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不禁感慨,还好进来的盟友多。
还好他拉着孙凝一起了,如果现在走散的是孙凝。
遇到这种情况,这个小丫头估计要吓死了。
不知道何时开始,常青已经会默默关心孙凝为孙凝考虑了。
“怎么样,我声音够大吗?”
孙凝一脸懵懂的看着常青,继续深呼吸想要再大声喊。却被常青伸手捂住了嘴巴,摇了摇头。常青并不想跟孙凝解释太多,自顾自的在原地准备坐下。
然而刚低头,眼睛便瞬间瞪大。看着原本平整的地面开始迅速塌陷下去。
并且周围地势低一些的地沟里开始在缓慢的往上冒水银,那玩意儿可是有毒的。常青立即站稳脚,水银冒的越来越凶了。
如果常青他们再不离开这里,估计不过十几分钟。就会被这些水银给淹没,到时候真的是死路一条了。常青觉得自己实在无语了,经过了这一路了居然还来!
“还来!到底有完没完啊!”
孙凝双手叉腰看着地面不断渗出的水银,气愤道。一下子说出了常青的心声,本来孙凝还是蛮敬佩孙家先祖的。
毕竟是她的老祖宗,但是经过这一番番。孙凝对自家老祖宗的印象,不禁也大大减分。心里想着没事儿搞这么多害人的玩意儿干啥呀,好玩儿吗?
“常大哥咱们现在可怎么办呀!”孙凝看着常青说道,现在也不是抱怨的时候。能够活着离开这里才是最重要的。
“爬到书柜上面去,机关应该就在书柜上面。咱们尽量往上爬,也够时间研究。”
常青说完,便一把搂住孙凝的腰身,直接朝书架上跃去。
大概来到了二层楼高的地方,本来想要跳到书架顶部的,抬头才发现书架顶部正好顶着天花板。
所以常青便选择了一个折中的位置。
“这里视线还可以吧!你自己坐稳了,顺便帮忙找一下黑墨和黑鹰两个人在哪里!”
常青看着孙凝道,便开始全神贯注的研究书架上的书籍了。
之所以让孙凝找黑墨和黑鹰,是想要安排一些事情给孙凝做。避免孙凝会打扰到他。
另外一边的黑墨和黑鹰两人,一看到地底下冒出的水银。
立马跟猴子上树一般,快速爬上了书柜。此时两人已经坐在了低于石室最顶部稍低一点,算是书架的倒数第二高的地方稳坐着了。
“老大只说让咱们爬上来观察这些书架上面的书,可是这些书除了乱还是乱。让咱们观察个啥啊!”
黑鹰看着满目散乱的书,心里顿时烦躁起来。
黑墨也不回答,只是认真的看着。其实他也观察不出什么,但是总比没事干的好。
常青盘腿稳坐在书架之上,为了方便看清楚其他书架。
带着孙凝往高处而去,的确每一个书架上面摆放的竹简卷轴以及布帛卷轴和书籍的数量都不一样常青想要在数量上找到规律是不可能了,就在常青头疼之时。
目光忽然触及到了三种不同的书籍记载方式。
常青不免疑惑,如果孙家那位先辈要用竹简和布帛以及书籍记载的话。
在那个时代一个是书籍记载书写会更加方便一些,也更好区分一些。
何必用上竹简和布帛这两样制造工艺复杂的记载方式呢!难道他有意为之,或者说竹简和布帛以及书籍代替不同种类的东西。
常青开始看发挥联想,先看向了竹简。竹简主要由竹子制成,且竹子的颜色主要为青色。制成竹简之后就是淡红色,而布帛原型是蚕蛹蚕丝。
书籍本身是树木,这些都是取之于大自然之中。
可是这些又有什么联系呢?
常青又陷入了瓶颈之中,他实在无法将这三者联系起来解释出什么。
“我听我爷爷说,以前孙家刚立世的时候。正是自然条件极好的时候,孙家第一代祖先在一处深山老林里建造了房子。好像是竹子制成的,因为周围都是竹林。说也奇怪,那竹林里面居然生出了灵芝这种珍贵药材,当时都说是孙家悬壶济世老天给的奖赏!后来孙家先祖也爱用竹子做记载医德的材料。这里的竹简上面应该记载了不少药材的介绍吧!”
孙凝闲着无事,开始翻阅起身边的竹简卷轴自言自语道。
然而孙凝不经意间的说辞,却恰好给了常青灵感。
常青忽然想起来了自己在丹经中获取的炼药配方,丹经分为三重天。
其中一重天里,炼制关于强身健体的丹药中,药材的说明似乎就有提起过竹林中竹叶青这一味药!
灵感乍现,常青闭上眼睛仔细回忆着丹经中三重天对各位草药的记载。
一重天中所需要的药材,整理起来主要以青色这一颜色为主。而二重天中的药材似乎主要以活物身上的东西为主。而第三重天中的药材,主要以珍惜草木为主。所以!这青色竹子制造而成的竹简,对应的是丹经里的一重天。
所需要的药材数量,就是竹简摆放的正确数量。一重天中一共需要二十一味药材,也就是说书柜上的竹简摆放数量应该是二十一份。
常青早在之前就数过了,每一个书柜上面的竹简数量基本上都不足二十一。
常青闭眼,到底是不是赌一赌就知道了。
地底下的水银流的越来越凶了,他的速度也要快不能再犹豫了。
常青伸出右手,右手手心处腾然冒出一阵黑气。
在书架周围弥漫开来,那些参杂在布帛中的竹简,参杂在书籍中的竹简就跟长了腿一般,全部有规律有数量的回到了放置竹简卷轴的书阁中。
当所有书架的竹简数量全部对齐二十一份时,常青惊喜的发现地面的水银冒出来的速度变慢了。
也就说明,常青这么做是对的。
“对了!布帛由蚕丝织造而成,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小生物。二重天的药材多来自于活物,一共需要三十四味药材。所以布帛的摆放数量是三十四!去!”
随着常青的一声大喝,所有布帛回归了正确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