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寒仕高兴极了,早把之前的郁闷忘得一干二净,道:“那姐姐可不要忘记了。”
“放心吧,弟弟。”
林氏看着他们兄妹友爱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时,丫鬟冬儿掀起帘子进来,回禀道:“老夫人,晚膳准备好了。”
苏氏笑容满面地站了起来,和蔼地说道:“好了。早些用过晚膳,你们就可以去灯会了。”
“祖母……”薛琤挽着她的手臂,不好意思地撒着娇。
小辈们簇拥着她来到前厅,用过晚餐,苏氏叮嘱着薛晟好生照看几个姐姐,就早早地打发他们去灯会。
薛寒烟回房换了身衣裳,便带着秋霜和鹊儿到了二门处,薛琳和苏卿萍已经等在那了。
人互相打了招呼,这时,薛晟便领着薛琤和薛琰来了。
苏卿萍一见薛琤,便先笑道:“琤姐儿,今儿你和寒烟姐儿是特意约好的吗,居然穿着一色的衣裙。”
只见薛寒烟身穿湖蓝色明花绸子上衣,内衬藕荷色蝶纹束衣,下系玉色百褶罗裙;再看薛琤一袭湖蓝色如意纹绸面夹袄,下着玉色撒花儒裙。
两人这一见面,不由地面面相觑。今晚却是巧了。
“呀,不会是姐姐事先知道了大姐姐要穿什么衣服,故意来个姐妹装吧?哎呀,怎么不早跟姐姐我说,我们姐妹四个也可以一起穿一色的衣服。”薛琳掩嘴轻笑着说。
薛琤看都没看薛琳一眼,只是笑着上去拉了薛寒烟的手,笑语盈盈地道:“看来我和寒烟姐儿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亏是嫡亲的姐妹。”然后又对着薛晟撒娇地问道:“大哥,你看,我和寒烟姐儿这样打扮好不好看?”
薛晟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姐姐,夸赞连连:“好看,好看极了,就像两个小仙女。我这仙女的弟弟可真有福气!”
闻言,薛琤娇笑了两声,见薛寒烟发上只簪了朵绢花,并无一样饰物,连忙从自己的头上拔下一朵红宝石珠花簪在了薛寒烟的头上,笑着道:“嗯,这样就更像了。”
薛琤原本发上插了一对红宝石珠花,如今同薛寒烟一人一个戴在头上,果然更像是一对姐妹花了。
薛寒烟马上从自己的左腕上摘下一个薛玉镯子,套在了薛琤的腕上,然后又举起自己的右腕晃了晃。
看着她们姐妹其乐融融的样子,薛琳心里有些不太痛快。她看了薛琰一眼,故作好奇地问:“说起来二姐姐,你才是大姐姐的亲姐姐呢,大姐姐这么大方,平日里可有送什么好东西给你啊?”
薛琰浅浅一笑,轻柔地说道:“琳姐儿,我有的,你也有,何必问我呢?若是不信,可向大姐姐求证。”
薛琳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她的脸皮可还没厚到去找薛琤求证这种事。
这时,薛晟故意夸张地说道:“我的四位好姐姐,你们要不要去参加赏灯会了?你们再闲聊下去,这灯会就该散了。”
四位小姐这才一一上了马车。
虽然是夜晚,但今日京城的街道热闹非凡,茶坊酒肆灯烛齐燃,亮如薛昼。
各种形状的花灯在小贩的摊子上摆放着,上面有绘着十二生肖的,有绘着各种各样的花枝,有亭台轩榭,有俏丽的绝代佳人,形态逼真,令人拍手叫好。
还有那踩高跷的、舞狮的、耍龙灯的、喷火的……让人看得应接不暇。
薛府的小姐们平时鲜少能出府,早就看得眼花缭乱了。
一路上,薛寒烟是最忙的一个,她可是答应了弟弟,要带好吃的,好玩的给他。因此薛寒烟看到卖相不错的零嘴,就立马遣秋霜买下;看到街边小摊精巧小玩意儿,也毫不犹豫地遣鹊儿买下了。
一路走走停停,一直到大伙儿走到了京城有名的胜华洒楼门口,薛寒烟才意犹未尽地收了手。
今日是中秋灯会,胜华酒楼门口、二楼屋檐下,自然也挂出了不少华丽、别致的灯笼。酒楼门前,门庭若市,人头攒动。
薛晟大为好奇,连忙叫小厮上前去打听情况。
不一会儿,小厮就来回报道:“禀大少爷,盛华酒楼马上要举办猜谜比赛,说是若是有谁能赢得最后的猜谜冠军,就能得到才女堇兰的画作。”
堇兰是前朝著名的才女之一,其书画可称之为一绝,前朝不少文人墨客皆倾慕与她,可这堇兰却只钟情与前朝的柳丞相。
传闻这前朝柳丞相惊才绝艳,年纪轻轻便已位列丞相之位,柳丞相平素不好女色,却独独与堇兰有所牵扯。当时他们二人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而就在世人以为这一对将会牵手百年之时,堇兰家却被满门问斩,而那监斩之人,却是柳丞相。
最后,据说柳丞相一生未娶,死于更朝换代之时。
而堇兰与柳丞相之间的爱恨情仇真相究竟如何,已经随着朝代更替、时间流逝不得而知……
留下的,唯有世人感叹堇兰之痴情,却所托非人!
薛寒烟突然想起娘亲林氏非常喜欢堇兰这个才女,更是收藏了她的几幅字画,时不时拿出来欣赏一番。若是自己能得到堇兰画作,娘亲必定欢喜。
“寒烟姐儿,你是想参加吗?”薛琤一向观察入微,薛寒烟的表现如此明显,她又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薛寒烟颔首道:“是的,大姐姐,我想要去试试。”
听到薛寒烟想要去参加猜谜比赛,苏睛萍、薛琰和薛琳不由地也有所意动。
薛琤却是为难地蹙了蹙眉,在她的认知里,觉得身为大家闺秀,实在不该在如此场合下抛头露面。可是姐妹们一个个兴致高昂的,她又不想泼凉水做坏人。
薛晟也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想到姐姐们难得出府一次,就这样拒绝她们的请求,也实在是于心不忍。
正在这时,一个戴着猪头面具的薛衣少年从他们的身边匆匆而过。
薛晟的视线在对方身上停留了一下,跟着眼睛一亮,提议道:“萍表姑,还有几位姐姐,如果你们也想去参加比赛,那不如都戴上面具再去吧。”
小姐们也觉得这主意挺雅致,也符合这灯会的情境,于是都兴致来了,赶紧找了家卖面具的摊子,各自挑选了一个面具。
薛晟挑的是猴儿面具,薛琤的是猫儿面具,薛寒烟给自己选了狐狸面具,又帮薛寒仕带了一个老虎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