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土法炼钢
黑暗精灵王2019-07-11 17:043,809

  说到拼接家具和简易马车也是林炎随手搞出来的,原本他只是为了自己用着方便,他本来是想直接搞出自行车的,可是那玩意直接从系统商城买后世的自行车太贵,要是直接买图纸还是和人力车的问题一样,没有工业基础自行车一样是造不出来。

  就算能造出来也是木质轮毂没有橡胶轮胎的那种怪胎自行车,真要是骑那种玩意恐怕还不如走着舒服呢,起码林炎是绝对不会骑的。

  而且相比于还需要自己发力才能驱动的自行车,林炎此刻则是更加喜欢这个时代的马车,只不过这个时代的马车实在是太贵了,说是宝马都是抬举后世的宝马了,此刻的马车造价高的出奇,远不是后世人想象的用点破木头就做成的那个样子。

  这个时代你要是用那种方式做一个牛车或许还行,这个时代的牛车其实就是板车前面弄跟绳子拴在牛身上,由于牛的速度本来就慢,所以对板车来说也没有什么关系,不用怕被颠的散架。

  可马车却不行,由于此刻的马车用的全都是木质材料,所以为了防止速度太快造成马车直接被颠簸散架,无论是木料的选用,还是制造的手艺那都不是普通的木匠可以做的出来的!

  就算是资深的匠人师傅也是需要带着好几个学徒一起日夜赶工好多日才能做出来的。

  这也就造成了马车的价格居高不下,且只有那些豪商和权贵才能坐得起,连好多低品级官员其实都是坐不起马车的,就算坐得起他们也轻易不会做,就像是后世的官员不会开宝马一样,他们宁可按照朝廷定下的规矩去做轿子。

  自己是什么级别,就坐几人抬着的轿子。

  既能显出他们身份,又不必被百姓戳脊梁骨说自己是个贪官。

  而林炎做的这个马车则完全不是这个套路,林炎直接找到了自己青云学堂里最好的那些木匠和铁匠师傅,先让对方掌门了土法炼钢等一系列在这个时代看起来犹如魔法的技术。

  其实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个时代如果一个铁匠师傅真的掌握着某种百炼钢的打制方法,多半是不会轻易外传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从青铜时代的春秋战国就有了百炼钢,却一直到了清朝这门手艺仍然是一门不传秘法。

  因为咱们华人不像老外动不动就想把自己的发现宣扬的满世界都知道,而是喜欢自己闷声发大财。

  选择对于个体是没错的啦,只不过就是难为这千百年来的每个技艺高超的铁匠都要从新研究一遍百炼钢的打法,甚至有的终其一生都没研究出来。

  其实说起这个土法炼钢也没有多难,不过就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黏土和砖石垒成看着比较屯的土熔炉。

  开始还真的着实比较麻烦,光是用来垒砌巨大土熔炉的砖头就把林炎难为了好半天,以为各种山上采集来的砖石不规则不说,还要牵动大量人力搬运,林炎又不能强征徭役,这都是银子啊。

  为此林炎干脆又顺手开了几家砖窑厂,只不过让林炎想不到的是他这一手很快就被很多砖窑厂内的雇来的工人偷师学去,一个个都在外面找来投资的东家做起了自己的小砖窑厂,在把这些砖窑都销往外地,还成为了正宁外销的一大特色产品,甚至有两家居然还在青云股交所上市了。

  这倒是林炎始料未及的,但林炎也知道原本这烧砖就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事情,别人偷师学去就学去了,他正好省的牵扯自己经历去弄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甚至还颇为无私的去指点了几家小砖窑,让那些本来就是从林炎这里偷师的前砖窑工人都默默感动了好久。

  也正因这一个原本不经意的举动,就像是推动了一个多米诺骨牌一样,许多兜里有银子的新人在盖新房的时候也不在用木头和青石做主料了,直接换上了城外那些小砖窑产的红砖。

  而这些红砖虽然销往附近府县的价格不低,但在本地因为可以忽略运输成本所以格外的便宜。

  而另一边,林炎的这些土熔炉在解决了垒砌方砖的问题后也都开始进行了运转,已经能小批量的生产质量不太过关的钢材了,而所需材料只是一些收来的废物铁制品,和一些少量从来青云做生意商人运来的熟铁。

  这要换在后世,这种小钢铁厂那妥妥的是污染环境大户,估计没两天就会被环保局叫停,生产效率又低下,生产出来的钢材质量又不过关。

  但在这个时候放在正宁县人眼中却是大放异彩,只觉得恐怕洋人的工厂也就是这样吧?

  原本作为内陆省份的百姓是不可能见过工厂的,连听都应该未听过,但由于现在正宁天天都有往返于正宁的各地商人,多多少少作为正宁本地的百姓也多了不少见识,知道洋人是有火轮船、大炮这些东西的,还有一种叫做工厂的东西,说那玩意比咱大清的作坊大得多。

  不过听说毕竟还是听说,见是肯定没见过的,而当他们目睹了青云门建造起来的那一座座高达数米的土法炼钢炉的土熔炉的时候就觉得这应该就是洋人那种工厂了吧?

  而其实真正那几个林炎做出来的土熔炉的产量还是非常有限的,也仅仅能够支持林炎制作马车的作坊工作而已。

  而这种林炎现在新开作坊做的这种改良型马车则是车身和骨架大多需要承重比较大的地方都改成了钢制,而上面不需要承重的仍旧是木质,而轮胎则没办法了,林炎现在是无法从南阳搞到橡胶的,就连通过这些来正宁做生意的商人也是搞不到橡胶的,其实现在橡胶对于那些洋人也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也不会出口的华夏境内。

  无奈之下,在系统商城这边虽然躲过了兑换钢材这一个大坑,还是躲不过兑换橡胶,不过虽然林炎制作的马车轮胎都是用系统商城兑换的橡胶制作的,可总体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非常奇特的是,即便是这样在林炎看来已经成本很高的马车,其实也是近乎于人工制作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流水线,但其实林炎还是用了所谓的人工流水线来提升效率的,也就是一个人只负责一块,就是没有机器罢了。

  可效率还是不高的,但比起传统意义的马车制作却是节省了不少的成本,体现在价格上就是林炎在制造成本上翻了一倍后居然还不到之前那些马车卖价的三分之一……

  甚至比那些二手的马车还要便宜一半,林炎实在是不敢想象以前的马车究竟是贵到什么程度,难道马车不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作为奢侈品吗?

  但林炎的这一出现则是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来作坊里的工匠还建议林炎将马车也卖之前那些马车的价格。

  毕竟他们的马车性能要远甩那些之前的马车几条街,就算卖的比他们贵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只是卖到和他们一样的价格,可林炎却坚持就按照市面上马车3分之1的价格出售。

  因为林炎觉得这个价格可以赚1倍的利润已经够高了,他想做的不是奢侈品,而是交通工具,如果他卖之前那些马车的价格固然是可以赚到不少超额利润,可是却还是只能卖给少数有钱人。

  但那样的话销量其实就是少的有限了,林炎要的不仅仅是客单价要赚丰厚利润,同时还要在销量上也能够赚取巨额利润,就像后世的那些汽车厂商,赚钱最多的永远都是丰田、大众这些牌子,而不是法拉利、保时捷这些奢侈品,后者最多只是有钱人的玩具罢了,而前者才是大众的交通工具。

  而实践证明林炎的做法完全是对的,甚至每天都有很多提货的商人堵在林炎制造新型改良马车的作坊门口等着提货,各个都是带着正宁本地的壹圆券来的,因为青云门早就说了,凡是青云门直营的产业都只收这种印着壹圆字样的战争债券,而这也让很多习惯了在正宁用这种壹圆债券交易的人把这种债券戏称为‘壹圆券’。

  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专门兑换白银、铜钱、壹圆券的交易机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你去泰国旅游地区随处可见的那种兑换外币的小亭子一样。

  俨然现在的壹圆券已经渐渐变成了人们所习惯用的一种货币,而林炎也很刻意的节制自己滥发超发壹圆券的冲动,或许普通人无法理解,但是只要是政府就有超发纸币的冲动是所有政府的冲动,现在缺钱的林炎也同样如此。

  虽然赚钱的地方很多,但缺钱的地方更多,可即便这样,林炎还是克制住了超发壹圆券的冲动,努力的使这种壹圆券变成一种本地的常规交易货币。

  甚至为了这种货币的流通,现在购买最大宗生意的白糖和私盐……咳咳好吧,毫无下限的林炎已经把正宁变成了西北最大的私盐贩子聚集区,甚至还嫌不够过瘾亲手下去一起玩,这也就是正宁不沿海也没有什么大的盐湖、盐井,要不估计林炎都能一统这里的私盐市场了!

  不过本地的老百姓是十分欢迎的,不仅以往沉重的盐税不用负担了,可以买到比别的地区便宜的多的多的食盐,甚至便宜到都能随意用食盐来腌制各种咸菜、腌肉来出口到附近的府县。

  而随着这些咸菜和腌肉一起出口出去的就是林炎除了改良马车的又一个发明:拼接家具。

  说起正宁这么个地方,除了还算是几处府县交汇的商道以外还真没什么资源可以出口到其他地方,除了:木头!

  而林炎也就恰恰利用这里附近漫山遍野的木头直接将这些木头都学着后世的宜家做成了一个个可以拼接抽插的木质隔板,其实这种技术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对于这个时代的工匠,木质的一切才是主旋律。

  就连好多房屋都是用木匠制作的各种精巧的契合插口拼插在一起。

  但用到家具的时候却没人想到干脆直接生产大量的半成品让客户自己组装……这其实也不怪木匠师父们,如果都有客户自己组装还要他们做什么用?

  而且他们下意识的就认为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掌握,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对于像拼插房子那种技术,普通人当然不可能掌握,但是拼插几件简易的家具普通人还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林炎还专门附上了一张简易的图纸,图纸全是画,文盲都能看懂,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辨识度问题。

  而这种拼插的柜子林炎算了一笔账,每件柜子算上运输成本最少比请熟练的木工师傅要便宜6、7成,这还不算你要给木工师傅管饭的成本……

  就这样,我们的林炎同学毫无节操的抢了周围府县无数木工的饭碗却扔不自知……

继续阅读:第231章:文明是副产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清末豪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