源:
“爹,儿子不怪你,儿子现在有一个办法,倒是觉得可行。”
“说来听听。”
此刻只能司马当做活马医了。
“儿子觉得陛下之所以囚禁了叔叔,还要让爹爹留在长安,一方面是想要监视爹爹,另一方面则是要与爹爹谈条件,不然的话,陛下早就处置了叔叔了。”
“故而儿子觉得,陛下此刻正在皇宫中等着爹爹,而爹爹现在要做的,就是直接去皇宫,跟陛下挑明了说,爹爹拿出自己的衷心,看看陛下想要从爹爹身上获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李向民说的极为严肃:
“只有我们知道了陛下的目的,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