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远古时期的月港出海口,常有海怪出没为患。
一时之间,天昏地暗,海浪翻滚,汹涌澎湃的波涛将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原始部落尽数淹没。月港先民们无以为家,只好往山顶方向攀爬,躲进附近的鹿石山中,暂且避难。
眼看着潮水渐渐地没上山顶,先民们只能洒泪跪求上苍,希望上苍能派遣一位天神下凡,解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镇压洪水,降服海怪,保一方安宁!
缥缈云海龙凤翔,奇花异草争相艳。
月港先民的哀嚎之声、祈祷之语,随着神音仙乐飘上了九霄云外,飘进了皇极凌霄殿,在殿中绕梁久久不散。
初登天帝之位的轩辕帝,闻此哀求之声,心中如同千刀万剐一般的疼痛。
轩辕帝亦是由凡尘飞升天界,他深知黎民百姓遇到天灾人祸无可奈何的苦楚。于是,轩辕帝命水神共工下凡一趟,了解洪灾之源,寻求治灾之法。
共工不敢耽搁,领命后速速踏云下界,于洪灾之顶寻找灾祸之源。
共工发现,这次的洪灾源头来自于海口的南洋之水。于是,共工便潜下南海,向南海龙王敖钦兴师问罪。
敖钦见自己的顶头上司突然驾临,连忙率领一众虾兵蟹将走出水晶宫相迎。经过一番寒叙之后,共工将来意简略地述说了一遍,并斥责敖钦道:“好你个敖钦,没有天帝的旨意,没有本君的首肯,你竟敢私自兴洪起波,涂炭生灵!”
敖钦闻言,吓得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在地大喊起“冤枉”来。
共工见敖钦不像是在说谎话,询问道:“你贵为南海之主,却令南海破涛不停,这是何故?”
敖钦闻言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他身旁的龟丞相眼睛一个溜转,好像想起了什么,连忙上前一步道:“或许,小神知道洪灾之源头!”
共工闻言,连忙请教道:“噢,那就劳烦龟丞相解本君一时之谜团咯!”
“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在小神族类中流传着神话。”龟丞相顺了顺胡须,简略地说道:“据说,我们龟族有一位活了亿万年而不死的龟祖宗,他不仅能知上古之闻,能卜未来之事,亦曾驮着女娲娘娘于五湖四海之中寻找五彩神石,并协助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等到补天功成之后,龟祖宗便又潜回海底,沉睡在茫茫的大海之下,从此不知所踪。”
共工闻言,猜测道:“莫非你的意思是说这次的洪水之灾,乃是你们的龟祖宗所为?”
“正是。”龟丞相继续说道:“据说,每千年龟祖宗都会苏醒一次,翻一翻身子,抖一抖四肢。另外,龟祖宗也会随着海潮的吞吐,而每次苏醒的地方均截然不同。如今,正是龟祖宗千年苏醒之期,所以,小神才猜测这次的洪灾之患,有可能是龟祖宗苏醒翻身所致!”
共工思索一番后,点头道:“那好,就待本君再次前往查看一番,若真为上古神龟翻身所致,本君自当向天帝禀明一切,并另寻他法前来解决。”
共工话毕,一个转身离开了南海水晶宫,继而来到了月港的出海口。他立即施展神通之力,观察海底变化。
果不其然,海底确实有一个庞然大物,正不时地抖动着身体。每一次抖动,都会令山川震动,洪水暴涨。
共工寻思一番,这巨龟乃是上古之神龟,又曾经相助女娲娘娘采石补天,可以说神龟与女娲娘娘同寿齐天。可自己这微末的道行,又岂能将其降服,看来这场洪灾是难以根治了!
思虑急转,共工只能先行返回天界,向天帝禀告洪灾缘由,再做打算。
经过共工的一番陈述,轩辕帝得知洪灾之源为上古神龟所致,一时也是无可奈何。于是,他立即乘龙辇凤车,前往娲皇宫朝拜女娲娘娘,并将神龟为患一事,细细地说给女娲知晓,并希望女娲能怜悯天下苍生之苦,解黎民之难!
女娲造人不易,当她得知此事与神龟相关时,不免心存犹豫。
毕竟,神龟曾助她寻找五彩石补天,此功之大的确无谁能及。再者,神龟也非故意为非作歹,涂炭生灵。但若不及时根治,自己所造的人类岂不是每千年都要经此洪灾浩劫一次!
于是,女娲娘娘便将手中的玉圭交予轩辕帝,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那就将它永世封印在海底吧!”
轩辕帝拜别女娲娘娘后,立即将玉圭交给共工,令他即刻下界封印神龟,治理水患。
共工双手接过玉圭,如离弦之箭一般赶往月港出海口,于云端将玉圭朝神龟的背上掷了下去。
立时之间,海浪翻滚大地震荡,天雷轰鸣狂风怒号,一座龟状的岛屿渐渐地从海底腾升而起,将水流一分为二,永远镇在了海口的中央。
由于这座岛屿形如龟海面,人们便将这座岛屿称之为“龟屿”,又因此龟屿乃女娲娘娘赐玉圭所封印,故又被后世称之为“圭屿”。而这条被圭屿分界的海域,则被称为“圭海”。
斗转星移,日夜更替,转眼间已然过去了几千个春秋。
此时正值明朝万历年间,圭屿岛上住着一位姓周名起元的书生,书生寒窗苦读十数载,这一年正逢朝廷开科,周起元便想着上京应试。
临行的前夜,周起元坐在油灯下秉烛温读,但由于圭屿岛上没有饲养家禽,周起元生怕次日一早迟起,而贻误了行程,耽误了考期。一时心血来潮,灵光闪动,周起元童心一起,遂持笔沾墨,在家中的墙壁上绘下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来。
翌日清晨,说也奇怪,周起元昨夜所画的公鸡,竟然自鸣破晓。
自此,岛上的居民上山下海,耕作捕鱼,皆赖这只公鸡司辰,因此,圭屿岛又得“鸡屿”美名。
而周起元,也因公鸡啼叫而赶上了乡试,并独占鳌头。翌年,周起元又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江西浮梁(今景德镇市)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