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贵妃呆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宜昭参见皇上,皇上万福。”
“起来吧。”皇上打量着林苏,希望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否则自己会毁掉这一切。
“谢皇上。”
“宜昭你也大了,是时候该嫁人了。”皇上看着林苏说道,又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帝玄殇。帝玄殇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宜昭也想嫁人了。”林苏笑着说道,情况很明显了,颜贵妃在殿外,帝玄殇又在这里,看来皇上是准备撮合自己和帝玄殇了,只不过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哦!看来朕和宜昭的想法是一致的,不过宜昭可有心仪的人?”皇上饶有兴趣的问道。
“皇上,您都知道了还问宜昭?”林苏一副你明明知道还问的样子。
一旁的帝玄殇对于林苏这样和自己父皇说话有些诧异,就算自己是父皇的儿子,自己也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的逾矩。
“看来宜昭的心仪之人,而且与朕想的人是同一个啊。”皇上看向自己的儿子。
“皇上圣明。”
“如此,宜昭是否想与朕的儿子殇儿成亲?”皇上明明白白的问道,仔细看着林苏的表情。
“请皇上明言。”林苏说道,没有直接回答,皇上肯定有条件的。
“宜昭你是女子,虽然与旁的女子不同,但是,你总归是要嫁人的,天烬国的那些就交给朕管理吧。”皇上说道,林苏手里的产业太大了,自己也是不放心的。
林苏心里冷笑一声,帝耀川答应自己不过河拆桥,皇上却在这里要自己辛苦了六年的劳动成果,不过这些自己可以不要,随即说道:“皇上,天烬国的一切宜昭都可以全部上交,但是天启国的税及其他的东西,皇上可否免除?”
皇上陷入了思考,这些年,全靠林苏国库才充盈,要是少了这些,国库势必会缩水,但是天烬国的收入更多,如此算下来,也是好的,于是说道:“好,朕应了。”
帝玄殇看向林苏,微微摇头,示意林苏不要交出去。
林苏自然是看到了,但是没有理会,事情都到这里了,那就说明皇上已经做好打算了,容不得自己退缩了。
“皇上,这是令牌。”林苏呈上令牌,交出了这个,自己就失去了对天烬国所有产业的掌控。
高内侍很有眼力劲的将令牌拿给了皇上。
令牌到手,皇上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帝玄殇一直都没有说话,苏苏将自己努力了六年的产业就这么拱手相让,就是为了自己和苏苏的婚事,可是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
林苏却给了帝玄殇一个微笑,表示自己不在意这些。
“殇儿,朕会即刻下旨,封你为玄王,赐封地安庐。”皇上把玩着手里的令牌,说道。
“儿臣谢父皇恩典。”帝玄殇领旨谢恩。
“另外,朕会下一道密旨,你永不得登上皇位,违令,人人得而诛之。”皇上的语气突然变得十分凌厉。
“父皇,儿臣永不会惦记皇位,儿臣只做一个闲散王爷便好。”帝玄殇坚定的说道,皇家无父子,自己早就知道,心里也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林苏看着帝玄殇,有些复杂,但是这样一来,帝玄殇的安全是有了保障的。
“如此,朕这就为你们写好赐婚圣旨。”皇上也是个干脆的人,说着就让高内侍准备好东西,写了起来。
片刻之后,圣旨已经在高内侍的手中了。
“殇儿,你先出去。”
帝玄殇看了林苏一眼,见林苏示意自己放心,也就出去了。
“宜昭,你要记住你和朕说的话,以及答应朕的事情,朕可以对你很宽容,但是你若是敢忘记那些,你、苏家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皇上警告道,眼神中的冷厉和威胁显而易见。
“回皇上,宜昭要是有别的心思就不会将打拼了六年的产业拱手相让,也不会选择永远不会登上皇位的九皇子殿下。”林苏十分平静的回答道,在外打拼了六年的产业,说让就让,自己也是不舍的。
“记得就好,去吧。”皇上心情还是不错的,一举三得。
出了乾正殿。
林苏看到颜贵妃看自己的目光透露着杀气,再看到帝玄殇宠溺的看着自己,心慢慢的放下。
“林苏,你为什么要缠着我家殇儿不放?林苏,我是永远都不会承认你这个儿媳妇的。”颜贵妃不甘心的瞪着林苏说道,衣袖里的手不停地颤抖,自己好想杀了林苏。
“母妃,不管你承不承认,儿臣和苏苏的婚事已成定局,等会父皇的圣旨就会传出,而且一直都是我在缠着苏苏,不是苏苏缠着我。”帝玄殇对上自己母妃态度很强硬,自己和苏苏的亲事来之不易。
林苏听到帝玄殇护着自己的话,心里的不舒服瞬间就没有了,如果帝玄殇向着颜贵妃,那么自己转头就求皇上收回圣旨,哪怕付出更多的代价。
“颜贵妃娘娘,你不承认我是你儿媳,我也不会叫你母妃。”说完林苏看向帝玄殇,如果颜贵妃刚才没有露出想杀自己的意思,自己或许还会试着和她好好相处。
“殇儿,你都听到了没有,她对我没有办法的尊敬,你还要娶她来气我吗?”颜贵妃的怒气都摆在脸上了。
碍于这里还是在乾正殿外,帝玄殇走到自己母妃身边,小声的说道:“母妃,你可以像六年前一样,杀苏苏,一旦苏苏死了,那我也会随她而去。”
颜贵妃瞳孔一缩,心里的恨意越发浓烈,看着林苏的眼神越发不善。
“苏苏,我先送你出宫,今日就先不去你府上了,我去准备准备,明日向你下聘。”帝玄殇宠溺的说道,手轻轻的揉了揉林苏的头发。
“好。”
林苏和帝玄殇相继离去。
高内侍从殿内走出来,对着颜贵妃说道:“颜贵妃娘娘,皇上说了,宜昭县主是他看好的儿媳,就算您再不喜,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对宜昭县主好些。”