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授业
明朝第一人2020-01-19 19:192,188

  现在工坊已经蒸蒸日上,已经远远超过刚开始建立时候那种各方面困境,青黄不接局面。

  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秀才和童生加入工坊,才会让工坊更加专业化,工匠这才认识自己手中的东西叫什么。

  有一些穷酸秀才不擅长工坊工作,但是可以做做手抄工,还能够给大家讲讲课之类的,教导大家学习。

  总比在外边摆摊,专业为人写信,赚取那几文钱要强的多。

  “红薯嫁接还要考虑枝叶和枝干问题,如果上面叶子枯黄,那么就是两种原因,要么就是没有水分,要么就是没有养料。”

  “当然枝叶枯黄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比较好分辨,就比如我手中的这一棵红薯叶,你们看到了什么?”

  魏忠贤指着手中的红薯叶都众人说道。

  胡雄道:“这应该是缺少水分吧,你看这红薯叶干巴巴,一看就是缺少水份导致。”

  “大人,我觉得这红薯叶是没有见到阳光,阳光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阳光,根本就无法顺利成长,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阳光。”

  “错了,错了,这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阳光,他只不过是需要水分,你看这红薯无论是枝叶,还是生长趋势都和以前种植的大不相同。”

  “我觉得应该是缺少养分,这一个桶种植了那么多的红薯,这里面的土已经贫穷,根本就没有任何养料可言,所以我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开口说话的都是学习了将近一个月的童生,他们懂得咬文嚼字。

  至于秀才到现在还绝大多数人迂腐,宁愿做一个教书先生,也不愿意来教导大家学习。

  也有一些人更加过分,宁愿饿死,也不愿意为魏忠贤效力。

  如果魏忠贤是科班出身,或者是一员文人,那情况便不同。

  纵观历史,阉人有几个是好人。

  即便魏忠贤是好人,但是现在所有士族都痛恨魏忠贤,恨不得上去就是一脚。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魏忠贤的名声早就被这些文人们给弄的臭大街。

  任何一个有文风的文人墨客,他们都不会因为几两银子便来投靠魏忠贤。

  刚开始来河南的时候,魏忠贤便已经让胡雄苏安排招募一些读书人过来写写字,做做宣传。

  那个时候还来了一些穷的吃不起饭的穷苦童生,但随着魏忠贤造反,这些童生很多都已经跑了。

  对于他们而言,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做卖国贼,更愿意跟着魏忠贤杀头。

  刚开始时候魏忠贤招揽了几十个童生,现在已经走的七七八八,现如今只剩下八九人。

  至于秀才刚开始时候六七人,现在都已经走光。

  从这点可以看出,秀才要比一般人还要迂腐,还要不懂事。

  这就是古代文人之间的傲气,也正是因为这些,才导致让这些文人们一个个趾高气昂,眼高手低。

  但是皇帝们想要发展,想要被乡绅士族们尊敬,就必须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囚禁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觉得读书才是当官唯一出路,只有读书才可以做官,才可以光宗耀祖。

  至于工匠,他们这辈子是工匠,子子孙孙都是工匠。

  虽然说汉人千古以来都是口口相传,但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祖祖辈辈都是工匠。

  朱元璋自以为他聪明,专业对口就不会导致国家混乱,也不会导致出现青黄不接局面。

  军户和匠户折腾一波,早已经失去了原本初衷。

  将士们老子是军户,儿子们也成为军户,一代代成为军户,早已经让他们失去睿智。

  而工匠们老子做什么,儿子也都去学习什么,从来都是一字一句,比较墨守陈规继续传扬老爹手艺。

  至于那些创新和发明,没有人会去触碰。

  发明出东西,没人会奖励,还会因拖延朝廷工期,从而被治罪。

  而且军户个工匠都是接受到朝廷指派,祖祖辈辈都要为朝廷效力。

  所以工匠和军户成为了大明王朝百姓眼中最没有出息的行业。

  士农工商,乡绅士族永远都排行在第一位。

  虽然商人比较下贱,但是商人有钱,可以锦衣玉食,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最差的是工人,也就是这些可怜的工匠。

  “缺水并不是先天性的,你们要观察土地的水分程度,就比如现在的这些土壤,比较湿润,而且还带着分裂的干土。”

  “这不是失去水分征兆,这是缺少养料,这一棵红薯干我们可以分为缺少养料,有人就问我了什么是养料,今天我就为你们详细讲解。”

  魏忠贤并没有端起架子,而是认认真真的给大家讲解。

  大家实在听不明白,魏忠贤就会多说几句。

  不管是工业还是其他,魏忠贤都已经做的非常好。

  听到了魏忠贤讲解,众人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里面道道竟然如此复杂,彻底打开了大家另外一扇门。

  说白了,养料就是动物或者人类的粪便为最佳养料,因为里面包含了一些营养。

  人类从食物之中摄取的能量,并没有全部进入人类身体之中,也会留下一部分变成养料。

  真是因为有一些会变成养料,才有剩余价值。

  把这些粪便浇灌在土地里,才会保质土地拥有养料。

  后世的话合肥,甚至是别的产品,都是从粪便开始研究而改变的新产品。

  真正想要做的是让土地拥有越来越多的养料,增加粮食产收,而不是伴随着土地越来越差,导致粮食欠收。

  那么怎么浇灌土地,才能够更大利益化,让土地有养料,能够多生产一些粮食。

  现在粮食是大家心中第一目标,也是最大目标。

  如果能够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一口粮食吃,那么就真是国泰民安,百姓都是满脸笑容,高兴的合不拢嘴。

  其实要想做到这点,非常难,难以上青天。

  魏忠贤虽然不懂农业,但是他拥有系统,可以把系统里面的资料念出来给大家听,也算是总结经验。

  希望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用在实处。

继续阅读:第四百八十二章 探讨种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真是大明九千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