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灵思虑再三之后,同意了昌平的条件,既然天宝退亲是给北盛提出了刁难,为何北盛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刁难天宝呢?
“好,你安心养病,这件事有我和你皇兄在,不会让你受了委屈。”她本就不愿昌平嫁去天宝,何况龙御泽根本不爱她,若是他们之间有情也便罢了,如今这样也好,省的君北墨为难。
君北墨见曲青灵已经拿了主意,也点头答应,为了昌平,他可以再牺牲一次北盛的国威也无妨。
“你近几日身体好多了,多听你嫂嫂的话,好好喝药。”他听巧碧回禀说,昌平偶尔会因为药苦而偷偷不喝,还是她们劝说才没有落下。
君北墨知道昌平如今身体不比从前,她整个人也消沉不少,但药还是要吃的。
“是,我都听嫂嫂的。”一定是她那两个丫头告的状,昌平宠溺一笑,装作十分乖巧的模样。
玉阳宫内曲青灵安静沉寂,昌平静心养病,日子倒也祥和,只是曲青灵每日有大半日的时间都在药殿,不知道在捣鼓一些什么,很神秘的样子。
退亲的消息又传到了天宝,龙御泽已经知道了昌平的条件,这半个多月来,也没有再提起退亲之事,更不见他有出访北盛之意,这件事可能就会这么不了了之了。
曲青灵有了身孕已经快两个月了,最近倒是经常嗜睡没有胃口,急得君北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喊了许良伺候着,丝毫不敢马虎。
昭阳殿,君北墨头疼地看着一个个奏折,这些天唯一令他宽慰一点的消息就是君景华打压了光华寺慧敏的气焰。
那日景华从光华寺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一个陶土娃娃,上面有昌平的生辰八字,不过已经碎了,想来是和那长命锁同理,为了保护曲青灵,君北墨只好将慧敏先收押了,等她安全生产完再说。
“皇上。”魏玉从殿外进来,他低着头,走近时才抬头看了一眼君北墨,小心翼翼地说:“曲老将军殁了。”
“什么?”君北墨抬眸,眼中一道冷光迸发而出,吓得魏玉后背一凉。
前一段时间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殁了?虽然老将军年事已高,但体格一向健壮,这件事好不蹊跷。
曲青灵有孕辛苦,现在老将军殁了,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她?说了,怕她身子承受不住,不说,毕竟老将军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她最亲近的人。
“昨儿夜里,走的很安详。”今早曲府差人来报的,老将军殁了,请皇后娘娘回去看一眼。
不过曲府的人可不知道娘娘有了身孕,现在让娘娘知道老将军崩逝的消息,恐怕会伤了龙胎。
“着人先去慰问,朕随后就到。”曲老将军是北盛的功臣,他的死关系重大,丧事必定也会大肆操办,恐怕不让她知道,会有一些难。
而且他一向仁孝治天下,若是曲青灵没有回去奔丧,恐怕会惹天下人非议。
“发信让曲靖宁回家奔丧。”这个时候,曲靖宁是曲府长孙,有他在,曲府必然可以继续屹立不倒,君北墨不忘继续叮嘱魏玉。
至于曲青灵那里,就由他去说好了。
已经入秋了,天气渐冷,不知道为什么,曲青灵总是觉得心中烦闷,尤其是今日,好像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一样。
“娘娘你怎么了?”琉璃看曲青灵脸色略微有些苍白,人也有气无力的,担心地问。
“不知道,心慌的很。”以前家里人出事或者即将出事的时候,她也有过这种感觉,可是这是在北盛,她的血亲都已经双亡了啊,难道是爷爷?
可是她那日才为爷爷把过脉,一切正常,只是人年岁大了,身体逐渐老化,好好注意保养就是了。
“那奴婢去请许太医来?”这些天娘娘一直害喜,每日饮食不振,心神难免恍惚,还是请太医来看看比较放心。
许良才为她请过脉,何必因为一点小事总是劳烦他?何况她本身就是大夫,曲青灵摇了摇头便拒绝了。
“那奴婢去禀告皇上,请他来陪陪您。”这些天皇上政务繁忙,总是得了空就来陪娘娘,但那些时间也是很短的,如今娘娘不适,若是皇上知道了,必定心疼。
琉璃柔声安慰,还想再多说什么,却被曲青灵继续摇头拒绝。
“无事,不要去打扰皇上。”他是一国之君,从来都不只属于她一个人,曲青灵笑了笑,心里苦涩也安慰。
禀告皇上也不是,请皇上也不是,琉璃实在不知道皇后娘娘心里在想什么,她看着曲青灵难受的神色,也跟着难受起来。
“皇上驾到。”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小太监的通报声,今日倒奇怪,怎么魏玉没有陪在皇上身边?一向不都是他通传的吗?
琉璃一喜,虽然皇后娘娘不愿打扰皇上,但皇上心里却想着皇后娘娘,今日早早地就来了。
曲青灵歪头看向殿外,果然一个挺拔矫健的身影走了进来,她刚要起身行礼,却被君北墨按坐在软榻上。
“不是说不要多礼了吗?”平常倒没有见她如此喜欢行礼,怀了孩子反倒懂礼了,君北墨一笑,有些勉强。
曲青灵看了看君北墨略微勉强的笑,觉得他今日怪怪的,这些天他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悦,偏偏今日,这笑只浮于表面。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他们相伴这么长时间,这点眼力见曲青灵自问还是有的,因为君北墨在她面前一向很少遮遮掩掩。
君北墨原本觉得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却不想,还是被她给看穿了。
只是老将军之死真的要告诉她吗?
他一向知道曲青灵独立坚强,可如今她怀有身孕,若是说了,她不能接受,岂不是伤害了她?
“你们都下去吧。”但若是不说,就算这件事可以瞒得住现在,也瞒不住未来,再过几个月,她月份大些,就可以让老将军进宫来看看她,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何况借他人之口告诉她,她的疑心才会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